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4307
标签:
作文指导
说真话,抒真情,让心灵自由飞翔── 一堂活动型作文教学课的启迪(网友来稿)
重庆市巴县中学 冯友余
作文难教,作文课难上,作文公开课更是不易把握。 正因其难, 才更具探索的必要。2001年5月8日,在“全国创新学习实验与研究研讨会”上,笔者上了一堂活动型作文教学的公开课。之前于4月26日以及之后于5月18、19日又先后分别在重庆市四十二中,湖北省襄樊市、十堰市三次上了这堂公开课。静心思虑,成败得失虽成过去,但若能将一己之体会作一“抛砖”之举,或许能引出有志于作文教学研究者的“美玉”。故不辞思浅言拙,大胆提笔,写出了自己几次上这堂课的一些体会。
一、个人作文教学经验反思:
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文最大的障碍莫过于没有内容可写。传统的作文教学多侧重于审题、立意、构思等技巧性的指导,对于写作素材,往往只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所以学生的写作要么是模仿、抄袭之作,改头换面,张冠李戴;要么冥思苦想、胡编乱造、杜撰故事、空泛笼统。这种“无中生有”的训练思路一开始就让学生的写作脱离生活。也许有人会说,创作离不开虚构,但是虚构也离不开对生活本质性真实的把握,对于中小学生的写作训练,应该有联想、想象等“写虚”的训练内容及安排,但必须立足于写实训练的基础之上。有人形容学生编造作文的情形为“挤牙膏”,可以想见这种状态下产生的文章自然无情可言、无理可道,更不必说运用创新思维,充分抒发个性,拓展作文新境。即使偶有文采华美、辞句绮丽的文章,如果缺乏了真诚的内核,也不可能有感人的力量。而且,按孔子的说法,“巧言令色,鲜矣仁”,作文如果违背了真诚,学生在作人方面就值得怀疑。
另一方面,凡属于技能的训练,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必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是训练。以学骑自行车为例,即使能把别人骑车的经验背上一万条,理论上已可以写作专著,但却从未训练过,仍旧不可能具备骑车的技能。训练阶段,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一辆车,让他到宽敞、平坦的地方自个儿骑去,两小时、半天可能就会了。这之中,一是要有主动参与的热情,二是要有大胆的态度,摆脱一切束缚、自由的实践,从中总结成败之因,摸索规律,形成能力。作文训练的道理和学骑自行车应该有相通之处。传统作文教学的模式主要体现为“命题─指导─写作─评改─评讲”五个环节,教师讲得多,改得累,学生却一片茫然!限制太多,老师“紧箍咒”老念,学生写作的热情和兴趣必然消减!现代心理学认为,成功等于自由,自由就是对幸福的体验。因此,作文教学必须反思传统作法,否定教师教,实则为“套”(圈套的套)──把学生牢牢控制在圈定范围内的作法,而应开阔心胸,还学生以自由,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准确地说,以学生为师,向学生学习,从他们的写作训练中,学到教学方法,探究育人艺术,完善自我。师生之间应该是互助的朋友关系,提朋友,还不够,应该是互助的朋友。“朋友”关系强调的是感情的交融、心灵的沟通,“互助”则体现为外显行为上的互相帮助,老师帮学生发展知识、技能、品德,学生帮老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互利合作,平等交流。当然,放开之后,短期来看,学生的写作思维在写作技巧的方向、思想的正确与否等方面,都可能有偏差,但这不要紧,“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暴露缺点、学生表现弱点正好给老师的教育提示了方向,老师可以有的放矢的引导学生上正路;用更开放的眼光来看,学生能无顾忌,勇敢地、坦荡地说出心里话,即使是心灵的创伤和弱点,说出或写出来,本身就意味着战胜、告别了它,这正是强者的表现,是逐步走向完善的过程,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老师不要怕学生说得不对,“说真话”可能说错话,但句句都是“真理”,连伟人、圣人也做不到,敢于“说”就可能通向真理,悟得真理。至于技巧上的问题,“多读多写文自工”,因此更不必担心,只要充满真情的文章,不可能差到哪儿去。“创新学习论”的提出者龚春燕主任在《创新学习研究与探索》一文中指出创新学习有六个特征:目标学习、选择学习、质疑学习、整合学习、实践学习、反馈学习。实际上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师生平等基础上。教师只有真正的、彻底的树立了“平等互助”的学生观,才可能努力地让学生真正的解放自我、超越自我、最终完善自我。
正是出于上述理念,笔者提出了活动型作文教学课的教学方式。活动型作文教学课最大的优势在于帮助学生解决素材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活动型课,学生有体验、有感受,能很好解决“米”的问题,但也必须注意三点:
