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657
标签:
教学论文
精思存想(网友来稿)
田上梁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和思是结伴而行的,勤思可以弥补一个人天资上的不足。清朝有一个叫焦循的读书人,据说“天资极钝”,甚至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弱智儿。可是,他后来却成了著作如林的数学家、哲学家、天文家和戏曲理论家。他靠什么?靠得就是精思存想。他说:“有不达,则思。”“学有辍时,而思无辍时。”而且,“食时,衣时,寝时,栉沐时,便溺时,凡不能学时,皆好学而思之。”他从不间断的“思”,像无休止的爬坡,这边不行,就从那边上。由于强化了运思,时间长了,由量变而质变,于是原来“生质极钝”的思维结构得以改善。郑板桥说:“思之,思之,鬼神通之。”足见精思存想的重要性。
在我们同学中间,所缺少的恰恰就是这“精思存想”,缺少深入探究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一篇课文从主题思想到艺术特点,还有段落划分,词语解释,老师是会逐一讲解的,同学记下来就是了,勤一点的背下来就以为万事大吉了。老师的话是从“教参”里来的,“教参”是由专家写的,所以,我们还“想”什么呢?再说,“想”出来的不符合老师的“标准答案”,又会怎样呢?老师的指责?同学的嘲笑?年龄越大,这些问题似乎也越大------只是胆子越来越小了。越不思,越糊涂,越糊涂,越不思 ,怎么也走不出这个恶性循环的死胡同。其实,纵然老师说的都对,你又都不折不扣的记住了,那又如何?爱因斯坦说:“如果仅仅死记书本上可以翻到的东西……根本不用上大学。……人们解决世界上的问题,靠的是大脑的智慧和创造性思维,而不是照搬书本。”物理学家劳厄甚至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 知识的教育只是“知育”,思维的教育才是智育,因为智力的核心不是知识而是思维。一个人的智力的高低,90%取决于他以何种思维方式思考和思维技能的高低,只有10%取决于他知识的拥有量。创造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头脑超常之处不在于他们比其他人知道更多的信息,拥有更多的知识,而是他们具有卓越的思维技能和创造型思维方式。当今人才竞争的焦点不再是比谁的知识更多,而是比谁的思维更灵活,头脑更有创造力。
有的同学为什么没有“思考”的习惯和勇气呢?陈旧的教育方式是难辞其咎的。我们接受的传统教育就是如何找到答案。“标准答案”,这个词就说明了一切,答案被神圣化了,以至于许多人把能否找到正确答案当作考查学习结果的唯一标准。其实,从思维训练的角度看,思维的过程远比思维的结果重要,甚至可以说,正确的思维结果只是正确思维过程的附属品,一种自然回报。答案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如何去寻找答案才是最重要的。思维训练的目的就是学会更准确的观察问题、更高效的分析问题和更科学的解决问题。思维训练就是迫使头脑积极运转,使头脑深层次的的一些缺陷暴露出来;思维训练就是使目光由关注外界转为内视自我,发现自己思维活动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有意识的改进不足,完善自我。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思考问题”的例子。
(一)从“偏偏要在这个时候”看鲁四老爷
有位老师上《祝福》,在引导学生分析祥林嫂死后鲁四老爷骂的那句 “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时,问: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怎样的一个人?也许问得“泛”了点,学生一时答不上来。于是,老师就变换提问的角度: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把一句话说完整,那么鲁四老爷在“偏偏要在这个时候”的后面理应说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死了”,有的说“老了”,还有说“去世”“逝世”等等。老师问:鲁四老爷为什么不说“死”了?这时有学生说:因为他忌讳极多,在祝福时是不允许提“死”一类的事情。”老师问:你从哪里看出鲁四老爷“忌讳极多”?学生说:在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时,鲁四老爷“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他是个寡妇”,第二次到鲁家时,鲁四老爷照例皱过眉,“暗暗的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伤风败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这些都说明他满脑子封建思想。老师又问:鲁四老爷为什么又不说“老了”“逝世”或“去世”?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讨论了,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终于明白了:因为“老了” “逝世”或“去世”等词含有尊重死者的意思。而在鲁四老爷眼里,祥林嫂是一个“伤风败俗”“不干不净”的人,他对祥林嫂是歧视的,对于祥林嫂的死,他不悲悯,不“尊重”,反而骂她是“谬种”,这些足见他迷信保守,自私冷酷。在老师的诱导之下,通过同学们的积极思考,至此, “鲁四老爷是怎样一个人”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难解的“有一天”
初中有一篇课文《盘古开天辟地》,其间有一句“他忽然醒来。”这是很平常的一句话,但是有一个学生就向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课文说天地不分到处模糊一片,盘古孕育在这“混沌”中,“有一天,他忽然醒来”,这“有一天”是怎样确定的?至少是又过了十万八千年以后,盘古才倒下去,他的眼睛、头发才变成日、月、星辰。没有日月星辰,那个“有一天”是凭什么定的呢?
