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791  
标签:教学论文
一柄双刃剑——语文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网友来稿)
江苏省姜堰市南苑学校   胡安红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辅助手段    主动性  

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是时代所趋,形势所逼。《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号召“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普及于中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显示了它独有的优越性:它给孩子创设了一个融声、图、文于一体的认知环境,它把枯燥的文字演绎成精美的画面,它让无声的作品显得更为多姿,它大大扩大了课堂容量,这些都是常规的教学手段所无法企及的。但是,这种“不着一字”(不用写粉笔字),是否真能“尽得风流”呢?未必!

国人凡事都讲究中庸之道,这中庸之道的精髓就是要恰到好处,语文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语文教学是目的,多媒体是手段,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如果让多媒体主宰课堂,主宰学生,而忽略文本的存在,那难免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试想:多媒体画面再优美,声音再悦耳,它也只不过是教者对文本的演绎。就如将名著搬上荧幕一样,编剧总会融入自己的理解,重新加工,创造出自己眼中的文学形象。而接受美学的观点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教者眼中的一个“哈姆雷特”,而击碎学生心中无数个“哈姆雷特”是不是太得不偿失呢?要知道:语文教学的审美意义和现代化手段的审美教育意义是各有所长的,更是无法互相取代的。音像手段的审美效果往往比较直接,但作用的效果缺乏深度;语言手段的审美相比较间接,但作用的效果具有深刻性。如果我们简单地以音像手段来代替、省略或缩短学生的阅读过程,看起来似乎是给了学生阅读的便捷,其实是剥夺了他们进行阅读再创造的机会,扼杀了他们这方面的才能。我们有什么权利在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的同时,折断他们想象的翅膀呢?更何况有些教学课件纯粹是照片大展览,彻底破坏了文章的格调,甚至偏离了文章的体裁,有些音像的内容与课文内容“形”似而“神”不似,很难与课文的思想感情相吻合。

在多媒体主宰的课堂上,教者严格执行着自己预定的程序,很多时候不能有效地结合学生课堂上的实际表现,调整自己的教学程序,同时对有些步骤的导入,对有些问题答案的启发诱导都有“引君入瓮”之嫌。而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习得的过程,学生通过体验感悟获得语文素养,这个过程是教师无法代替的,也不是教师通过点击鼠标就能达到的。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课堂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建构自己的认识,而不是被动到接受。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所以,能熟练使用多媒体并不意味着你就拥有了跟上时代潮流的新的教学理念,而一旦缺乏了新的教学理念,充其量,你只能算是“穿新鞋走老路”。你仍然会“把学生的思维捆绑住。把活生生的孩子变成机器人,把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个性、灵气都给打碎掉”(于漪)。这就要求课堂教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性的教学,要求教师也由以前的演讲师,布道者真正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从而真正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尊重学生的兴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再者,多媒体教室是教室,但更象一个小小的电影院,为了让屏幕上的画面更加清楚,我们必须拉上厚厚的窗帘。在这样一个宽敞但不明亮的环境中,会给人一种什么感觉了?压抑,甚至是窒息。这种昏昏然中,又怎能激发学生阅读、领悟作品的兴趣呢,更何况有些教者早已把文本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多媒体教学是一柄双刃剑,如何恰到好处地使用好这新式武器,是我们该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它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而那种无视教育本质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的要求,大张旗鼓地盲目开发,无限制地扩大课堂容量,其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要知道东西再好,吃多了也会不舒服,语文课堂的教学也应注意营养的搭配,语文应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而不仅是容量。

其次,多媒体教学中有着精彩的画面,但课堂中更应有教者精彩的语言。教者犹如解说员,自身语言的感染力是不可忽视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有教者语言的优美,才能熏陶出学生优美的语言,我们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吸取知识的甘泉,我们应能让学生如坐春风,而不是如坐针毡。

总之,多媒体教学大大活跃了语文课堂,但课堂不是一味地追求热闹,更要有门道。语文教学也需要装潢,但千万别忘了语文课的本质是语言实践课,多媒体辅助手段的使用必须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根本目的服务。在教改浪潮中,要改,更要继承,传统教学并非一无是处,我们不应该把孩子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我们应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只有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我们才能“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大批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人才(即创新人才)的目的”。

参考资料: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3. 孙国萍  黄厚江《整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关键》,《中学语文教学》2003.7

4.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专访》http://sjh.jyjy.net.cn/readnews.asp?newsid=47

 作者邮箱: anhong@5z.com.cn

标签:教学论文 一柄双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解读玛蒂尔德(网友来稿)
下一篇:爱莲说(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