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844  
标签:教学论文
咬定读字不放松(网友来稿)
永昌一中    李桂林

原南京中央大学就餐食堂曾挂过这样一付对联“撑起肚皮吃饭,放开眼界读书”。饫甘餍肥的如今,不必“撑起肚皮吃饭”,信息经济的时代,确需“放开眼界读书”。因为当今社会,人类传递信息的手段、表达感情的方式、审美价值的取向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知识丰富,更要具备定向检索、分析、综合、利用、创新知识(信息)的能力,作为基础教育的高中教学自然必须顺应这种社会要求。

为此新大纲中明确规定 “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不少于800万字。”同时,新大纲还向学生推荐了部分课外阅读篇目,配备了与课本同步的自读课本和古诗文读本,供学生课外阅读和诵读。很显然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拿着“就课文学语文”这样的“旧船票”,已经登不上当前语文教学的“新客船”,加大学生阅读量,带领学生钻出“师讲我听”的铁屋子,是当前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叶圣陶先生在《略谈学习国文》中写道:“现在有许多学生,除了教本以外,不再接触什么书,这是不对的。为了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面对没有相当大的阅读输入量,要经验没经验,要积累没积累,师生捧着同一本书,“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的现状,笔者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师不妨在课堂上也象寿镜吾先生那样对学生大声说一声“读书”,使“课内外充满快活的空气”。

其一,就语文学习的本质而言,语文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大文豪苏轼就有言:“博观而绝取,厚积而薄发。”“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做诗也会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能读千赋能善赋。”这些至理名言无不在强调“读”对于阅读写作的重要性。历史上不乏这方面的例范。悬梁刺股的孙敬、苏秦,凿壁借光的匡衡就是把功夫下在了一个“读”字上才成就了他们的雄才大略;古到孔子,今到毛泽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能够高瞻远瞩“一览众山小”是其博览群书的结果;蔡文姬一口气能默写四百多篇古典作品,茅盾能背诵《红楼梦》,大师们的语言能力之超常,由此可见一斑。《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卓尔不群的林黛玉教香菱学诗时也这样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这些鲜活的事例再一次告诉我们要提高语文素质必须咬定“读”字不放松。 “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学生在三年的高中学习阶段仅限于读课本,既无灵气,也无底气,岂不可憎可怕。

其二,就学生学习的心理而言,作为高中的学生更喜欢主动性的、开放性的、探究性的、实践性的学习方式,他们需要的是适合他们胃口能展示他们个性的学习材料。于漪老师说过:“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的欲望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就有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可见,兴趣是学习语文进入艺术境界的导游人,它是重要的学习心理。现在的中学生,深感学习压力大,思想负担重,喜欢找点轻松愉快的事做,乐于接受有趣的新事物。课外阅读恰恰能够满足学生这种心愿,点燃了学生求知的火把。毫无疑问,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读物,非常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当然,让学生广泛涉猎,并不是要采取“放羊式”的阅读,让自由阅读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快餐”“美餐”。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当好教练,做好“导演”。

一、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北师大中文系教授刘锡庆指出:编课本的初意,是为了给学生示范、引路。教材仅仅是为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而提供的材料,课本只是“一掬水”,课本之外,还有大量可读的“江河湖海”。因而教师应建立全新的教材观,改变传统的“讲深讲透”的作法,创造性的运用教材,使之成为传授阅读方法的“渠道”。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两种不同的课型,教师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指导学法的训练,一类课文渗透学法,二类课文巩固运用学法。

1、加强诵读。品鉴诗文,应熟读成诵。通过朗诵,才能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从而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2、注重速读。随着网络的介入,社会信息量特别大,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速读能力,因而必须让学生掌握速读的方法,比如程汉杰的快速阅读法等。3、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为了准确理解文章,正确筛选信息,同时也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学生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诸如散文的借物抒情,古诗的鉴赏,新诗的鉴赏,说明文中科技知识的提取,议论文论点论据的理解,教师应以课本为例子,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教给学生不同文体的阅读技巧。4、学会浏览、检索、圈点、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

二、通过各种渠道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所以语文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带领学生步入文学的殿堂。

大胆地将自由阅读引进课堂。一般学生不爱学语文,最根本的原因是语文课没有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鲁迅在《读书杂谈》中写道:“‘职业的读书’,由于‘勉勉强强’而‘很痛苦’,但是‘嗜好的读书’,则‘在每一页里,都有着深厚的趣味’”。我们不妨在“正册”里给出一些课时让学生将喜爱的课外读物带进课堂,给学生打开一扇窗户,为他们展示一个世界,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未知世界,这样学生的胃口肯定会大增,这种“无意识”的学习会大大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抓好早读。让学生在早读时间,将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带进课堂,大声朗读,制造“读”的氛围,感受“读”的乐趣。像五柳先生那样“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展开全文阅读
   上好语文活动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办好“读书沙龙”,如集体阅读、复述比赛、读书卡片交流、新书介绍、名篇名段诵读比赛、读报征文比赛、读书知竞赛、作品争鸣、办手抄报,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常常会感到有用武之地,分享学习带来的乐趣。这种课堂,始终洋溢着时代气息,学生始终接触到当今社会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知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变浓,学习的自觉性就会增强。

开展好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比较普遍认同和实施的一门课程。语文研究性学习以目的性为阅读前提,以信息论为阅读理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高中生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即自主阅读。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既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尝试了成功的快感,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探奇将会愈来愈深。教师要在充分理解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充分领会教材实质精神的基础上,设计系列化的研究性学习,既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展示了他们的个性,又很好的补充了教材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提高了感悟理解能力。根据教材选编,教师可设计高中三年的研究性学习计划,提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题,并指导学生每学期完成1——2个课题。

建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都说明了语文的一切本身是生活。它的学习的内容和要学习的内容都与生活密切相关。语文的教学内容就是生活的浓缩,因此,语文的教学方式也应该生活化。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提取教学内容和方式,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既要指导学生读有字书走进名家,走进社会,从中吸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掌握鲜活的生活语言,接受名人的熏陶沐浴伟大的灵魂,还要学会读无字书,读人、读物;读高山,读大海;读秋风,读夕阳;读时间,读人生;像林妹妹那样读落花,读琴声。 只有“激活”语文教材,开放语文教学的空间,将课本与社会、人生的大教科书联系起来,让课堂充满时代气息,才能扩展学生的视野,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才能满足信息时代学生的需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发展。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二十一世纪的阅读应该充满活力、张扬个性,让学生做自由阅读的主人。给学生一双翅膀吧!让他们翱翔于语文的蓝天。咬定“读”字不放松,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表达生动起来,视野开阔起来,感情丰富起来,思想深刻起来。归结成一句话,就是:让学生的语文素质真正高起来。

 作者邮箱: lgl710@sina.com

标签:教学论文 咬定读字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爱生,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网友来稿)
下一篇:成功的家庭教育:下岗离异女工培养出钢琴神童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