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高考范文
阅读:1962
标签:
高考范文
决胜高考 作文应试妙招(网友来稿)
河北省滦南县柏各庄高级中学 高三 孟凌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这距离高考百天之即,相信每位考生都做好了冲刺的准备,但作文这高考的“半壁江山”――作文,你有信心拿到高分吗?怎样才能使你的作文在高考中能独占鳌头?你不防在高考的百天之内和应试时,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注意,多下功夫,相信会为你高考作文增光添彩或锦上添花,也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
一、点亮题目这盏灯
高考判分,无题目一般减2分,但有人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同样作文有标题和盖上标题由两组老师来判,分数要差8分。可想而知题目的重要,那么,点亮这盏灯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引用佳句。如: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002年高考作文)
感时花溅泪 (2003年高考作文)
2、 巧用修辞。如: 诚信如 水 (2001年高考作文)
二、“雏凤点头”一鸣惊人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开头,有“凤头”之说,西方的谚语也是这样:“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篇800字左右的考场作文更是如此,同时,一个好的开头出增加学生写好下文的信心。下面介绍几种开头望能给考生一些启示。
1、未成曲调先有情。
开篇即让阅卷老师体会到你文章 的感情,调动阅卷老师的“情商”。如:
“小北,我来迟了!原谅爷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一个小小的坟茔前,手中拿着一束洁白的郁金香。 (《迟来的郁金香》)
2、用名言起点高。
如俗话说“人无信不立,鸟无翅不飞。” (高考作文《诚信》)
3、用排比造声势
学会分清是非,懂得明辨善恶,这正如我们看这个世界一般,要不为障目的浮尘所蔽。那样,我们定会看见清流之清,浊水之浊,看见蓝天之蓝,阴霾之暗,看见绿野之美丽,荒漠之单调。 (2003全国高考作文)
4、描绘环境衬气氛
5、巧用题记点主题
三设置亮点显文采
一篇被人称道的诗文,并非字字玑珠、句句精华。它们之所以有阅读意义和文学价值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的“亮点”所在,是因为诗文中偶尔有几颗“珍珠”在闪耀。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宋祁的《 玉楼春 》一词会流传千古。 所以你的高考作文必须避免平庸平淡,应该用设置“亮点”的办法,使文章偶有“奇峰”突现。这样才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使其阅到此处不禁心头为之一震,甚而击节赞赏。有这样的效果,何愁不得高分?
设置“亮点”有以下几点可以考虑:
1、旁征博引,展露才华。
你如果平时注意了课外阅读,知识丰富一些,就可以根据文章需要,尽可能地旁征博引。如典故逸事、中外掌故、名人名言等。一者可以丰富文章内容,二来可以显示出你不同与众的才华。但这些材料应该是新鲜的而不是陈旧的。如果是平时所不太为人知晓的,效果会更佳;更能显示出你知识面的宽广。所以考前要特别注意材料的搜集和储备。
2、注重细节,以情感人
文贵有情,有情方能感染人。在构思谋篇时,就要注意选择最能打动人心的题材;在叙事时,特别要注重细节的描写刻画。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细加琢磨,力求写得细腻传神,有感染力量。考生应该从朱自清的《背影》中对于父亲的描写受到启发。倘若文中的细节能拨动阅卷老师的心弦,那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如: 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父亲的笛声是我的心魂!(《路是月的痕》2003年高考作文 )
3、凡人哲语,画龙点睛
名人说出的话并非句句名言,凡人也未必说不出富有哲理意味或意义深刻的语言来。这样的语言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思维水平和思想深度;能够引起阅读者的注意,耐人咀嚼回味;进而引起思想上的共鸣。这应该是考生可以考虑和设置的一个“亮点”。考生在应试作文中除了直接引用名人名言外,也应该从自己所掌握的名人哲语中受到启发,根据提供的话题范围,化用或构思出一句或几句自己的凡人哲语来。或把它置于篇首作为题记,或在文中关键处作为凝练精辟的议论。这样,无疑可以起到画龙点睛,辉映全篇的作用。其效果就不言自明了。
如: 柔情也许是一把双刃剑,正负的功能淬于一身,但也许它更可以算是一把刻刀,在尊重真理的前提下刻出生活的特质与生命的特质:让生命美丽而不轻佻,繁华而不浮躁。 (《能思考的苇草》2003年高考作文)
四、百天之内觅精米,6月7日好下锅
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可以看出这样一个特点:越来越淡化政治色彩,而逐渐转向注重于人文思想的阐发。内容的范围偏重于人伦道德、生活感悟、心灵抒发等方面。比如2001年的“诚信”,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2003年的“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判断”等。所以在材料的积累和储备时就有了目标和针对性。这时如果还像平时一样,仅满足于散见在报章杂志上的材料搜集,显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高考作文的需求。这时应该搜求新近出版的“时文选萃”之类的有关书籍,还应该结合背诵的古诗文名句,集中时间阅读摘录,分类整理。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事实材料与语言材料。其中的语言材料包括有哲理意味的有一定深度的议论语言和名人名言。文章没有事实材料,容易流于空洞枯燥;只有事实材料而没有精当的阐发议论,则会流于平淡肤浅。近几年高考作文的淡化文体,我以为以写夹叙夹议的文章为好。因为这种文章的叙事可以增加趣味性、感情性;议论则可以体现出思想的深刻性、精辟性。这样就比较能够发挥出你的写作水平,充分挖掘出你的文学潜能来。
因此,储备材料就要在这两方面狠下功夫。有备无患嘛,胸中有底,已经有“米”,在考场上可以根据需要顺手拈来,左右逢源,何愁做不出好“饭”来?
作者邮箱: ml1975@eyou.com
标签:
高考范文
决胜高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换种眼光教《项链》(网友来稿)
下一篇:
听说读写一个都不能少(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