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3447  
标签:教学论文
诗歌鉴赏题的特点及解题策略(网友来稿)
陈雪连 

 

  鉴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初中生应能具备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的要求,近年来绝大部分省市的语文中考都设计了诗歌鉴赏题,并出现了古诗词与现代诗歌并重的形势,但初中学生还普遍存在理解鉴赏能力较弱的现象,这直接影响了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值得高度关注。其实这类诗歌鉴赏题的特点比较突出:

一、所考诗歌都出自课本或是学生较熟悉的名家经典诗作,古典诗歌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现代诗歌如冰心的《纸船》、余光中的《乡愁》等,都是学生容易领悟,能够比较准确把握诗歌的主要情感和诗句含义的。

二、考试内容比较明确。中考所考内容多以常识记忆、词句理解、情感把握、艺术风格等为主,只要学生平时认真品读所学诗歌,掌握方法,还是较易解答的。

三、考试题型由单一的选择题向主观表达题和鼓励创新的开放性试题转变。这就需要加以针对性的训练,方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笔者结合近年来中考诗歌鉴赏题的命题思路和发展趋势,就此类试题该如何着手阅读并正确答题,谈谈自己的解题技巧。 

一、注意题目

有些诗歌题目本身就有提示性:象杜甫的《春夜喜雨》、陆游的《书愤》等,都直接写出了诗人的主要情感,一是“喜”,一是“愤”。 同时要知人论诗,以察诗情。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一般考试所选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只要学生能把握诗人主要的创作风格,比如陶渊明的自然,杜甫的沉郁,苏轼的旷达,李白的浪漫,陆游的悲壮爱国,王维的"画中有诗"等,就可深层理解诗句的含义和作者的主观情感,从而正确答题。如2003年江苏淮安市就陆游的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当中“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设置了B项:这一联中,诗人愿望与失望并存,壮志与忧伤交织。结合诗人悲壮爱国的思想和创作风格,在诗歌中表达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怀,而并没有忧伤失望,可确认此项错误。

其次,如有注释则要注意,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和时代背景。

二、整体阅读

在积累了必要的诗歌鉴赏知识的基础上,如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包括烘托、虚实、比兴、拟人、夸张、排比、反复等,整体阅读是鉴赏诗歌并准确作答的最重要的方法。只有通过整体阅读,把握大意,才能对一首诗歌的内容、主旨、形象、意境等作出进一步的准确恰当的鉴赏与评价。 例如:对诗人臧克家在1932年写的《老马》一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A. 反映旧中国生产力低下,长途运输还得靠老马拉车。 

B.同情老马受到的折磨以及被人任意蹂躏的命运。 

C.显示旧中国的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命运十分悲惨。 

D.揭示旧中国的人民正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深重的苦难。 

这首诗塑造了老马的形象,从整体上把握可知:一、诗人是以马喻人,即可排除A、B两项;二、从内容看“它横竖不说一句话”“它把头沉重地垂下”“它有泪只往心里咽”,这些句子所描绘的形象是在“忍受”而不是“挣扎”,它是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人民悲惨形象的真实写照,因此正确答案是D项。 

三、大胆探视

现在诗歌鉴赏多了创新题,面对这样的题目,需要寻找感悟较深的诗句来赏析,赏析时应从内容、手法(修辞等)及自己独特的生活或生命体验入手,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意境,准确把握作品的立意和思想感情倾向,力求做到正确理解和独特见解相结合。甚至也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表达时,要尽量用最富表现力的语言,即发挥想象的张力,使描写富有诗情画意。如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作如下赏析:1、巧妙的比喻传神的描绘出雪的皎洁和明丽,使人若置身于明媚春光中,富有动态感和立体感;2、诗中一“忽”字,准确的写出了塞北气候的变幻奇特,又写出了诗人看到雪景时的惊喜之情。又如2003年河南省中考卷要求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作简要评析,即可从修辞、景色、情感等角度理解和赏析:1、透出了自然的理趣,形象的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2、透露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3、“生”和“入”运用了拟人手法,更有情趣。

诗歌鉴赏应当说难度不算太大,都是“踮踮脚,够得着”的题目。 只要对课内同类作品认真复习, 掌握一定的规律方法,摒弃为做题而做题的做法,定能做好诗歌鉴赏的题目 。

 作者邮箱: dongwuxiongmeng@mail.china.com

标签:教学论文 诗歌鉴赏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皇帝的新装(网友来稿)
下一篇:常见标点错误举隅(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