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290  
标签: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中的望、闻、问、切(网友来稿)
四川省遂宁师范学校(629001)  罗忠诚

“望、闻、问、切”原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也称为“四诊”,就是医生通过观察、了解病人的病情、病因以便对症下药使病情得以减轻或痊愈。我觉得“望、闻、问、切”作为一种诊断方法,不仅仅适用于中医学诊断疾病,同样适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如果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搜寻“望”的目标,捕捉“闻”的信息,抓好“问”的角度,把准“切”的时机,就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搜寻“望”的目标

 “望”是观色、察行。学生的许多内心活动,往往会通过可供教师“望”的无声的色、形表现出来。如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望”学生的眼神、表情、身姿、行为的变化,就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对教学方法是否能适应,对所学知识是否已理解等;通过“望”学生出操、集会等情况,就可以了解到学生纪律观念和集体观念的强弱;通过“望”学生参加主题班会和团队活动等情况,就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修养、认知水平、集体责任感和特长与能力;通过“望”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和待人接物,就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性格爱好、是非观念、为人处世、与同学的关系等。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善于 “望”学生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的细微变化,就能搜寻到学生的一些内心活动、思想动态和思维状况而及时发现问题,就能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捕捉“闻”的信息

“闻”是听辨言谈。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言谈中,总会反映出他们的心声,传递出某些可供教师“闻”的信息,特别是他们面对感情融洽、接触密切的人时,往往会更多地流露其真情实感,有时甚至是无所不谈。因此,如果教师能多听听该班同学、任课老师、班主任等相关人员的意见,并进行及时的分析判断,往往可以较全面、较准确地“闻”到学生一些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如果教师通过“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发言、讨论交流等情况,就能及时“闻”到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通过“闻”学生的合作探究、质疑问难、自由争辩,就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知识基础和合作能力。------只要我们善于捕捉住学生类似有声语言提供的相关信息,就有助于我们及时地、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三、抓好“问”的角度

“问”是询问情况。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了解学生、进行交流、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内容和步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教师在处理学生偶发事件时,如果通过多种途径的“问”,就有利于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明辨是非曲直,捕捉到学生的内心活动,从而抓准突破口而对症下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言行的不当而提高觉悟。在教学活动中也要抓好“问”的角度,如从教材的角度,可以在知识的关键处、疑难处、易混处“问”;从教学进程的角度,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内容的转折处、该课知识的小结处“问”;从思维的角度,可以在学生思维发生障碍时、受到定势干扰时、认识缺乏深度时“问”。这样,学生就会打开思维的闸门,把课与课的知识沟通起来,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把已掌握的技能技巧运用起来解决新问题,从而实现知识技能的有效迁移和灵活运用。当然,教师要问得明确具体,注意打开学生的思路,并随时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如果学生对有些问题有厌烦情绪、畏难心理或有意回避时,教师就应另辟蹊径,及时通过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予以引导,让他们思考、分析、讨论、交流,使他们争明是非,辨明道理,提高认识,理解知识 ,从而促进高尚品德行为、良好学习习惯和新的技能技巧的形成和巩固。总之,教师要问得针对性、有启发性、有思考价值,使学生能从“问”中激活思维,受到教育;使教师能通过“问”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思路和方法而收到实效。

四、把准“切”的时机

“切”是解决问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望、闻、问”已获得的学生思想动态和思维状况的一些信息,为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条件。如果教师在此基础上把准“切”的时机,针对具体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切”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生取得成绩心里乐滋滋时,教师及时切入简明得体的警示语,就能使学生放眼未来,明确方向,脚踏实地地向更高的目标不断奋进;学生因失误心里很乱时,教师及时切入真诚中肯的鼓励语,就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树立自信和勇气而放下包袱,长善救失;学生认识错误、模糊或肤浅时,教师及时切入精要启思的点拨语,就能帮助学生拨开迷雾,使认识由错误变正确,由模糊变清晰,由肤浅变深刻;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及时切入幽默精当的激思语,就能唤回学生的学习热情;等等。

总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要善于“望”学生的眼神、表情、身姿和行为的细微变化,“闻”学生在不同场合、不同方面的言谈和议论,巧妙地向学生和相关教师发问并鼓励学生多发问,就能及时地捕捉住学生思想、学习等方面的相关信息,就能适时有机地调整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邮箱: snsfzyq@yahoo.com.cn

标签: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解答诗歌鉴赏题常用关键词语(网友来稿)
下一篇:语文综合性学习: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