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140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不朽的失眠(网友来稿)
天津铁路一中 姜春
[教学目标]
1、 力求课堂气氛活跃,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个性,理解文学作品主题的多样性;
3 、锻炼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进行限时阅读训练;
2、 理解文学作品主题的多样性。
[教学课型及课时]
1.自读课
2.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用课件打出诗歌《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
读完这首诗后,你的脑海中形成了几幅画面?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学生探究讨论,然后发言,不求统一。
同学们想象得都很好!可是,作家张晓风却有另外的理解。今天我们就来跟随作家张晓风笔墨,来共同游览欣赏《枫桥夜泊》这首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领略了它特有的风味。好,我们今天就来共同学习张晓风的短篇小说《不朽的失眠》。
二、检查预习
1、关于作者:(用课件引出对作者张晓风的介绍。)张晓风,台湾女作家。著有戏剧、小说、散文、杂文等多种。尤以细腻敏锐的散文见长。1941年3月29日生于浙江金华。8岁时到台湾。后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 1997年,她36岁时被台湾地区的评论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1981年,当她的第四本散文集《你还没有爱过》出版时,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为该书作序,称她为 “淋漓健笔”。
2、张继与《枫桥夜泊》
安史之乱后,中原百姓沦入深重灾难之中,已中几年进士的张继还没来得及被任用,在这种情况下,他来江南游历,举目无亲,无依无靠,没有官职,生活艰难。就在这种国难身贫的困境中,张继那漂泊无依的小船来到了枫桥之地。
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张继停船在枫桥边,月亮西沉,寒霜满天,愁思满怀,难以入睡。夜半,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沉重而悠远。感物伤怀,残月、乌啼、霜天、江枫、渔火、寺影、钟声,与诗人愁苦的心境交织在一起,他提笔写下这首《枫桥夜泊》,真切自然地抒发了他旅途寂寞的心情。
三、进行限时阅读训练(本文约1400字左右,已400字/分钟计算,要求学生在3.5分之内读完。)
1、说说《枫桥夜泊》这首诗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作者是怎样成功地描摹主人公的内心波澜的?
(解说:这个题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开掘自身的感受,提高欣赏能力;同时了解作品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篇作品。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越俎代庖。)
2、“不朽的失眠”中“不朽”的东西是什么?
明确:“不朽”的不单纯指那场“失眠”,而是“失眠”所引发的创作欲望,是诗人感极而发的传世佳作。可以说,如果没有失意的张继,也就没有了那次失眠之苦,没有了那次失眠,也便没有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枫桥夜泊》。不朽的是一种生活的体验,不朽的是一首生活的华章,不朽的就是这人类智慧与情感的结晶。
3、怎样看“失眠"的不朽
作者在进行小说创作时,并未依据原诗的由来进行构思,而有意敷衍了原诗创作的背景,目的是为了使创作更集中、更典型,从而更鲜明地表达思想主题。
“不朽的失眠”体现了作者命题之妙,这样命题,易于引起读者的思考,从而激发其阅读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不朽的失眠”道出了作者的感悟,集中体现了文章的主旨。“不朽”的不单纯指那场“失眠”,而是“失眠”所引发的创作欲望,是诗人感极而发的传世佳作。可以说,如果没有失意的张继,也就没有了那次失眠之苦,没有了那次失眠,也便没有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枫桥夜泊》。不朽的是一种生活的体验,不朽的是一首生活的华章,不朽的就是这人类智慧与情感的结晶。
4、怎样理解作者的创作情感
创作的过程是作者思想情感表露的过程,每个作者在创作之后都期盼着与更多的读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
阅读的过程则是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并与其进行心的碰撞、交流的过程。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求阅读者进入作品,用心体会,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作者传达给我们的信息,进而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
这篇小说虽有大量篇幅在细致刻画主人公落榜之后的“羞惭沮丧”以至苦愁难眠,但作者并非在体现其落榜失眠的心境。从小说的结尾部分不难看出,作者所称道的正是那场月寒人悲的失眠,正是那失眠所致的千古佳句。不朽的价值不只是在那金榜上的荣耀。历史上榜上有名者可谓不少,而真正被后人记住的又有几人?一时的金榜题名,并不意味着恒久,能被时间和历史铭记的才是价值的永恒。落榜的失意固然令人伤怀,但榜纸之外的天地更为真实而广阔,而成功就在每个执著者不远的前方。 读后令人荡气回肠,精神振奋。
四、主题的多样性理解(文学作品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我们要提倡理解的多样性,以此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个性。)
1、挫折、逆境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没有了那次失眠,也便没有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枫桥夜泊》。“文王”杜甫
展开全文阅读
2、张继失意后不颓废,不自暴自弃,坚持信仰,渴求生命灿烂华美,矢志不渝,终成大名。人生的旅途上,难免会遇到痛苦和挫折,也会品尝到悲哀和忧伤。但是我们不能惧怕痛苦和挫折,只有这样才能经受得住痛苦与重挫的磨砺,并从痛苦的际遇中觅出生命的亮色,化为人生璀璨的珍珠。
3、张继也许“无心插柳柳成荫”,落榜者,痛苦无限,于是用诗记录下这一段心情,不想流芳百世。原因于真实。因为痛苦的体验也是一种财富,能使我们感悟得深刻,
五、对“再创造”的理解
我国著名的诗歌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先生认为,从根本上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就是读者进行再创造的过程,特别是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如李后主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对于繁华失落的哀伤,但同时也有的读者的体会超出追忆往昔的范畴,填进去属于自己的东西,这里的愁不再是亡国之君的哀怨,而是变成属于个人自己的怅惘、失落的情怀的寄托。再创造的重要手段就是联想和想象,请同学开动脑筋,谈谈由《枫桥夜泊》你联想和想象到什麽?
