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687  
标签:教学论文
兼词及其用法(网友来稿)
张春江   山东省寿光市寿光中学(高中)

古代汉语中,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的结合。这种字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这样的字便成为兼词。常见的有“诸”、“焉”、“叵”、“曷”、“盍”、“旃”。这种字的读音有的是它代表的两个词的声音的拼合,如:“旃”是代词“之”和介词“焉”的合音,“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于”古音“wū”)的合音,“叵”是否定副词“不”和动词“可”的合音。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兼词都是合音词。另外,需要特别指明的是,兼词并不是独立的一类词。

下面,把常用兼词的具体用法介绍一下。

“诸”字用在句中是兼代词“之”和介词“于”两个词,而用在句尾时,则见代词“之”和语气词“乎”两个词。如:(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2)乃赏成,献诸抚军。(《促织》)

(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句(1)(2)的“诸”为“之于”的合词,而句(3)的“诸”为“之乎”的合词。

“焉”作兼词一般都用在句尾,既可兼“于之”或“于是”又可兼“于彼”。如:(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盍”、“曷”(“曷”通“盍”)两词都是兼疑问代词“何”和否定副词“不”两个词。如:(1)子曰:“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2)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之!(《尚书·汤誓》)

“叵”否定副词“不”和能愿动词“可”两个词。如:(1)布目备曰:“大耳儿最叵信。”(《后汉书·吕布传》)

(2)居心叵测。

“旃”这个兼词比较少用,兼代词“之”和语气词“焉”两个词。如: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诗经·采苓》)

各位同仁:大家好!敬请斧正,我的联系地址:山东省寿光市寿光中学。我的电子信箱是:sgzhchj@163.com,欢迎联系。

 作者邮箱: sgzhchj@163.com

标签:教学论文 兼词及其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感想(网友来稿)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技术与方法(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