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009
标签:
教学论文
找准契合点 衔接课内外(网友来稿)
湖北汉川城关中学“初中语文课内外衔接”实验组 王健龙
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只靠课内是不行的,还必须把脚伸到课外去。语文教学如果同生活相联系,必将面目一新。”为了追求“面目一新”的课堂教学境界,我们在开展“初中语文课内外衔接”实验的过程中,根据语文学科双元互补的特点,不断寻找语文教材与生活相联系的契合点,并以“内引”“外联”“对比”三种方式打开课内通向课外的训练渠道,达到课内外互相衔接之目的。所谓“内引”就是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所谓“外联就是把学得的成果延伸到生活中去;所谓“对比”就是通过与生活对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衔接课内外呢?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借助音乐
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能使人类精神爆发出火花。根据音乐的这些特性,适当地把它引入语文教学,可以激活语文教学课堂,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1.借助音乐内引。卢梭说:“音乐包含了比词语大一百倍的力量。”音乐是沟通万物的桥梁,会使大脑与之同步,音乐能驱除无关信息,唤起人们相关的体验,使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的情景。
《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而初一新生没有特定的人生阅历,体会特定环境中的父子深情,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上这一课时,必须激发学生的情感。为此,我为学生配上一段感伤的《二泉映月》,有一个学生读到“浦口送别”那一段,情不自禁地流下感动之泪。语言文字与音乐相结合的“魔力”,使他想起了亡故的父亲、曾经拥有的父爱。心中已有的生活体验被唤起,不知不觉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进入作品的艺术氛围中。
2.借助音乐外联。《春》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写景散文,意境优美、色彩明丽、语言质朴、凝练。在上完这一课后,我让学生为课文配乐,通过小组讨论、策划,他们为“春草图”“春花图”配上了急缓有致的古筝;为“春雨图”配上悠远宁静的柳笛;为“迎春图”配上热情奔放的唢呐。而这正好体现了《春》这一课内在的韵律与张驰的艺术。这样,既检验了教学效果,又拓展了学生能力,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自然地延伸到生活中去。
3.借助音乐对比。借助音乐对比,就是通过曲文对照的方式来赏析课文,它能让学生在音乐中捕捉灵感,陶冶情操。
上《枣核》时,可让学生在听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的基础上,齐唱后提出几个问题:①课文与歌词的感情有何相通之处?②歌词与文中的华人朋友分别通过什么来寄托自己的感情?③为什么用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的感情?④既然文中“话枣核”“议枣核”中已表达了这种感情,那么去掉前文的“索枣核”“带枣核”的情节,不就像歌词一样简洁吗?“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比较欣赏中,内引外联,由歌及文,以文及歌,课堂气氛热烈,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二、借助形象
这里的形象既指图画,又指各种影视画面。其直观的特点,决定了它们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独特作用,是语文教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时,学生对“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的意境难于理解,于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观看一组雪花漫天飞舞的电视画面,由于画面形象直观,开启了学生想象的大门,激发出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灵感,学生们便能透过文字,看到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进而感受到边地的奇寒与将士的乐观,这就是借助画面内引的功效。
上《愚公移山》前二段,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简笔画,要求学生在了解文章大致内容的基础上,在图中标明太行王屋二山、河阳、冀州、汉阴愚公住地的具体位置,使学生在由文到图的转换中,巩固运用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这便是借图外联。
至于利用图画和课文对比,更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讲述课文《狼》后,可让学生看134页的插图,问学生插图表现的是哪一部分那一层哪几句原文的内容?学生找出相应的答案后,教师要求他们图文对照,看哪些部分画得最好,与原文一致,能形象直观地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请大家根据各自对刚才讨论内容的理解,修正插图,另用一张纸画下来贴在插图旁。这样,引导学生由文入画,赏文析画,依文赏画,据文评画,动手改画,既诱导学生熟悉消化了课文内容,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鉴赏水平和绘画能力,还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借助活动
这里所讲的“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进行的讨论、辩论、表演、实验等。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学生是具有活动性的人”。可见“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化相当重要。
