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674
标签:
教学论文
也给名篇挑挑刺(网友来稿)
湖北省十堰市一中 周道琴
《故都的秋》是现代作家郁达夫的作品,现代散文名篇,长期以来都是作为美文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还记得以前同属一单元获第一届中文文学散文金奖的《故乡的榕树》,文辞也很优美,现在只在读本中才得一见。而它在几经改版的新教材里依然是散文单元的头一篇,讲读课文。
同往常一样,赏析画面,品味语言,把握情感之后,蓦然回首,(当然也经过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和“为伊消得人憔悴”)发现几处疑端,令人不吐不快。
首先是文章内容的取舍值得推敲。文中五幅画面,很清晰,也很个性,开头的南北之秋对比与结尾又遥相呼应,是多么的紧凑!可是中间硬是横空卡着一个十二段的议论。看起来文章表达方式因此更加多样了,文章的内容也更丰富了,可细一品味,它与本文的神——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关系到底有多大?笔者愚拙,实在是认为加上此段是画蛇添足。直观地看,它在直抒胸臆的颂秋,可是这段与全文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柔美风格很不谐和,看起来文章内容在理性上作了延伸,可是当作者要收束本段再回到北国之秋这个话题时,我们已感到其笔力的艰涩,只用一句“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来草草收场,感觉很唐突,不如删去此段,文章也不失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其次是画面的选用有待商榷。文中第五幅画面是北国枣树,枣树也是鲁迅的爱物,《秋夜》中枣树是直刺天空的战斗者形象,是作者倾心讴歌的对象;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在她的《苦恋北平》中也大谈北平的秋果,其中特地点到了枣,作者如数家珍娓娓道出枣的品种、味道,让人垂涎,她是用枣寄托了对北平的想念。郁达夫在众多的北平秋果中独选枣作为代表,也正是突出了北平的秋的特征,可是用枣的什么来体现秋的清、静、悲凉呢?是它淡绿微黄的颜色?可他分明又说:“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成熟到八九分的枣子,还会是淡绿微黄的吗?我很惑然。因此窃以为选用这个画面有些欠妥。
第三是个别语句还需斟酌。一处是第三段中“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我看这里的“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一句可以略去。如果说是用色彩来对比、来强调秋的意味、秋的色调的话,本画面中的“碧绿的天色”、“青天”、“蓝色”、“白色”已经用色彩营造了一个萧索的秋晨。再加上对紫黑、淡红的牵牛花的主观评价实属赘余,甚至还有些矫情,有有意为文之嫌。另一处是第四段中最后一句“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句话从语法上看上没有问题的,但是每次读到这里时都不竟让人回头去琢磨它。梧桐落下一叶可推知秋天即将来临的确是遥想,那什么又是深沉呢?是槐树落蕊?是灰土上的扫帚丝纹?它们又怎么深沉?深沉应该是一种情感啊!可是如果换成“大约也就由此体现吧”就通俗多了。还有一处是十二段(假定十二段很有必要保留的话)的“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这段话表达的意思很绝对,意即所有有情趣味的人都应该在秋天有一种“特别”的情感。这里姑且不谈现代科技揭示出人体由夏入冬,在秋天这个过渡季节里内分泌失调、紊乱而引发的自然心理失衡。我想说的并非是所有人对秋天都有他这一番感触的。比郁达夫早的远在唐代的刘禹锡在《秋词》中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比他晚的毛泽东有《沁园春 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他们都唱出了秋天里昂扬、向上、奋进的调子,倒是日本人他们在樱花花败凋零之际也常如同有些悲秋人士一样哀婉、伤感,往往引发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感触,可是樱花的花期却在万物都勃发生机的春天。因此,这感受并非是秋的特产,而秋也并非是能引起所有有情趣的人的伤感、落寞。之所以会引发人们伤感、落寞其实和个人的气质和审美情趣有密切的关系,也许一个毫无情趣的人,他也会悲秋。
最后从现代汉语语法的角度关照几句话:(一)、“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句子的主语是:“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不够简洁而且和后面内容不搭配。如果把“的”字去掉,使“理由”的定语成为一个主谓短语就通顺了。(二)、“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这句明显是数字表达不清。有“将近”就不应该再有“余”字。(三)、“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句中“是”和后面的宾语构成谓语部分。这句主谓搭配不当的话,去掉“的嘶叫”就好了。
当然,以上都是个人的浅见,定有不少妄言。之所以说出来,旨在实践一种精神:不盲从名家,不迷信权威。
作者邮箱: luoxue712003@yahoo.com.cn
标签:
教学论文
也给名篇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咬咬《咬文嚼字》(网友来稿)
下一篇:
三少女逃学误入网络陷阱 经历噩梦被逼卖淫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