1.这类课的运用频率应适当。当常规作文课给学生带来厌倦情绪,需要调节写作心理之时,为了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写作激情,可以采用这类课型。常规作文教学中有两种课型:理论指导课由“实例导向─方法点拨──类题延伸──写作评改──课堂小结”五环节构成,写作实践课由“命题──写作──评改(生)──小结”四环节构成,不论哪一种课型,都不能完全放弃方法指导,只是要注意指导应立足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不要束缚学生的思维。本堂课仅是一堂旨在激活思维、建立新型学习观师生观的作文教学预备课,是一堂借班公开课,因此,偏重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反应、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而把写作知识点拨、技能训练放在了比较次要的地位。所以,实际教学中,运用活动型作文教学课,应渗透写作知识和写法指导,而且运用频率不能太高。
2.课堂气氛要活跃,应坚持“变‘套’为‘导’,疏而不堵,控而不过(过分)”的原则。活动型作文课,学生要动起来,思维应活起来,老师就不能“套”学生,应变“套”为“导”,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指导学生有序地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创新,对学生与老师的分歧意见,教师应坚持疏导为主,“疏而不堵”,疏导而不是堵住孩子的嘴,“控而不过”,保持一定的教学秩序而又不能过分干涉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只有思维自由,才能激活创新思维,开发创新能力。
3.要保持活而不乱,活而不杂,有序有节。活动型作文教学要重视对活动及活动后的指导。活动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素材,但只有素材绝不能写出好文章,因此,必须重视活动后的指导,要指导学生讨论,挖掘素材内涵,找准写作的“点”,要指导学生去思考、整理素材内容,找出写作的“路”,活动的目的是为写服务的,因此,一方面要强调课堂气氛的“活”,同时又要保证“不乱”,“不杂”,有序有节。
展开全文阅读
二、课堂教学实录:
(一)课堂环节简介
1、准备性活动:说三句话
(1)布置活动
①形式:说三句话。
②内容:不作限制,可以发布消息,可以说出自己的心愿,可以谈自己的苦恼,可以提建议,可以评说某人等等。
③要求:自由、真诚。
(2)学生作活动准备
(3)学生活动:自荐、互荐、抽点相结合,学生上台说。
(4)大家讨论简评:谁说得最好,最有价值?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5)抽两个同学上台评。
(6)师作小结:说话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谁都能说话,但说得好却不容易。说好了,别人高兴,自己愉快;说得不好,别人心烦,自己也别扭。刚才的几位同学,发言……(如发言大胆,感情真挚,表现都很不错等评价──应根据课堂实际作恰当点评)。接下来,我们进入更高一级的训练。
2、过渡性活动:说一段话
(1)布置活动:在刚才的这项活动中,每个人都参与了,而且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活动中,不管是发言的,还是在下边听的,都有感受、体验,请大家把自己的感受、体验组织成一段通顺的话语,要求真诚。
(2)学生自由地准备:闭目冥想、小声地说、大声地说……
(3)学生上台说出自己准备的一段话。
(4)大家讨论、简评。
(5)师作小结:人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这是先天的禀赋,不学而能。情贵在真:发自天性,出于自然。不要有顾忌,要勇敢地、坦荡地说出心里话。即使是所遭遇的挫折或自身的弱点,说出或写出来,就意味着正在战胜、告别它!这恰是强者的表现,是逐步走向完善的过程,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更不要怕说得不对,“说真话”可能说错话,但句句都是“真理”连伟人、圣人也做不到。敢于“说”就好。在说话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我们可以把自己说的这段话写成一段短文,因此,接下来,我们由说到写,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写作活动。
3、写作活动:写一篇短文
(1)布置活动要求:自由、真诚、有内容;可以短些,但要完整,写完举手!
(2)学生写作,教师巡查,请最先写完的10名同学上台板书姓名、时间。
(3)请两名学生念习作,其他同学听,想想写得怎样?好在哪里?差在哪里?
(4)请两位同学点评。
4、活动总结
(1)让学生总结:作了几件事?有些什么收获?受到了什么启发?如果给课堂命题,怎样的标题才合适?
