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727
标签:
教学论文
完善叶老工具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网友来稿)
洛阳八中 娄彦霞
叶老早在五十代末就对语文的性质作了一个精辟的阐述,说:“语文是一种工具,一种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这就是以后在语文界产生广泛影响的“工具说”。近几年来,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步步深入,不断有人出来反对叶老的“工具说”,甚至有人说:“先有叶圣陶的“工具说”,后有章熊的思维论,耽误了几代学子。”(《中国教育》1999年第1期)1999年9月3日《中国青年报》也有一篇文章说,叶老的“工具说”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产生过积极影响,但现在已经过时了等等。这些说法我不敢苟同。我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在语文教学改革进入关键的阶段,我们应赋予叶老“工具说”以更丰富的含义,并大力提倡推行之。
一、对叶老的“工具说”应是不断完善,而不是摒弃。这是因为:1·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和叶老的“工具说”是脱节的,我们不能把语文教学上存在的种种弊端归罪于“工具说”。几十年来,语文界虽然对叶老的“工具说”推崇备至,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沿用前苏联的教学模式,将语文课本里的文章肢解开来,讲词语,分段落,析特点,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根本没有将叶老的“工具说”贯穿在语文教学中。八十年代中期,语文课本的编排有了重大变革,提出了单元教学模式,但教参对文章的分析还是沿用旧的教学模式,等于是换汤不换药,由于教参在语文教学中的重大影响,实际教学也没能体现叶老的“工具说”,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因为语文试题本身的局限性和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的工具性也很难在试题中体现出来,而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对日常语文教学又产生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现在却把语文教学停滞不前的原因归到叶老的“工具说”上,岂不是很荒谬吗?2·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完整的、系统的、符合国情和语文特点的教学理论。现在我国教育界引进了不少外国先进的教学理论,如信息论、系统论等,这些理论对我国语文教学改革无疑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怎样将这些理论结合我国国情,结合语文自身的特殊性,融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理论,还是一个问题。虽然一些语文教师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要将这些尝试上升到理论高度并推广开来,还需要许多工作要做,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3·叶老的“工具说”并不否定语文的人文性、审美性。叶老的“工具说”确实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提出来的,在当时强调了语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现在人们批评的也正是这一点,认为叶老的“工具说”忽视了文学的审美价值和人文价值。这种批评本身就忽视了语文和文学的区别及语文本身的特点。叶老说:“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是例子就具有示范性、指导性。对日常生活如此,对文学欣赏也如此。因此我们应赋予“工具说”以更完整的含义,即它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应用工具,也是教师指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得到美的享受、受到思想熏陶的工具,如果一位老师在教学中只是大谈特谈课本中文学作品的审美性和人文性,而不注意引导学生怎样去领悟课文的审美性和人文性,不注意引导学生怎样通过课文去领悟课外文章的审美性和人文性,不注意引导学生怎样使自己的文章也体现出审美性和人文性来,课本还有什么意义?
二、“工具说”的实质是把握特点、摸索规律、总结方法。叶老说过:“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多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读什么,怎么读。学生读一篇文章,从保入手,怎么深入,又如何形成规律性的认识,造成迁移的条件,都有一个思维的流程。新语文大纲也对学生阅读文学作品作了较明确的要求:“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教师的任务就是将那些带有规律性的、共性的语言特点和技巧等从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提取出来,通过课文这个例子传授给学生,从而引导学生去鉴赏、品味文学作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维习惯。而实际上,从孔子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到钟嵘的《诗品》,从刘勰的《文心雕龙》到现代各种文学评论,无一不在探讨总结着文学形式的特征,摸索着文学发展的规律。其中很多真知灼见,已成为我们感受评价文学作品的一把锋利的工具,而这些特征规律也正是我们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的工具。当然,其中有很多东西不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够从中提取那些较基础的、适合学生接受心理的文学特点传授给学生,这些特点应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和可操作性。比如我们引导学生品味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时,就不妨先给学生总结出以下几点作用: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制造气氛,烘托人物心情;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④暗示社会环境。然后以课文为例子,引导学生感受、品味,最终领悟这些技巧。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从文学作品中提炼特征,归纳整理,传授给学生,还要善于探索学习规律,总结学习方法。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那些著名的语文教育家,都注重在教学中摸索语文教学规律,总结学习方法,通过让学生掌握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洪镇涛运用“感受—领悟—积累—运用”教学观形成的“四步四法七课型语感教学法”,钱梦龙的“三主式”教学法,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都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大成效,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很大影响。著名教育家章熊也把语言技能的训练分为初、中、高共十三个层次。这些都说明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善于抓住特点,摸索规律,总结方法,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适机传授给学生。
三、“工具说”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叶老曾说过:“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坚,乃为善教者也。”现当代国内外许多理论也反复论证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魏书生等许多名师们的语文教育实践也证明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该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最根本的也是最终的目的。一般来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展开全文阅读
1·掌握工具的阶段,即教师通过课文这个“例子”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特点、语文学习方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只是“诱导”学生去总结所谓的技巧、语言特点等,而是首先让学生去了解掌握最基本的鉴赏内容。比如有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会提问:“这篇课文的写作技巧有哪些?”如果学生对写作技巧是什么,最基本的技巧有哪些一无所知,学生该从何回答?这些技巧正是学生开启文学鉴赏之门的钥匙,应是教师授予学生的,而不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打造”的。
2·运用工具阶段,即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过程。让学生运用通过课文所掌握的文章特点、技巧和方法去分析鉴赏课本以外的文章。叶老早就指出:“选本的阅读是举一,推到其他东西是反三,一贯的目的是在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在这个阶段中,学生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由生疏到熟练的过程,还需要教师相机诱导,逐步培养起学生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造工具阶段,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文体特点、技巧方法都让学生了解掌握,而要让学生在掌握运用所得技巧的基础上自己去不断摸索总结内容之外的内容,特点之外的特点,方法之外的方法。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质疑,多肯定学生的质疑,指导学生将质疑所得形成新的阅读工具,运用新工具分析解决新问题,在阅读中形成一个运用—创新—再运用—再创新的能力提高过程。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使学生领悟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提高学生理解鉴赏水平,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这也正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
总之,叶老的“工具说”是适合当代语文教学改革需要的教学理论,只有不断完善发展叶老的“工具说”,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才能将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作者邮箱: lybzxu@163.com
标签:
教学论文
完善叶老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写作是人实现社会交往对话一种需要(网友来稿)
下一篇:
弥留之际最牵挂的还是学生——追忆斯霞最后的日子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