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4029
标签:
备课资料
中年周朴园虔诚的感情世界——语文教学中《雷雨》人物周朴园感情世界的人文诠释(网友来稿)
华中师范大学 陈晓涛 方霞
1934年《雷雨》的出现,标志着五四以来话剧创作的新水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学语文课本中《雷雨》第二幕(节选),总会成为青年学生们争论、思索和质疑的焦点。然而其中有关周朴园和侍萍关系问题的评论及对周朴园性格的分析,现行的中国语文教科书,几乎是众口一词的敲定:周朴园对侍萍先是“玩弄”、“侮辱”、“蹂躏”,“为了寻求新欢”,“又把她一脚踢出”,逼她跳河自杀,后又“装模做样地摆出‘怀念’死者的姿态”,但当侍萍真的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却想打发她走,“揭下伪君子的假面目”,而“原形毕露”。都强调:“他对侍萍的态度,最深刻地揭露了他伪善的一面”,“暴露了这一人物在道德上的败坏和虚伪”,“突出地塑造了他既狠毒又伪善的性格特征”。
但是,从作品的实际内容看,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很值得商榷。
在读罢课文之后。我们不难体会出在失去侍萍之后,周朴园的爱情之火经常在心中燃烧,引起无尽的怀念。这种怀念不因岁月的流逝,环境的变迁而淡漠,不因妻室的更迭,贵子的重得而泯灭。我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之情是真挚、深沉的。不向大多数论者所说的那样:是“装模做样地摆出”一副什么姿态。结合雷雨四幕剧情概要,我们不难发现周朴园怀念的真情表现在多方面:
1.他对侍萍有美好的印象,认为“她很贤惠,也很规矩”,以至于每年“总记得”“四月十八”是她的生日,一切照着侍萍是正式嫁给周家的人看;
2.自从彼此音信断绝之后,周朴园一直在多方打听她的下落,“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3.客厅一直留着侍萍喜欢用的又旧又笨的家具,室内陈设30年来保持不变,甚至年夏天关窗户的生活习惯也没有改变,试想,周朴园一个人做到这些也许不是很难,可是周家是一个大家庭,周朴园有妻有儿呀;
4.剧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周朴园要衬衣时,30年以后的侍萍依然清楚记得“一共有五件”,“其中……”,可见那对男女当时是多么相爱,甚至从这里可以看出,侍萍自己也不认为是被“玩弄”、“侮辱”、“蹂躏”的。“嫁过两次”,“遇人都很不容易”……恰恰证明了他们当时是多么“如意”;
5.周朴园也不断教导萍儿不忘生母的生活习惯和自己名字的由来,在家庭矛盾大爆发的紧要关头,仍喝令周萍跪认生母;
6.周朴园在“五千元钱的支票”被撕后,还预备给济南再寄“两万元”,在曹禺解放前未修改的剧本里,周朴园甚至嘱咐周萍去把母亲找回来,一块过日子;
7.周朴园与侍萍相爱两年,而且有两个孩子,这决不是:“玩弄”、“侮辱”、“蹂躏”;
……
《雷雨》是实在富有戏剧性的!投河未死的侍萍三十年后在周公馆突然出现,让周朴园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大多数教科书抓住“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从阶级方面大做文章,掩埋了雷雨深刻的主题和人性的复杂。
我认为,三十年过去了,周朴园固执地认为自己的心还是年青的,同样,自己心目中的侍萍,仍然是那个年方十八,含苞欲放,温柔体贴的梅姑娘,然而生活的磨难使当初的侍萍变成了一个“老太太”,最重要的是侍萍性格中的温柔、体贴已被一种苍老、倔强所代替,两种形象的鲜明对比,这是周朴园所接受不了的。更重要的是极度自负要强、事业有成的周老爷竟然整整三十年,不知道自己痴恋的女人的生死, 而这个女人一直没有再找他。周朴园的自尊心受到了彻底的伤害。一直把年青时侍萍照片作为参照系的他,在侍萍出现后,参照系彻底毁灭。周朴园猛然发现“参照系”老了,发现自己也老了,对命运竟这样的无能为力。这些话是周朴园失望、愤怒的声音。
周朴园复杂的感情世界不是传统的简单的真、善、美的评价观念所能诠释的,对于《雷雨》潜台词还有待于近一步细心、敏感的发掘。
作 者:陈晓涛 方 霞
作者简介
陈晓涛 男,1983年出生,从小酷爱文学,初中时开始文学创作,已在省内外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多篇,作品多次获校级以上嘉奖。现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立志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联系地址: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2001级基地班(430079)
联系电话:027—87853513
方霞 女,1982年出生,从小酷爱文学,初中时开始文学创作,已在省内外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多篇,作品多次或校级以上嘉奖。现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立志于欧美文学研究。
联系地址: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2001级基地班(430079)
联系电话:(0)13627283405
Email:love20010687@yahoo.com.cn
作者邮箱: ccnutao2004@yahoo.com.cn
标签:
备课资料
中年周朴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信息与网络技术对语文教学的挑战(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爱一个人好难 ——重新解读《雷雨》中的周朴园(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