那位老师“感到十分震惊”,当时他只是说,课文记载的是神话,神话当然不是科学,不能用今人的眼光来看待古人头脑思想的事物。但课后想一想,对自己的解答也不满意。天地混沌,模糊一片,盘古未死,未化成日月星辰,自然是漆黑一团,怎样算“一天”,实在是无法界定。如果说这个“混沌”自转一周为一天,人们凭什么去感知它自转周期的呢?因为这时没有白天和黑夜交替,没有星辰升落。至于“年”,似乎还可以理解,如果“混沌”公转一 周,周期性的冷热总还能感觉出来。带着这个问题,这位老师查阅了三国徐整的《三五历记》,清朝马 马肃的《绎史》等等书籍,但最终还是没有查到可以印证“有一天”的。于是这位老师就想,袁珂写的没有日月星辰的“有一天”的确无法解说清楚,他觉得作者在表达上不准确,“有一天”改作“不知什么时候”才妥当。你看,就“有一天”三个字,那位老师不知忙了多少“天”。----那个学生居然从鸡蛋里挑出了骨头,而且是真的。
展开全文阅读
(三)“未始”“或者简直”相矛盾吗
鲁迅有一篇杂文叫《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其《解题》有这么一句:“总而言之,不过说是‘落水狗’未始不可打,或者简直应该打而已。”初看起来,这是一个很怪的句子。先说“未始不可以打”,意思是“不是不可以打”;后面又说“或者简直应该打”,意思是“完全应该打”。那么,整个句子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对“落水狗”,鲁迅是持怎样的态度?教参里只说“前一句似乎有可商量的余地,后一句“简直”就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可以打’”。两个分句拆开来固然可以这样理解,但仍然没有回答鲁迅对“落水狗”的态度。前一个分句包含着“不打也可以”的意思,后半句说“应该打”,可是附加了一个“或者”啊,“或者”就是还有选择的余地嘛。整个句子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发现,这个句子其实就是整段话的中心句,也是全文的中心句。既然如此,我们就得注意文中表明作者对“落水狗”态度的句子。比如第二节“当看狗之怎样以及如何落水”,第六节“不能一味费厄”“当然是要的,然而尚早”“看清对手”“待到他费厄了再讲费厄不迟”,以及题目“应当缓行”,这些无不表明,鲁迅并不是一概反对“费厄泼赖”,鲁迅反对的是“一味地费厄”,反对不顾条件,不顾对象地“费厄”。他认为,这样在对象上“太偏”,在时间“太早”,“一味地费厄”会“误人子弟”,会自讨苦吃。至此,我们也就明白了,鲁迅这样说,看起来是矛盾的、模棱两可的,实际上表明了作者思维的严谨,体现了一代文豪深厚的语言功底。
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精思存想”有多么重要。知识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思”和“想”,缺少“思”“想”人,知识再丰富,他顶多只是一架书橱,或者是一只信息储存器。“知识就是力量”,要让知识爆发出力量,就要靠“思”和“想”去激活它,去引爆它。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他告诉我们勤奋的重要,但是,你想,如果没有那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将贬值,对于成功而言,头脑中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才是最宝贵的。
“人是有思想的芦苇。”这句话精辟极了!在茫茫大地上,渺渺宇宙间,人和芦苇一样,都是微小脆弱的生命,但人类却有着芦苇无法企及的伟力,这就是思想,这就是智慧。
作者邮箱: shangliang@263.net
标签:
教学论文
精思存想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空军基地班语文课堂教学“五步法”(网友来稿)
下一篇:
趣实新活---语文创新教学摭谈(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