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4299  
标签:教学论文
常用标点符号主要用法(网友来稿)
河南省夏邑县高级中学 方曙光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现将其主要用法及应注意事项陈述如下:

首先介绍三种句末点号:句号、逗号和问号。

一 句号

1、用于陈述句末尾。如:(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用在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后。如:(2)我们回去吧。

3、用在复句的后面。如:(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墓年,壮心不已。

● 注意:复句中分句间可用逗号或分号,句中分句后不用句号,只有句末分句后用句号。

4、用在省略句后。如:(4)你叫什么名字?    李美。(句中“李美”是“我叫李美”的省略)

5、用在无主句的后面。如:(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用在独词句后。如:(6)好。(在特定情境下,一“好”字表示大家都明白的完整意思。)

● 注意:作品、书信、文件、等后面注明时间、地点、署名等文字之后可用可不用。

二、问号

1、用在特指问句后。如:(7)你今年多大了?

2、用在反问句后。如:(8)为什么我们不能刻苦一点呢?

● 提示:反问句若语气缓和,末尾可用句号;若语气重可用感叹号。如:(9)国家主席可以活活被整死;堂堂大元帅受辱骂;……这哪里还有什么尊重可言!

3、用在设问句后。如:(10)我们能让你计划实现吗?不会的。

4、用在选择问句中。如:(11)我们是革命呢,还是要现大洋?

   (12)你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提示:在选择疑问句中,若该句为复句,一般只在句末用问号;若分句较长,或者为加强语气,各分句后也可用问号。

5、用在表疑问的独词句后。如:(13)我?不可能吧。

●提示:若疑问句为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如:(14)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若说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则错误。)

6、句子中对某词语有疑问或生卒年月不详时用问号,疑问句构成的标题后面也用问号。

如:(15)中国现今文坛(?)的状况,实在不佳……

   (16) 曹邺(816--?),桂林人。

  ●特别提示:

 句号、问号均表示句末停顿。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有些句中虽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句末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问号。

 例如:(17)……最后应求出铜块的体积是多少?

      (18) 面对千姿百态、纷繁芜杂的期刊世界,有哪位期刊编辑不想通过期刊版面设计为刊物分朱布白、添花增色呢?

      (19)关于什么是智力?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

(17)(18)(19)三句都是非疑问句,(17)(18)句中问号均应改为句号,(19)句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三、感叹号

●特别提示:

1、在表感叹或祈使语气的主谓倒装句中,感叹号要放在句末。

    如:(20) 多么雄伟壮观啊 ,万里长城!

2、句前有叹词,后是感叹句,叹号放在句末。

   如:(21)啊,这儿多么美丽!

下面介绍句中点号的用法。句中点号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

一 、逗号

提示: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二、顿号

用于句中并列的词、词组之间较小的停顿。

如:(22) 邓颖超的品德、人格、风范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

(23) 从1918年起,鲁迅陆续发表了《狂人日记》、《药》、《祝福》等短篇小说。

● 特别提示:以下九种情况不用顿号。

1、 不定数的两个数字间不用顿号。

如:(24)你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不能写成“十六、七岁”)

●【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之间要用顿号。

如:(25)三年级四、五的学生。     (26)  战斗在一、二的工人。

2、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26)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3、标题中有并列词语时中间不用顿号,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

4、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7)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武装的整理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的工作之中。

5、并列成分做补语且需要强调时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8)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

6、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9)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注意】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

如:(30)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7、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31)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注意】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32)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8、并列的词或词组作复指成分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33)老槐树下有两辈人:一个“老”字辈,一个“小”辈。


展开全文阅读
●【注意】如并列词或词组简单,它们之间则用顿号。

如:(34)抗战、团结、进步,这是共产党的三大方针。

9、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分清层次在不同属类间用逗号。

如:(35)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三  分号

下列几种情况使用分号

1、用在复句中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非并列关系(转折、因果等)的多重复句,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35)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

   (36) 她今年已经十八岁了,个子也长成了,按说该找个婆家;可是她母亲总是一个劲地说他还小。

2、分条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在每一条里,不管是词、词组、单句,还是复句,都作为一个分句,各条末尾用分号,最后一条完了用句号。

