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440
标签:
教学论文
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网友来稿)
湖北黄石八中 孙维娇
一个教师,当他踏上讲台的时候,面对着的是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要求,背靠着的则是时代的、社会的重托。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除了自身有对祖国文字的深切热爱,引导学生欣赏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生动,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的同时,着重突出的是将教书育人渗透人文精神的的教学机制,转化到语文教学实践的中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以德育为首,强化人文教育更显示其特定的历史要求,语文学科是达到课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主要载体,语文课堂是对学生德育渗透的主阵地。语文教师应如何把教文与育人在语文课上演绎,使语文课作为对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不可或缺的主角呢?
一、肩负神圣的历史使命,既传递学生知识、开发学生心智又塑造学生人格。
当今世界,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日益加快,人类社会在工业革命近200年间,有研究报告表明,最近30年人类新增知识的数量,已超过过去2000年人类所积累知识的总和。可以说,国家、企业乃至个人的发展优势,愈来愈依赖于知识和科技。我们广大教师肩负的历史责任是何等重大而庄严。我认为今天我们做老师,最大的价值就在培养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一代新人,新世纪教师肩负神圣的历史使命,所以我们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又担负着培养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主要任务,强调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用课文中所包含的真挚感情,来扣击学生心弦,激发情感,沟通共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感,塑造良好的心智品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教师要发挥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既传输自我良好的情感又用爱心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
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包括精神方面的、道德方面的、创造能力方面的、情感方面的,以及体魄方面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所强调的:“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所谓“已不正焉能正人”,惟有如此,学生才能警其师,信其道。可以这么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言行、对每一种现象的态度,都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因此要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远大的理想,让他们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牢固树立热爱祖国的使命感,增强努力学习、提高能力奉献社会的责任感。我们的教师首先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理想,有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人格力量。在学生在发挥出伟大而高尚的作用。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学生,无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从这一角度讲,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
教师的爱心能使少年更健康地成长。教师的爱心特别要表现在锤炼学生意志、帮助其心理得到健康成长方面。教师的爱心能使有缺陷和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倍增信心。对有些有生理缺陷或家境贫赛的学生,教师的爱特别要表现在关心和体贴上,使之摆脱自卑,增强信心和勇气。
教师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对好教师而言,只有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别,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
三、整体调整,既把握时代特征,诠释教材德育支点,挖掘德育教育资源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是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语文教师如果能把握时代特征的要求,在对语文学科整体研究状况把握的同时,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把握时代精神的内核,开启教育实践与研究。精心诠释教材德育支点,就能为德育教育挖潜开渠。其表现:努力运用课文佳作中所包含的真挚感情,扣击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如学习《春》《济南的冬天》时,老师运用自己把对作品情感的理解,传达给学生,使教师学生作品传达的感情达到一种完善的统一,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掀起心底爱恋祖国山川的情感波澜,从心底顿生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大地的热爱。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外延,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有充分利用周围条件,努力利用课外读物,主题班会,电视媒体,学生资料、家庭资料、社会资源,营造宽松、和谐的外部人际环境,与学生倾心交谈。同时调控情绪,以自己情绪稳定,心态平稳,对工作、学习充满自信,正确认识,了解他的情绪、性格、动机、欲望真诚地理解、帮助学生,在师生双向传递过程中形成很好合作,完成育人任务,最终通过人文精神的渗透教育达到对学生道德养成的目的。
作者邮箱: wjsun691tom.com.
标签:
教学论文
将人文精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试论德育教育(网友来稿)
下一篇:
两份成绩单引发思考:我们的评价少了点什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