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229  
标签:教学论文
正确使用熟语复习指津(网友来稿)
孔若秋  

温岭二中    闻尔雨  陈平辉

上海的《语文学习》封面上十多年来一直印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样一句话。这种新的语文学习观念近些年来形成了语文界有识之士大力提倡的大语文教学理念。今年(2004年)的高考说明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改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我认为,这不仅一般人以为这是将考试范围扩大了(即今年不限于只考成语了)。我认为,它的含义不仅只此而已,它提示我们:还将考查学生的阅读量大小,考查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言的能力。这是根据大语文教学观念,在新课程标准出台后一种新的导向:语文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要到生活中去学习语言,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所以,这一不大的改动值得引起广大高三语文教师和考生的注意。

熟语是固定的词组,或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如“莫须有”、“想当然”、 “风马牛不相及”、“狗嘴吐不出象牙”、“ 宰相肚里好撑船”等。熟语包括俗语、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

要正确使用熟语,首先要积累相当数量的熟语。如果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熟语之间的互相变换练习,对搞清成语的意义和用法,解答辨别句子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的试题,无疑也是大有帮助的。例如:“挂羊头买狗肉”这一俗语可以找出许多与之意义相同的成语:名不副实、有名无实、名过其实 、心口不一 、名 贸 实 易、名实难副、口惠而实不至。设计这样的练习,课堂上像猜谜语一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累熟语的积极性,而且因为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学生有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发散性思维和联想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到生活中去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的习惯和能力,可以设计如下练习:

[练习一] 请说出与下列熟语意义相同的成语:

[例1]  无风不起浪——事出有因   互为因果  前因后果

[例2]  拆东墙补西壁 ——挖肉补疮  剜肉补疮  移东补西

题:⑴此地无银三百两

⑵百闻不如一见

⑶一碗水端平

⑷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⑸听见风就是雨

⑹乱点鸳鸯谱

⑺赶鸭子上架

⑻不费吹灰之力 

⑼明人不做暗事

⑽不见棺材不落泪

[练习二]请说出与下列成语意义相同的熟语:

[例1] 名不副实——干打雷不下雨  挂羊头卖狗肉

[例2]  针锋相对——唱对台戏  针尖对麦芒 

⑴峰回路转——

⑵设身处地——

⑶指鹿为马——

⑷指桑骂槐——

⑸声东击西——

⑹实事求是——

⑺一暴十寒——

⑻风声鹤唳——

[练习三]:把原句中划线的成语换写成切合原意的俗语,或者把原句中划线的俗语换写成意思相同的成语::

【 例】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92年三南卷)

①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人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当即驳 回,(吹毛求瑕、吹毛求疵)

②“豪强”和“官家”,历来一个鼻孔出气,狼狈为奸。            (臭味相投、臭气相投)

③本人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 (直言无讳、直言无隐)

④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 (贪婪无厌、贪心无厌、得寸进尺 )

[练习题](1)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这山望着那山高),

(2)我们并没有对于上述各方面作过系统的周密的收集材料加以研究的工作,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际状况的浓厚空气。“闭塞眼睛捉麻雀”,“瞎于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3)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

  (4) 你可要提防点他这种人,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5) 我不爱干,也不会干,凭什么牛不吃水强按头,那样会有好结果吗?

素质教育是我们的教育根本追求,新课程是追求路上的手段。不管是素质教育还是新课程,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基础扎实而能力超强的学生。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我们要着重培养的一个方面。通过上面的成语俗语互换练习,学生既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成语俗语,同时,又由于这个练习是开放,不是成语与俗语的一对一的练习,答案不只一个,学生在练习中可以以开放的心态,灵活地去完成这种题目,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思维会被拓展,灵活性也必增加。学生的正在处在成长阶段,学生不会欢喜墨守成规的东西,他们喜欢的是有挑战性的,变化的事物,而这种练习方式,由于是开放的,灵活的,正适合学生的需求。正是由于这种练习的开放灵活,富有挑战性,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得更容易了,学得多了,又会促进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长此以往,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语文成绩又怎会不提高呢?

 作者邮箱: wangjing08092002@yahoo.com.cn

标签:教学论文 正确使用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长征》节选教案(网友来稿)
下一篇:高考散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与解题技巧(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