如:(37)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3、句子中有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前面也要用分号。

如:(38)阅读有许多好处:它能扩大你的知识面;能陶冶你的情操;能提高你的审美能力;等等。

●【提示:并列的几个分句,不论其结构是否一致,并列分句间均用分号,不能有的用分号有的用逗号】

四   冒号

1、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小结上文。

如:(39)我们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项复习阶段;第二阶段为综合复习阶段;第三阶段……

(40)她是秋天没丈夫的;他有一个小叔子,小她十岁;她靠打柴为生:我知道的就这些。

●【提示:用于提示下文的词语“注意”、“指出”、“宣称”、“证明”、“告诉”、“如下”、“例如”等后常用冒号。】

2、用于书信、讲话稿等称呼的后面。

3、用于需要说明的词语后。如:(41)      日期:  10月20日

                                        地点:  县剧院

● 【特别提醒】

A、  冒号提示的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中间。

如:(42)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上映。(此句中的冒号应去掉)

B、 部分引用别人的话,使之成为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引文前不用冒号。

如:(43)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应将冒号换成逗号)

C、  一个句子中不要出现两个冒号。

如:(44)他在文中指出:我们要学习一些自己国家的历史,比如说:国家的政治史、文化史、经济史等。(第二个冒号应删去。)

标号

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和专名号九种。

一   引号

主要作用有:

1 、表明引用的部分。

2、着重论述的对象或重要的特定的词语。

如:(45)股市有它的行话:如股票价格上涨叫“牛市”,因牛的眼睛总朝上看;反之叫“熊市”,因熊的眼睛总朝下看。

3、明是否定、反义或讽刺的词语。

如:(46)  这样的“聪明”还是少来一点好。(表否定)

4、表明是简称。如:(37)  你的这种做法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

5、表明是成语、熟语、术语。

如:(47)  人们常常称技艺高超的工人为“能工巧匠”,赞精妙的艺术品为“巧夺天工”。

(48) 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6、表示特殊的日子,特殊的事件。

如:(49) “五四”运动  (50) “一二·九”运动 

7、表明是象声词、音译词、绰号、专有名词。

如: (51) 青蛙“呱呱”叫,惊醒了“豆腐西施”杨二嫂。

  (52)  一条“金利来”拴在脖子里,叫人不自在。

● 【特别提醒】

A、引文中有引文,要分双引和单引,单引中还有引文则用双引,总的原则是双中有单,单中有双。

B、引用的文字独立而又完整,则引文末尾的标点不能改动,并将其写在后引号的里面。

如:(53)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时,不管它是不是完整,后引号前都不能用点号(问号、叹号除外)。

如: (54)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55)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56) 在老张“同志们,走吧!”的招呼声中,我们这支队伍又出发了。

C、 连续引用一篇文章的几个段落,只在每段开始使用前引号,该段末尾不用后引号,直到引文结束时才使用后引号。

二   括号  

括号标明行文中的注释性的文字。从注释的范围看,它有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之分。

只注释和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叫句内括号。

如:(57)猴子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下来。

补充和注释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它放在正文的句末点号之后。

如:(58)他培育了许多香花,繁殖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的一只没有妈妈的小虎,每天用牛奶喂它。)

● 【特别提醒】句内括号内的文字末尾不能用句号;但可用问号或叹号。

句外括号里的注释如是一句话,句末可用点号。

如:(59)  1861年以后,那拉氏(慈禧)曾搞所谓“垂帘听政”(这是那拉氏直接掌管政权的一种形式。),指使刽子手……

(句中括号里的句号应去掉)

(60)她先是寄希望于刘女士的丈夫(那个美男子!),后又寄希望于Q男士。

三   破折号

破折号用来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或表示语义的转换、递进、中断、延长等。破折号和括号用法不同: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

其作用主要有:

1、表示注释。

如:(61)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表示意思的转折及转换。

如:(62)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54)“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3、表示意思的递进。

如:(63)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4、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破折号前是果,后是因。

