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2269  
标签:备课资料
对《故乡》主题的重新定位(网友来稿
安徽省当涂县第二中学  汪茂吾  邮编  243100

《故乡》这篇“乡土”小说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现入选于人教社初语第五册。而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历年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初语五册后面的习题四就列出了四种关于该小说的主题让师生讨论:①人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②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了;③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④渴望理想的人与人关系。应该说,这四种说法均能从小说中找到足够的依据而自圆其说,但笔者注意到这些说法有一个显著的缺憾,即只注重文本,忽视了产生文本的外部条件,也就是说,脱离了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都是就小说本身(人物、情节)而论小说的主题。众所周知,小说有三个要素,即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小说中的环境又分为两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尤以社会环境为主。值得一提的是,小说的社会环境不仅包括作品中所描写的社会环境(内部环境),还应包括作品产生的社会环境(外部环境),即小说产生的社会背景,它包括作家当时的生存状态、思想状况、社会现状和外部条件。只有把作品放到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加以考察,我们的思维才不会枯竭,我们的结论才有可能准确。

那么,如何从小说的社会环境来探讨《故乡》的主题呢?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篇杂文里,曾说过这么一段话:“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自然,做起小说来,总不免自己有些主见的。例如,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划线句为笔者所加)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创作小说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利用他的力量来改造社会”,“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由此可见,鲁迅小说的主题较之其他作家的同类作品,具有更加深广的社会意义。

那么,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呢?在《故乡》的结尾作者注明了写作的时间是1921年1月。其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外,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掠夺,使得我国人民的经济生活更加贫困,农村经济的破产伴随着商业经济的崩溃;国内,长期的军阀混战,加上“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所带来的灾难,弄得民不聊生。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鲁迅的启蒙主义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他关心最广大被压迫人民的命运和觉醒,这是他远超出当时一般资产阶级启蒙主义者的地方。众所周知,中国的问题最根本最首要的是农民问题。对于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来说,更是如此。因此,作者试图在他的小说中反映农村社会的现状、反映农民问题就不足为怪了。而小说《故乡》就是通过对故乡萧条衰败的景物描写以及农民思想精神状态的麻木,来引起疗救的注意,探求中国社会的出路。小说的主要人物闰土以及陪衬人物“豆腐西施”杨二嫂之所以弄到今天这个地步,无不与当时中国社会的残酷现实密切相关。可以说,他们的悲剧不是他们自身造成了,而是那个病态的社会所造成的。闰土和杨二嫂只不过是那个病态社会中的两个典型而已。所以在小说的最后,作者借宏儿和水生的友谊,提出了他的希望:“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就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曾生活过的。”但由于当时中国无产阶级还没有跟农民结合起来,鲁迅也还没有系统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所以暂时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只能“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就是作者理想中的故乡。

为了给自己和读者以信心和鼓励,也为了给作品增添些许亮色,作者在文末深情地写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可谓卒章显志,它告诉人们,要改变农民的命运,只有勇于探索,永不放弃,去彻底改造那个腐朽的社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故乡》的主题是深广的,它既非“反映人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也非反映“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也非反映了“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因为这些都是一种现象和结果,而作者所要探讨的无疑是造成这些现象和结果的根源,那就是那个腐朽的社会。因此,如何改造现实社会,使之不再出现闰土和杨二嫂那样的悲剧才是小说的核心,也即主题。

至此,我们可以把《故乡》的主题作如下归纳: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以“我”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中的故乡作对比,引起人们对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及其思想日益麻木的社会根源的深切思考,激发人们去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以上仅笔者重教《故乡》后的一家之言,不妥之处,愿与方家切磋。

E-mail:wangping9918@sina.com 

本文已发表于《读写月报》(初中版)2003年第11期

 作者邮箱: wangping9918@sina.com

标签:备课资料 对《故乡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来自北大耶鲁校长间的“颠峰”对话
下一篇:吻戏、暴力戏引发辩论战 时尚《梁祝》少儿宜否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