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456  
标签:教学论文
有感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网友来稿)
大连开发区七中 董鹏  

  伴随着新课改走过了一年半的路程,这其中有欣喜,也有困惑。回顾这一年半所走过的路,说总结经验还谈不上,因为毕竟一年半中还不能把握新课改的完整体系,要说感受还是有的,所以下面我就这一年半中的综合性学习教学谈一点感受。

  新教材的作文教学体系与以往的有了较大的改变,可以说这是语文教材变化最大的一部分内容。新教材把作文训练放在综合性学习中,其内容丰富多彩,例如,七年级上册的六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分别是:这就是我、漫游语文世界、感受自然、探索月球奥秘、我爱我家、追寻人类起源。

  开始的时候,我很欣喜,因为我觉得新教材将作文训练融入这样丰富多彩的综合性活动中来。我替学生窃喜:再也不用去写那些枯燥乏味的诸如:自我介绍、我的妈妈、我的同桌等作文啦!  

  然而,几次活动课下来,离我想象的效果相距甚远,我的深切体会是:编者想象得很浪漫,编者本意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收集筛选资料,然后相互交流,产生碰撞,从而形成有自己个性的文章来。想得容易做起来可是困难重重啊,实际的情况是:查资料条件有限,有不少同学家里没有电脑,有的即使有家长也不让上网,家中书籍更是有限,更有一部分人根本不爱查资料,所以寥寥的几位同学查来的资料又千篇一律,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大家写的作文都是同样的资料罗列。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反思我的教学思路(包括我们整个教研组都在反思)。因此,我们又重新开始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并拜读了一些专家学者关于综合性学习方面一些论述。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是基于语文综合性的特点和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需要,旨在实现语文学习对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既不同于以往的语文课外活动,更不同于以往的作文训练。其主要区别就在于:在学习内容上,不再拘泥于“语文学科”,而是要关注、关涉科学、人文和自然、社会、人生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各个领域;在方法途径上,不再单单通过语文活动或情景模拟来实现某项能力的提高,而是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和受手段,包括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学习及小组合作、独立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与手段;不仅运用传统的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也可借鉴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不仅要开展语文活动,实现课内课外结合,而且更要注重在实际情境中、社会实践中、生活体验中养育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基于以上的认识,不得不把语文的综合性学习重新来定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综合性学习课绝不等同于作文课,也绝不等同于以往的活动课。所以,在教师更新观念的前提下,必须更新学生的观念。师生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发掘利用课外、校外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自己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

  在这种情况下,我又精心设计了一堂综合性学习课——说不尽的桥。这个活动分四个主题:桥梁大观、迷人的桥、思考调查与研究、我是桥梁设计师。我们班级在日常的活动中共分八个小组,为了让四个主题的内容都涉及到,所以我提前一周将这四个主题分配给各小组,每两个小组合作完成一个主题,让他们提前收集有关资料,并鼓励他们做成课件,在课堂上自我展示,而且承诺要给表现好的小组加分,计入他们的平日量化考核中。这一下子激起了他们的活动热情,在这一周中我不断渲染气氛,用语言激励他们,同学们积极热情的准备着。这节课我也做了充分准备,上网查了许多资料(当时我是怕学生的资料不够丰富,可事实是我的资料根本没用上),45分钟的一堂课,我只用了5分钟,其余的时间是每个主题展示10分钟,学生们组织的有条不紊,临下课时,同学们还觉得余兴未尽,由于整个课堂气氛好,资料丰富,大家最终达成共识:原来我们常见到的桥也有一种文化内涵,结果那节课布置的作文同学们欣然接受。(展示学生的课件)

  这一堂课相对于以前来说是成功了,总结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布置任务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教师把问题讲清楚,让学生目的明确地去寻找资料。

2、讲清综合性学习课对他们成长的好处,以及在语文学习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以引起他们对综合性学习的足够重视。

3、要善于营造气氛。

4、加分机制也很重要。

5、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调控。

6、课前培训主持人,培养活动骨干。

我的反思

  课后也有几个比较“成熟”的学生反映:老师,来点现实的吧,这样的课是浪费时间,考试又不考。是呀!我也时常在想这个问题,但通过一年半来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实践、探讨,我认为综合性学习课与语文考试是不相违背的,不管将来的考试形式如何改变,综合性学习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写作原本就是学生对外部世界认识后进行表述的过程,在作文课前让学生充分准备,自主寻找材料、分析材料、占有材料,让材料为我所用,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培养观察、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他们的思维不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是从所得的材料中来,这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大有益处。

当然,任何新生事物的生存与发展都需要时间的考验,需要等待人们的充分认识,所以老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重要性,然后才能教育影响学生。当然,要想真正发挥综合性学习的作用,也不完全取决于老师和学生的认识,还有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回家查资料受条件限制,学校设备也有一定的限制。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都会解决的。 
                          2004年2月19日

 作者邮箱: dp_1228@sina.com

标签:教学论文 有感于语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大病句(网友来稿)
下一篇:72个“死了”从何而来?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