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学设计
阅读:1186
标签:
教学设计
南京一中学要建发泄墙 专让学生敲打
昨天,当南京中华中学要为学生建立“发泄墙”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了记者极大兴趣。之所以感兴趣,不仅在于“发泄墙”这种形式将首次走进菁菁校园,为花季般的少男少女所敲打,更在于记者认为,社会、家长、专家或者学生本身会被这墙隔成两个尖锐的立场,产生争议,并在南京的中学校园里激起波澜。基于此,记者兵分四路,做了全方位的采访,以期揭示各方对“发泄墙”的真实态度,当然,最好是能有针尖对麦芒的两种这都是为了生理心理均未发育成熟小小少年们能有更健康的成长环境。
孰料,随机采访的结果却完全在记者的意料之外。因为记者当初认为的对立局面并未出现。相反的,大部分受访者为学生“发泄墙”叫好。
据中华中学分管素质教育的史校长介绍,“发泄墙”只是他们将要建的一个心理咨询室中的一个小项目,现在只是有这种想法,具体怎么施实,学校还要到上海等其他城市借鉴这方面经验。而且,学校暂时不会将这个项目作为咨询室里的重点。即使真的将“发泄墙”建起来,学校也还要看其效果来决定是否保留。从史校长的态度来看,很显然校方对“发泄墙”持有谨慎态度:对这堵墙究竟能发挥多大功效,校方心里似乎也没底。
提出构建“发泄墙”的中华中学陶主任向记者言明初衷:之所以设立这样的“发泄墙”,是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休息时,有老师发现教室里的开关有人为砸坏的痕迹,或者是新刷的墙壁不久便被人踹上脚印。从这些小事,老师们察觉到现在有不少学生压力太大,或是遇到挫折不知道该怎样对待。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发泄的渠道,让学生自我平衡、自我调节,学校便想到建立这样一块“发泄墙”。陶主任还说,“发泄墙”只是给有发泄需要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合法的发泄场所,这也是学校理解学生的一种做法。
看来,“发泄墙”让校方有些煞费苦心。不知学生会不会领情呢?中华中学的一些学生认为,在家长、学校诸方面的殷切希望下,他们的学习压力很大,释放自己还是有必要的。一学生说:“有了发泄墙,我将好好发泄一番,我会去狠狠地锤它、踢它,在上面糊乱地涂……。在得到发泄后,以较好的状态去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
一名姓王的学生家长认为,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学校逼、家长逼、社会逼,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精神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一种方式能使他们心中的压力释放出来,并能恢复很好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那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自己的小孩需要“发泄墙”来疏导,自己是不会反对的,也不会担心小孩会否发展成习惯性的暴力倾向。
这位王姓家长的话让记者不由反思:难道学生的压力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出现‘发泄墙’就有一定的道理,有存在的合理性”,南京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杨主任对“发泄墙”的存在表示理解。杨主任同样认为老师还要正确引导学生,避免“发泄墙”起到不好的作用。孩子的压力来自多方面,学校、家庭和社会都会给孩子不同的压力。去年未发生的高中生自杀事件,就是因为孩子的压力太大,发泄不了,消化不了压力。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室的潘老师发表看法说,从心理看,学校的这种做法很好,因为在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怎样帮助孩子疏通,让他们把该说的该做的,说出来做出来,打开学生渲泄的渠道,让孩子得到心灵的渲泄。
在多数学生、专家同意建立“发泄墙”的同时,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专家吴教授指出:“不能让学生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发泄,因为这极容易导致学生的暴力倾向”。
从上述采访过程来看,“发泄墙”始自社会或学校普遍认为,现在的中学生的确压力很大,需要形式多样的排泄渠道,来缓解疏导学生心底的愤懑,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疏理出好心情,拿下好成绩。所以,针对赞同“发泄墙”的观点,那些反对“发泄墙”的说法反而成为一种善意的提醒,恐怕这就是中学“发泄墙”为啥要说的缘由所在。
由此,我们在这里建议中华中学完全可以收回谨慎的态度,你们理解学生的做法,大家也能理解你们。毕竟,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成长不烦恼。 (大洋网 张旭 李维维 马莉 王宁 黄浦进 朱志鑫 )
标签:
教学设计
南京一中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范进中举》教案(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论唐宋诗词中“雨”意象的建构类型与人生意蕴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