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888
标签:
教学论文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网友来稿)
临淄一中:张同利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新的观念,即语文就是生活。按照这一观念重新审视我们手中的教材,它也不过是一个文本,作为教师只是在利用文本来教学,而不是教教材,因而课程的内涵就广泛了:它不光指教材,还包括着教师、学生、教学环境。
因而,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就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一观念,把教材看作是一个蓝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课程研究。例如,我们初一级全体语文教师在集体备《《论语》十则》这一课时,讲课前,首先让学生收集关于孔子的介绍、图象、录音等等(自主、探究性学习);然后上课前展示给大家(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其次才去学习课文。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让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而且开展了合作学习,形成了师生的互动。在知识方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就是生活。无论教材选编的现代、当代课文,还是古代的诗词歌赋,都应当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学生的生活,否则就不可能全面理解文章的主题内涵。例如我在讲授曹操的《观沧海》时,首先让学生自己课外查找关于曹操的知识,初步了解曹操的一生和写这首诗的背景;其次让学生问一问家长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联系自己读过的《三国演义》,评价一下曹操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了解了写作背景:曹操在建安元年迎汉献帝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先后削平吕不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12年8月,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统一了北方,统一全国的大业指日可就。9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这样的背景下,曹操是斗志昂扬、意气奋发。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理解了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以及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也可以更好的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作者是在写自己的生活,自己那博大的胸怀。可以试想:若是一年之后(赤壁之战之后),曹操登上碣石山,他还能写下这样气势磅礴的诗句吗?那恐怕是“日暮途穷”、“长使英雄泪沾襟”了。同时教育学生,要有博大的胸怀,不要心胸狭窄。此外,课外探究的问题——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也兴趣昂然: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此外,客观地分析教材,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学习了新课标的理论后,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你会发现,过去的教学太教条、太死板,把好端端的文章教得支离破碎,不可理喻。比如:我教授《陌上桑》这首古诗时,过去都是按照教参去教,把文章的主题一直认为是深刻地批判了以“使君”为代表的统治着的荒淫无耻,但是现在看来,并非如此。仔细读读课文,使君荒淫在何处?看看诗歌的描述: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躇。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加姝。这些描述再平常不过了!一致公认使君荒淫无耻的一句也不过是以商量的口气说了一句“宁可共载不?”。如果把这些描述看作是“荒淫无耻”,那么前面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俏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又该怎样评说?那么该怎样解读这篇文章?我认为对于使君的这段描写,也应看作是侧面描写,只是为了更好地衬托罗敷的心灵美。这样以来,就好理解这篇文章了:前面对行者、少年等的描述是为了侧面描写罗敷的外表美,下文写使者的文字,是为了侧面烘托罗敷的心灵美。
总之,新课标给我们提出了挑战,也给了我们机遇。以上只是我近期的一点体会和反思,有许多是大家的意见和看法,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谢谢!
临淄一中:张同利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新的观念,即语文就是生活。按照这一观念重新审视我们手中的教材,它也不过是一个文本,作为教师只是在利用文本来教学,而不是教教材,因而课程的内涵就广泛了:它不光指教材,还包括着教师、学生、教学环境。
因而,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就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一观念,把教材看作是一个蓝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课程研究。例如,我们初一级全体语文教师在集体备《《论语》十则》这一课时,讲课前,首先让学生收集关于孔子的介绍、图象、录音等等(自主、探究性学习);然后上课前展示给大家(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其次才去学习课文。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让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而且开展了合作学习,形成了师生的互动。在知识方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就是生活。无论教材选编的现代、当代课文,还是古代的诗词歌赋,都应当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学生的生活,否则就不可能全面理解文章的主题内涵。例如我在讲授曹操的《观沧海》时,首先让学生自己课外查找关于曹操的知识,初步了解曹操的一生和写这首诗的背景;其次让学生问一问家长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联系自己读过的《三国演义》,评价一下曹操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了解了写作背景:曹操在建安元年迎汉献帝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先后削平吕不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12年8月,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统一了北方,统一全国的大业指日可就。9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这样的背景下,曹操是斗志昂扬、意气奋发。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理解了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以及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也可以更好的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作者是在写自己的生活,自己那博大的胸怀。可以试想:若是一年之后(赤壁之战之后),曹操登上碣石山,他还能写下这样气势磅礴的诗句吗?那恐怕是“日暮途穷”、“长使英雄泪沾襟”了。同时教育学生,要有博大的胸怀,不要心胸狭窄。此外,课外探究的问题——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也兴趣昂然: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此外,客观地分析教材,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学习了新课标的理论后,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你会发现,过去的教学太教条、太死板,把好端端的文章教得支离破碎,不可理喻。比如:我教授《陌上桑》这首古诗时,过去都是按照教参去教,把文章的主题一直认为是深刻地批判了以“使君”为代表的统治着的荒淫无耻,但是现在看来,并非如此。仔细读读课文,使君荒淫在何处?看看诗歌的描述: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躇。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加姝。这些描述再平常不过了!一致公认使君荒淫无耻的一句也不过是以商量的口气说了一句“宁可共载不?”。如果把这些描述看作是“荒淫无耻”,那么前面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俏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又该怎样评说?那么该怎样解读这篇文章?我认为对于使君的这段描写,也应看作是侧面描写,只是为了更好地衬托罗敷的心灵美。这样以来,就好理解这篇文章了:前面对行者、少年等的描述是为了侧面描写罗敷的外表美,下文写使者的文字,是为了侧面烘托罗敷的心灵美。
展开全文阅读
总之,新课标给我们提出了挑战,也给了我们机遇。以上只是我近期的一点体会和反思,有许多是大家的意见和看法,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谢谢!
作者邮箱: zhangtongli1@163.com
标签:
教学论文
新课标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谈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网友来稿)
下一篇:
让学生享受课堂(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