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2685
标签:
教师随笔
50万年后的人将是什么模样?
未来的人类将是什么样子的?研究人类进化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见解。
英国古生物与古人类学家多格尔·狄克森在他的著作《人类之后》中声称:生物的进化程度越高,也就衰亡得越快。人类是地球上进化程度最高的生物,已经经历了150万年的进化历程,现在开始走下坡路,走向衰退。
狄克森认为,人类之所以走向衰退,原因在于医学科学的发达,医学技术的进步,使许多疾病患者都能得到治疗,生存下来,生儿育女,把他们体内的致病、易致病基因遗传给下一化。同时,由于正常基因中总有一些会突变为致病基因,结果使人群中致病基因的分布频率一代比一代高,使每个人都带上多种致病基因。最后,人类的体质每况愈下,变得心肺衰弱,肌肉萎软。人类不得不依赖发达的技术生存,与此同时,人的肢体衰退,躯干四肢变成无用器官而消亡,唯有大脑、感觉器官和生殖器官保存了下来。那时,由于人类滥用地球上的资源,生存环境已变得十分严酷,只有荒原上残存着高大的树木,湖泊中还生长着蓝绿藻类。于是人类成了树栖动物,通过腹部的脉管从藻类中汲取营养。
尽管《人类之后》一书在欧美有一定影响,然而大多数科学家却并不赞成狄克森这种悲观的论调。
以加拿大自然博物馆人类学家卢瑟尔和塞格京为代表的科学家,从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出发,认为人类的诞生和进化是沿着一条直线发展的。人的双手会变得越来越灵活,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智力水平越来越高;相比之下,肢体将逐渐退化,最终便出现了大脑袋、大眼睛、细长四肢的恐龙人。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一些科幻作家为人们描绘了丰富多采的未来人、超人和外星球人的形象。其实,这种理论在科学界的地位并不高。
更多的科学家赞成一种更加正统和谨慎的人类进化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今后50万年中,人类体质的改变、大脑体积的增加,与社会进步、智慧高度发达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未来的人类在身体结构比例上,和今天的人类没有多大的差别。
这种说法有什么根据呢?美国国立自然博物馆人类学家尼尔斯·爱尔德兰和依昂·塔特肖在1983年出版的《人类进化之谜》一书中指出:从人类进化的整个历史来看,近100万年以来人类的体质特征一直没有很大的变化,人类在生物学上的进化发展已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著名人类学家菲力蒲·拉特默,曾对150万年前的爪哇人和50万年前的北京人化石作过详尽的研究和比较。他发现,这两种在进化上相隔100万年的人类,在头盖骨和脑颅容量上的差异,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么大,也就是说,在100万年中人类的体质在总体上改变不大。
人类的智慧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而人类的体质却保持长时期静态平衡,表现出相对保守的稳定。这不自相矛盾吗?并不矛盾。许多生物在进化中都有这种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这对于保存生物种是有利的。体质上的静止不变对人类有利吗?主张这一观点的人类学家认为,从目前来看,是有利的。在人类诞生的历史上,曾经有好几支不同的动物在进化中竞争。其中,只有人类取得优势,生存下来,成为地球生物进化中最成功的一支。这说明人类具有许多优越性,这些生物学特征上的优越性保持下去,对人类的繁衍发展是有利的。
标签:
教师随笔
50万年后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闲话胡同
下一篇:
《中学相关题材诗歌作品的比较鉴赏——动物》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