如:(64)他首先指出早恋并不可耻——这是一种十分自然、正常的现象……早恋并不可爱——早结的果不甜,早开的花早谢。

5、表声音的延长、中断或停顿。

6、表分项列举。

7、用于副标题前。



展开余文● 【提示】  破折号与逗号都有强调的作用,前者强于后者,逗号强调前面的内容,破折号强调后面的内容。

如:(65)我,是第一个跑到终点的。(66)那就是我——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当语句容易引起误解时要用两个破折号。破折号前可用点号以示强调突出。

(67)如: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

四  省略号

省略号前后使用标点的规定是:省略号前面是完整的句子,句末标点应保留,如果不是完整的句子,只是句内停顿,则句末不保留标点;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标点,只有需要表示不跟下文连接才可以使用句尾标点。

 书刊中省略号前后使用标点也易出错,例如:

  (68)至今还保存在岛上的水井、碑石、各种建筑物……,这一切铁的事实都雄辩地证明,南海诸岛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69)“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例句(68)中省略号后逗号应去掉;(69)省略号前之逗号也应去掉。

● 【特别提示】当列举的各项和省略的部分共同充当某一词语的修饰限制成分时,省略部分只能用“等”或“等等”表示,不能用省略号。 

如:(69)“新时期文学”以来,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评奖活动,从国家到地方评过几次?

(70)对于有志于文学的后来者们,除了继续关注文本语言风格幽默荒诞等等之外,也应该是大有启迪的啊!

省略号前后标点的使用。省略号前的句子语义表达完整可在句子末尾加句末点号,否则不加。省略号后一般不加标点,如果省略号后还有文字,为表示其不与省略号前的文字相连,可在省略号前加句末点号。

如:(71)现在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是不必那么长,却有“水分”可挤。

五   书名号

使用书名号时注意

1、名和篇名同时出现时,只用一个书名。书名写在前面,篇名写在后面,中间用间隔号隔开。如:(72)《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2、 词牌名和题名同时出现时,要用书名号。前面是词牌名,后面是题名,中间用间隔号隔开。如:(73)《念奴娇·赤壁怀古》。

3、书名号里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用双书名号里面用单书名号。

如:(74)《新时期〈金瓶梅〉研究评述》一书已出版。

4、影视作品的名称应用书名号,但电视栏目、报社及杂志社名称不用书名号。

如:(75)“焦点访谈”是我们大家都喜欢看的栏目。

(76)语文报社出版的《语文报》,我们大家都爱看。

丛书名称也标书名号,“丛书”两字是否在书名号内,宜视该丛书封面上有无冠“丛书”两字而定,有“丛书”字样的,“丛书”两字放在书名号内,无“丛书”字样的放在书名号外,如《力学丛书》、《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著》丛书。

〖考点分析〗 

标点符号的运用要求熟悉各类标号和点号的规范用法和规范书写,根据语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虽然标点符号在高考中不是必考点,但它在写作题中能体现出来,是写作的基本能力,我们也不可轻视。

〖题  型〗 

一、判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的正误

例题①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B.在中华大地上,我要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因为我认为中国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是世界上最美的。

C.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D.她说:“有这么多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街坊,我呀!还得活一辈子啊!”

二、为句子添加标点符号

例题②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标点符号是

关于堡垒的外形,作者只用了三组叠字来描写______高高下下的_______错错落落的______斑斑驳驳的_______朱自清很喜欢、_______很善于用叠字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高考预测〗 

 标点符号的运用,重点考查的是辨析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的正误和给语段加上标点符号。如高考范题考辨析,考了引号的运用(“海尔——-波普彗星”是专名),句号与括号连用,句号的位置(句中括号是句外注释,句号应在前面一句话的结束处),逗号与顿号的区别(“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独立分句,中间应用逗号。)例题①也是考辨析,考了问号的误用(A项是陈述句,不能用问号),引号的误用(C项中“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是文件,应用书名号),感叹号的误用(D项“我呀!还得活一辈子啊!”是一句话,中间不能用感叹号)。例题②要求给语句加标点,D项正确。

例题③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上海4所名牌大学近10年来出国留学500余人,学成回国只点29%;其中360名自费留学者,学成回国只有10人。

B.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C.人们也记得,米丘林进行植物杂交实验,被神甫攻击为“竟敢把上帝的果园变成妓院。”

D.这是老先生最得意的作品,是老先生十多年的汗水--不,是他比重的心血!