(2)师作小结: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总结起来说,写作就是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这堂课的标题为“说真话,诉真情”(不强求统一,应允许并鼓励学生持不同意见)。
(二)、课堂寻真
1、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了学习兴趣。
由于是在舞台上面上课,下面有几百上千名教师在听课,学生情绪普遍紧张。显然要上好课,先得组织教学,消除学生的紧张气氛。以5月8日的公开课为例,老师一开始就表明自己愿意为学生服务,并且请学生监督老师保持和蔼态度,让学生控制上课的时间,所以,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大家积极地推荐最公正、最有责任心的齐帆同学来“管理”老师。然后老师和同学们商量,怎么把课上得轻松活跃一些,在老师的鼓励之下,学生站起来,连喊三遍“不紧张”,然后,老师进一步要求,大家在喊的时候,要一遍比一遍声音大,第三遍用全身力气喊出来。于是,学生们都站直了身子,挺起了胸脯,精神抖擞地喊了起来!喊完之后,全场的紧张气氛一扫而空,老师让同学们坐下,大家的精力都特别集中,兴趣正浓。由于开头营造了轻松、活泼的气氛,所以,在说写活动之中,学生都十分投入,达到了课堂教学的最优状态。
2、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面向全体学生。
该堂活动型作文教学课,活动过程主要由“准备性活动──说三句话、过渡性活动──说一段话、训练性活动──写一篇短文”三阶段构成。每一个阶段的训练,都针对全体学生而设计,并且引入了抢答、互荐、自荐、展开竞赛的激励方式,在积极兴奋的、宽松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大胆的说、直爽的评、热烈的议、自豪的写、专注的听、快乐的读。正是由于老师有意识地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面向全体,才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放松和自我解放,释放出连自己也从未发现的巨大潜力,表现出喜人的创造力,让听课现场每一个人都感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
比如,5月8日的公开课,一位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今天是五一长假后,回校的第一天,天气雾朦朦的,早上,六点二十分左右,咱们班的同学被带到了舞台上,台下早已坐满了许多听课的老师,尽管场上的灯光并不太亮,但一看到上课老师和蔼的笑容,我们紧张的心情逐渐轻松了下来!”另一位想发言却又胆怯的同学被老师叫起来发言,他这样说道:“我的性格很内向,每当老师叫同学发言,我的心都咚咚直跳。今天,老师让大家念自己写的文章,我很早就写好了,自己很希望能有发言的机会,可是我又害怕老师叫我的名,这种矛盾的心情又有谁理解呢?”这位学生话音一落,老师立即满怀挚情地告诉她:“老师理解你!”全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师继续对学生说:“老师也曾有过和你类似的经历,老师的体会是跨越胆怯,就会迎来成功!你理解老师的期望吗?”学生答:“理解!”老师接道:“好!理解万岁!”于是,又一阵热烈的掌声在场内响起,把每一颗心都融在了一起!
3、尊重学生个性,激活创新思维。
对学生的培养决不是制造统一型号、统一规格的升学零件,而是一个努力发展学生的人性、个性,保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情感融通过程。因此,即使学生行为有些不规范、观点奇异或观点不完善,教师都应当以鼓励为主,尤其对有创新意识的观点,要多肯定,然后对其不完善之处提出委婉、善意的修正建议。在该堂活动型作文课的说写活动中,老师给学生提供的思维空间都特别自由而广阔,因而学生的发言也特别大胆、新奇。在重庆市四十二中上课时,一个男孩起来点评,说:“我评三个人,第一个发言的同学是‘狂’,第二个发言的同学是‘傲’,还有就是今天这位穿着笔挺西装的老师,简直可以说是‘怪’……”。5月18日在襄樊市上课时,有一个男孩说:“我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思, 人到最后都必须走向死亡,人生的每一个经历都是为了换来死亡之花的开放”。另外一个学生接着说:“我觉得,生活太压抑,太沉重,倒不如去当和尚的好!”显然,学生的见解是不对的,但老师并不是作简单的否定,而是充分肯定了学生大胆、真诚地说出心理话的勇气,并且调动全班学生对这种真诚、勇敢产生一种钦佩的情绪,让发言学生体验到真诚勇敢受到赞赏之后的成功感,然后询问发言学生在得到老师、同学鼓励后的心情如何?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懂得调整心态的重要性,之后,老师再用简洁的却又满含真情的语言阐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佛家剃头出家为僧表示断除个人烦恼,可这并不是佛家的目的,佛家的宗旨是‘普渡众生’。作为马克思主义者虽不赞成宗教,但马克思主义者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与佛家‘普渡众生’之说是有相通之处的。因此我们只要胸怀他人心忧天下,个人的烦恼自然就少了。”学生在愉悦、畅快的情绪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临下课前,老师提了一个问:老师一手拿着鱼钩,一手拿着一条肥大的鱼(重读“肥大”一词),如果只能选择一只手,请问你会选哪一只手?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绝大多数同学选择鱼钩,因为拥有鱼钩,可以钓到很多鱼。 那么,选肥大的鱼呢,有没有道理?老师让大家进一步讨论,这时,有一个同学举起了手, 老师叫他发言,他告诉老师:“可以把鱼养起来,然后繁殖很多很多的鱼,不也很好吗?”老问题新答案,创新思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附后记:
这份文稿的写作,得到了重庆市政府教育参事曾庆渝老师和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部主任龚春燕先生的悉心指导;修改文稿时,又有幸聆听了南开中学特级教师左瑞林老师的教益。但由于上课时久,不善保存过去记忆的我仍将自己上这堂课的种种亲历情境大半忘却,只记下雪泥鸿爪,因此,作为文学启蒙课题的个案写作,因内容的零碎而使形式也粗糙起来,尤其是教学实录部分显得特别单薄。笔者也曾试图作一些添补,但力有未逮。若文中有一些有见地之处,当悉归功于给过我指导的老师们;至于文章之陋,则为友余一人之过哉!
是为补记。
(地址:重庆市巴县中学 电话:66900115 66900196 邮编:401320)
作者邮箱: fengyouyu@cqbxzx.com
标签:
作文指导
说真话,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创新的课堂,让学生享受语文——在重庆市“教育绿色行动”中执教语文课的体悟(网友来稿)
下一篇:
秦王以城换璧心理臆测(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