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627  
标签:教学论文
二重复句分析要点(网友来稿)
万源市中学 张翔 636350 13086329353

分析二重复句是初中汉语知识教学的难点,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按以下三点去把握,现列举于下,与各位行家商榷,望起抛砖引玉之功。

一、联系主语定分句

书面上一般用逗号,冒号或分号表示复句中的停顿,但停顿之处不一定都是分句,绝不能将层次误判。只有在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份,有各自主语的部份,才是构成复句的分句,所以各个停顿部份分别有几个主语,就有几个分句。例如:

(一)、①只有热爱工作的人,②才能热爱生活,③乐观向上。

(二)、①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②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③还有积极的教育意义,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①谁要是工作起来马马虎虎的,②不管他说得多么动听,③人们也不会信任他。

上边三个句子各具特色,(一)句中①的“只有”表示主语是必要条件,①与②是一个分句与③构成并列关系的复句。(二)句中①是状语,②是偏正短语做③④主语,③④构成因果关系的复句,所以(二)也只有两个分句。(三)句中①的主语是“谁”,②的主语是“他”,③的主语是“人们”,因此,(三)句中有三个分句。

二、压缩代入明关系

明确了复句的分句后,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将其适当压缩,将省略了的关联词、分句主语代入,让分句间关系显露出来。例如:

(一)①我赞美白杨树,②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③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少的质朴,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二)①佃农家庭的生活自然是很艰苦的,②可是由于母亲聪明能干,③也勉强过得去。

(三)①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②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③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

对以上三个不同类型的句子,可分别作如下处理,(一)变成:①(之所以)我赞美白杨树,②因为它不但象征农民,③尤其象征精神。很明显①句表结果,②③是表原因的,所以,①②间是因果关系,②③是递进关系。(二)变成:①(虽然)生活是艰苦的,②可是由于母亲聪明能干,③(所以)(生活)也过得去。容易看出②以后意思发生了转折,③是②这个原因下的结果,所以①②是转折关系,②③是因果关系。(三)句变成:①(因此),请你意识到这是幸福,②因为只有你(这样),③你才能了解原因。不难理解①②间是因果关系,②③间是条件关系。

三、推敲句意划层次

判定了各分句间关系后,划分复句层次时,找准第一层次是关键,如何去找呢?第一层次的内容是全句表达的中心意思,统辖着其它层次,只要结合实际,推敲准确句子的意图,则第一层次就容易把握了。例如:

(一)①我不能说我不珍重这些荣誉,②并且我承认它很有价值,③不过我从来

递进                    转折

不曾为这些荣誉而工作。

(二)①假使有一知半解的人,并无数学知识,②而根据《圣经》这一段或那一

并列

段妄肆批评或者驳斥我的著作,③我不但不预备答复他们,④而且还要轻视这样无知。

假设                    递进

的见解。

(三)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②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③就不怕别人

 因果                    假设

批评指出。

 

(一)句表达的中心意思是“我”工作不为“这些荣誉”,如第一层次划在②处,那么递进关联词“并且”统辖②③分句,很明显③与②递进的语气不连贯,与中心意思强调③的意图不符。(二)句的全句大意是有无理批评驳斥。“我”轻视其无见解。如将②句划作第一层,③④的内容明显不可能与①并列;如将④划成第一层,那么,受“假使”统辖的①②又显多余,所以第一层次是在③处是假设关系。(三)句中很明显“因为”统辖①句,所以统辖②③,将全句分成两部份,讲了我们不怕批评的原因,第一层在②处。掌握方法后,请你试着分析下面两个复句。

1、虽然坐在车子上,一棵棵松树一晃而过,但他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

2、如果能够使海水里生长更多的漂游植物,那就不但保证了海洋鱼类的饲料,还可能为人类提供新的食物资源。

Email:ZHanggou70@cn.yahoo.com
标签:教学论文 二重复句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龙岩市城区片八年级语文活动交流材料《喂—出来》(网友来稿)
下一篇:标点符号解题要略(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