 〖复习建议〗 

标点符号的使用对文意的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例题③A项,分号后的话是分号前内容的具体化(事例),是属于同一层次的内容,用分号就把语句的思路改变了,应用逗号。B项 冒号只能管内务部电影,“等”和“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不属前一层次,是另一层次的内容,应把冒号去掉。C项引的不是原文完整的话,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高考考查的标点符号覆盖面较广,重点是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而且往往与句子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考查。

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这可以通过学习《标点符号用法》(新教材第三册附录)的国家标准获得。有些标点符号的用法容易出差错,如选择复句分句间不能用问号,句末才能用问号。有时两个标点同时使用,也容易出错,这些常见的情况,要进行归纳比较,以得到清晰的认识。标点符号运用起来有很大的灵活性,必须与语段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用得准确。

 〖高考题汇编〗 

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①→⑤五个标号处的正确的标点符号是(1991年高考题)

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①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②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③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④(姜夔《白石诗说》)⑤ 

     

1 2 3 4 5

A ”。 。” ”, ”    。

B 。”  ” 。   ”   ”    。

C ”。   。”   ”   ,    ”。

D 。” ”。   ”   。”   

     

 正确答案为B。本题考查引号和括号的应用。使用引用时,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要注意。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 末尾点号放在引号里边。如果引用的内容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引文没有独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点号[问号、叹号可保留], 整个句子该停顿处则停顿,该用何点号则用何点号。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某个词语的叫句内括号。它必须紧 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被注释的词语后面需要停顿,点号要放在后括号后面。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带有标点,其最后一个标点(问 号、叹句除外)应省去。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是一句话,那么句末点号应该保留;如果不成句, 就不用句末点号。掌握上述使用原则,便会选择出正确答案B。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的一项是(     )(1993年高考题)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正确答案为B。A中引号内的问号应改为逗号,句号应改为问号;C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D中的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1994年高考题)

A.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B. 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C. 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D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正确答案为C:此题考查对引号与点号的区别和破折号、冒号、问号的应用能力。A中“俗话说”后面的逗号应删去,因为它跟后面引文衔接紧密,无须停顿;“嘛”字应从单引号中拿出来,它是“耿大妈”说的语气词。B中两个问号使用欠妥,该句如读成陈述语气,两处问号均可不用,如读成疑问语气,末尾用问号,第一处问号应改为逗号。D中引文是局部引用,句号应在引号外。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1995年高考题)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展开余文
正确答案为D。此题考查顿号、冒号、书名号的应用。A中顿号多余,因为约数间无须停顿。B中分号用得不妥,因为在这句子中,分号前后两层并非并列关系,将分号改为冒号(冒号后面的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C中,《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讲习班》的书名号用错,因为书名号只是用于标明书名、刊名、篇名的,应将书名号改为引号。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1997年高考题)

A. 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B. 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C. 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D.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正确答案为A。此题考查逗号与分号、逗号与顿号的区别及引号、括号的用法。8中引号欠妥,应将“彗星”也引起来,或干脆去掉不用;“太阳旁边”后的逗号误用,应改为分号,表示前后两层并列,分述水星和金星、木星的状态。C中括号属句外括号,句号应加在括号前。D中顿号应改为逗号,这是三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分句间的停顿;它不同于A中并列成分里词语间的停顿。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 )(1998年高考题)

“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①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②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③促织,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④ 

   ①   ②   ③   ④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正确答案为A。此题考查逗号与句号、逗号与分号、引号与书名号的区别及问号的应用。①处加逗号还是句号,一时不好把握,似乎各有道理,可暂且放下,选择另一个突破口。文段中间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对联的内涵,②处用分号明显错误,可排除B、C;③处是一篇名,应选书名号,进而排除D;另外,④处明显不表疑问,进一步证明A正确。从整个文段看,①处加逗号,跟后面的解释句衔接更紧密,共同构成一个起始句。 

 



 我的邮箱是fangdu2002@yahoo.com.cn

标签:教学论文 常用标点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爱在清静悲凉处(网友来稿
下一篇:鲁迅作品中看客形象的美学价值(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