1、感情的差异;2、流行歌曲《涛声依旧》,(可齐唱);3、日本人到寒山寺听钟声;4、引发作者情思,创作新的作品。5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这样那样的挫折,困难以及受到的打击,我们不应再感到前路迷茫。我们应该正确地面对我们所遇到的挫折、困难及打击,我们应该有一种战胜困难的勇气,应该有一股克服困难的力量。我们会坚信困难终将过去,阴云当能消除,那种让我们大显身手、施展才华的机遇在等着我们,我们一定会成功。
六、结束语
如果我们大家是个旅游团,这可真应验了“不虚此行”这句话了。
因为在这一节课里,我们不仅领略了张晓风小说的魅力和风采,她能跨越千年的时空,以丰富的想象,细腻地描摹主人公内心波澜,而且还使我们理解了文学作品主题的多样性和文学欣赏活动中的再创造的相关知识,希望我们学以致用,把今天所学知识自觉的应用到今后的学习活动中。
七、布置作业
(打出投影片)把你对《枫桥夜泊》这首诗的感悟整理一下,写下来,字数300字左右,然后同学们自由交流,看谁写得好。
板书设计:
16 不朽的失眠
张晓风
不朽的失眠 不朽的诗作《枫桥夜泊》
主题 再创造
①真实才能感人,才能不朽 ①化做自己的感受
②挫折、逆境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②流行歌曲,文艺作品
③矢志不渝,终成大名 ③国际文化交流
…… ……
预习题:
1.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验伤”一词的理解。
因落榜而带来的羞惭沮丧迫使张继只身漂泊他乡。愁绪郁满心头的孤独者被残酷的夜啮噬得无以成眠,如将尽的油灯,刹那间可能熄灭。放肆的泪水却怎么也带不走他极度的忧伤——张继所验之伤。也罢,既如此,就来将这“伤”看个分明。用他这颗伤痛的心去体贴他忧伤的灵魂,让张继感悟得更深,这伤痛便也成了美丽的体验。
2.作者写渔者“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的用意是什么?
作者欲借此来表达每个人都会遇到失败、痛苦与挫折,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然而对于“天不管地不收”的张继来说,这竟也称得上是“一项幸福”,从而使读者更加清醒地体验到张继极度的忧愁与伤痛。落榜了,那执著已久的抱负与志向将化为乌有;丢失了仕途追求机会,也便无权拥有那仕途的工作。在风波里艰苦夜渔的人,在张继眼中却成了一个体验“幸福”的人。更何况这失意的人连睡眠的福气也没了,真可谓“凄绝”。
3.文中有“钟声那么美丽,但钟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的句子,“钟”怎会有“痛还是不痛”之说呢?
“钟”本是无生命之物,是不可能“痛”的,这里是人格化的写法。是因为主人公张继将“痛”移情于物,才会问钟痛不痛。这一笔感人心扉,催人泪涌。张继的无眠之苦已经化为无尽的伤痛,那夜夜必来的“夜半钟声”,也好像是在有意撞击他心灵的要害,那痛苦便一声声地传过来,如此清寒,如此真切。
4.文中说:“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那么“某一种心情”指的是什么?
“某一种心情”是与张继《枫桥夜泊》的共鸣,是作者的感悟流人读者心田的一点灵犀。那因失意送至心头的一种哀怨、一种沮丧、一种孤寂、一种凄凉……或许令人难以表述。这时,一声“月落乌啼……”便可使抑郁的心情得以释放。那“某一种心情”就被张继一语道破。
5.你阅读《不朽的失眠》的最大感触是什么?
阅读本身并不是一个纯接受的过程,而是作者与读者心灵相撞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那读来令人心动的字句也便有了生命的灵气。然而读者的理解却是因人而异的,《不朽的失眠》带给读者的感触便不能一语道破。或许你感触于张继的怀才不遇,失意沮丧,苦愁难眠;或许你感触于插花游街的成功者被时间遗忘,而名落孙山者却能令世人千载不忘;或许你感触于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描绘;或许你感触于人生多劫、生命多愁以及价值无常……无论是何种感触,只要它触及你的内心,便可谓是一种深刻的体验。舒畅愉悦也好,迷茫苦寻也好,淋漓断肠也好,无一不是美的感悟。
作者邮箱: bull715@sohu.com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不朽的失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药(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