第一,活动用于“内引”。即通过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来围点打援,解决疑难问题。上《死海不死》这篇课文,我们让学生运用相关的物理知识,用鸡蛋和盐来做一个实验,让学生亲眼看到随着盐量的不断增加,鸡蛋慢慢浮上来的过程,使学生明白咸度越高,浮力越大的道理。实验的过程,不仅解决了课文中的难点,同时使整个课堂妙趣横生,钟灵活现,真正实现了语文“产生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目的。
第二,活动用于外联。许多课文短小精悍,故事性强,往往可当作生动活泼的剧本让学生来表演,加深印象。如上完《两小儿辨日》后,让学生自导自演。两个学生用文言对话,另一个学生以现代人的身份穿越时空隧道,给两个古代小孩讲解太阳离地球近的道理。通过表演,变抽象为具体,把过去的变成眼前的,促使学生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将语言训练实践化,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品味语言和准确运用语言表达生活的能力。
展开全文阅读
第三,活动用于对比。就是通过语文课堂活动,把课文内容与生活相对照,达到加深对课文理解的目的。教学《吾家有女初长成》,让学生结合自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实际,把它们与课本中的内容相对照,并以“长辈是否应早早地为孩子设计未来的路”为话题,展开辩论。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让学生在明辨是非的同时,也提高了读、写、听、说、思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当然,课内外衔接的契合点远不止以上几个方面,方法也多种多样,这是由“大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除上文列举的以外,诗歌、戏剧、传说、故事、民俗等均可用作内引、外联、对比的内容。但是,要利用这些内容来有机衔接课内外,还必须把握好外延的度,一是选择的内容要恰当,二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三是要掌握好运用的时机。为此,教者要充分地考虑教学的目的、学生的因素,有的放矢地运用多种形式,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言约意丰寓深情
——《疲倦的母亲》赏析
湖北汉川城关中学 王健龙 431600
许地山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也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来的著名作家。他的创作题材新颖,语言平实朴素,情节离奇曲折,想象丰富奇特,抒情色彩浓郁,见解独特,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独树一帜”(茅盾语)。其散文《落花生》以其清新自然、优美含蓄的语言,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而他的另一篇散文《疲倦的母亲》,却以精炼的语言,生动地写出了一位因辛劳过度而疲倦不堪的母亲形象,令人百看不厌。
作者在不足300字的篇幅里,以旁观者的视觉,通过人物对话来展开情节,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母亲的形象。即写“母亲”是通过和她儿子进行对比来描写的。旅途中,在窗外的景物引起了孩子的好奇心,远山近水像一幅幅画投射到他的眼中,令他感到新鲜有趣,他自己看着、画着、唱着尚觉不过瘾,还想让母亲也分享他的快乐。对孩子的请求,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极简省地写出了母亲由不想搭理到反感的过程,层次清晰。疲乏的母亲第一次只是“把眼睁一睁”“没有出声”;第二次又是“把眼略略睁开”,并“轻轻打了孩子一下”,仍然“没有出声”;第三次母亲“带着不喜欢的样子”说话了:“你不知道我很疲乏,不容我歇一下么?”
对母亲的回答,儿子自然是大惑不解,就孩子而言,他是没错的,因为他年少,精力旺盛,生性活泼,好奇心强。但涉世不深的他不知道母亲在家里有繁重的劳作之苦,还有琐碎的家务缠身,以及辛苦展转的疲惫。母亲实在太累了,在火车上的这段时间是她难得的闲暇,她正好借此好好歇息一下。
纵观全文,文章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把母亲的疲态和对孩子的慈爱表现得淋淳尽致,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母亲”的同情和理解,虽不著一个“赞”字,但在言语之外却分明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母亲深怀的一腔赞美之情,让人回味无穷,这也正是作者行文的高妙之处。
此外,文章语言含蓄,朴实自然,特别是在词语的运用上,准确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画”、“摇”、“唱”、“鼓”以及“支着”“睁”“打”等一系列动词配上神态、语言描写,使得人物情态毕现。“咿咿哑哑”这个拟声词及“略”“略略”“轻轻”等修饰语的运用,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力地表现出了人物各自的性格,充分显示了作者锤炼语言的深厚功力。
附原文:
疲倦的母亲
许地山
那边一个孩子靠近车窗坐着,远山,近水,一幅一幅,次第嵌入窗户,射到他的眼中。他手画着,口中还咿咿哑哑地,唱些没字曲。
在他身边坐着一个中年妇人,支着头瞌睡。孩子转过脸来,摇了她几下,说:“妈妈,你看看,外面那座山很像我家门前呢!”
母亲举起头来,把眼略睁一睁;没有出声,又支着颐睡去。
过一会,孩子又摇她,说:“妈妈,不要睡罢,看睡出病来了。你且睁一睁眼看看外面八哥和牛打架呢。”
母亲把眼略略睁开,轻轻打了孩子一下;没有做声,又支着头睡去。
孩子鼓着腮,很不高兴。但过一会,他又唱起来了。
“妈妈,听我唱歌罢。”孩子对着她说了,又摇她几下。
母亲带着不喜欢的样子说:“你闹什么?我都见过,都听过,都知道了;你不知道我很疲乏,不容我歇一下么?”
孩子说:“我们是一起出来的,怎么我还顶精神,你就疲乏起来?难道大人不如孩子么?”
(摘自《现代名家小集•命命鸟》第206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册新浪9兆免费邮箱( http://mail.sina.com.cn/chooseMode.html )
===================================================================
畅游影像新大陆,佳能大奖欢乐送! (http://ad4.sina.com.cn/shc/zhuiyu_hprefresh.html)
标签:
教学论文
找准契合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略谈古诗文中的“一”(网友来稿)
下一篇:
与青春相关的忧伤——读沈从文感言(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