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962  
标签:备课资料
对照学习,让思维在课堂上飞舞——从《春》中把思维开拓出去想到的(网友来稿)
曲阜孔子中英文学校 付丽珍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走进了大大小小的教室。如何更好地贯彻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构建起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启发指导,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教学模式,我想,应该是每一位初中语文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理论的指导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方向,而真正的落实在每一节课堂上才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精髓所在。

   

解读朱自清先生的名篇《春》,最具代表性的段落应该是“春花图”了。这一段无论是写景的顺序、写作的方法,还是作者的联想、修辞的手法都堪称写景的典范,一直作为中学语文的必读课文沿用至今,并且课后作业也一定有背诵的要求。可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仅仅停留在欣赏和背诵上吗?

在“春花图”中,作者从树上的色彩艳丽的花写起,想到了秋天的果实,看到了花下的忙碌的蜜蜂、蝴蝶,一直到遍地的野花。特别是一个“闹”字,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简简单单的一个的动词,竟将一幅春花图描绘的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在反复诵读这一段落后,我的脑海中突然跳出一首诗——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几乎没有生词,却让我们好象真的站在早春傍晚的江边,欣赏着清新的美景,几声清脆的鸭叫,打破了暮色的宁静,而几乎忘记了这是苏轼在为惠崇的一幅画而提的诗。其中的“知”字,慢慢品味起来,更是回味无穷。

于是,在课堂上,我由这首诗开始,和学生们一起分析这首诗的顺序、早春的特征、实虚的结合,还有“知”字的妙用。然后,对照“春花图”,再来理解其中的顺序、春花的特征、实虚的结合、动静的结合、还有“闹”字的妙用,就轻而易举了。接着,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对其余四幅图画进行分析,这样,整个五幅春景的画面都各自揭开了他们神秘的面纱,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对于写景的基本要求也在学生们一次次兴奋的回答中融会贯通了。

从课本中跳出去,在回到课本中来,让学生的思维在对照中飞扬,这节课小试成功。接下来,就是老舍先生的名篇《济南的冬天》。一说起这篇文章,很多人想到的就是那段“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的小山,那份美丽,那份悠闲,那份自在,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大家的生花妙笔。很多情况下,教师都会对这段文字的分析用对写雪的疑问开始。“作者明明是写山,为什么开头却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经过引导和讨论,学生的最终答案就归落到“写雪是为了写山,用雪景来衬托山的形态。”答案是正确的。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并能掌握了呢?在讲解这段课文的时候,我又选定了苏轼的另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同样一种事物,仅仅因为观察背景的不同就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这就是这首诗和这段文章的类似之处。同时,一个“奇”字,写出了雨后西湖的朦胧的奇丽之美。同样的景物,放在不同的背景中去写,就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于是,“雪后小山”的分析就不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学生们对此的理解也变得更深刻。然后,在课堂口头训练时,要求学生以背景烘托的方式描写一种景物,对于这种写法,学生们在这几天的学习中似乎已经驾轻就熟,这样的练习,只是把他们的思想落实到口头表达上的一种巩固性练习罢了。因此,如何写景状物,如何采用不同的写作方法、如何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来寓情于景,这些教学目标就在课堂的潜移默化中达到了。

因此,我想,关于小说,关于诗歌,这样的题材的对照应该更方便、更容易些吧。比如,在讲解《故乡》,时,是不是可以从小学时学过的《少年闰土》写起,通过对照分析少年闰土和中年人土的区别开始,进而引入全文呢?在学习通讯消息时,是不是可以对照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的不同接触更多的信息呢?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每节课的时间,更多地拓展知识的内容,让学生充分发掘他们的积淀,在课堂这个有限的空间内,让学生的思维在教师设定的情境内轻舞飞扬!

作者邮箱: zyflh0427@sina.com

标签:备课资料 对照学习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现阶段初三语文教学的策略(网友来稿)
下一篇:《我与地坛》第一节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