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179  
标签:教学论文
怎样鉴赏古代诗歌(网友来稿)
四川 泸县九中      翟存林

一、考纲要求 (鉴赏要点)

1.鉴赏古诗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鉴赏)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 (评价)

具体到某一首诗的鉴赏,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1)理解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理解这首诗是怎么写的,表达形式上有什么特点;(3)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这首诗作出评价。

二、怎样鉴赏古代诗歌(三阶段)

(一)、看、读阶段(三看、三读)

    1、看题目、作者、注释。(三看)

(1)题目是切入点。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入手,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如1997年考卷中的《题君山》,题目直接点明赋写对象。再如2000年考卷中的《约客》,题目交代了事件背景,让我们能够在约客未到的特定情景中去顺利感悟诗人的失落和孤寂。又如2001年上海春季考题中的《月夜忆舍弟》,题目既交代了时间(月夜),又表明了情感(忆),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舍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思念。

(2)作者:确定朝代、风格,为后面分析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 作铺垫。

(3)注释:可以了解作品创作背景。(语文报409期《山房春事》)

2、读诗歌(至少3遍)。

(二)、鉴赏阶段

1、鉴赏形象(抓意境、意象)

形象主要有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抒情形象、景物。“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例如:张继《枫桥夜泊》。 

 意象: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体现思想的景或物。例如著名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前两句十四个字,运用六种意象,我们可以从“月落”后夜色的浓重、乌鸦凄厉的啼鸣、“霜满天”的清冷以及夜色中“江枫”的黯淡和“渔火”的寥落深切感受到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围和客子孤孑清寥的心情。

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例如: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离别怀思之情;等等。 如2002年全国考题中的《春夜洛城闻笛》有“此夜曲中闻折柳”句,且考题恰好考到了“折柳”二字,如果我们了解传统意象“杨柳”经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之情的话,则此题应刃而解。

2、、分析表达技巧。(包括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1)抒情方式分直接和间接抒情。

(2)从表现手法来看,有借景抒精、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想象 、衬托、用典、象征等。

(3)修辞角度来看,常见的有比喻、夸张、对偶、对比、双关、反问,拟人,借代等八种。

3、分析语言特色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作品的语言表现力作具体的、深入的开掘,有助于准确把握作品的立意和思想感情倾向,进入作品美的意境。欣赏诗歌,要注意诗歌作者的炼字、炼句。我们要注意两点:

(1)、对含义深刻的语句要注意解读(这些语句多是抒情议论句);要注意欣赏用词的明确、精当。

(2)、掌握常用的评价古诗语言的术语。

             主要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

         (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  刻,平易近人。

       (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当然,分析语言应结合作者的风格。

(三)、评价阶段

1、评价:指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2、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实质考查的是同一内容。思想内容侧重于文本体现,有直接和含蓄之分;而观点态度侧重于直接抒发。

3、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时,注意结合作者、作品创作背景

三、总结与答题要求

1、总结。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2、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2004、1、8九中 作者邮箱: zhaicunlin@163.com

标签:教学论文 怎样鉴赏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语文课仍要有“语文味儿”(网友来稿)
下一篇:通感例谈(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