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435  
标签:教学论文
从一堂语文活动课看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教师中心稿)


      合川市双凤初级中学  代先福

      电话:13330254473      邮编:401542

      这是初一的一堂语文活动课最后的片断。

      ……

      “……我的理想是追求金钱,有了钱,我就能干自己想干的事。”

      这是班上一位叫段兴的同学在作自我介绍时的最后发言。发言还没有结束,下面便响起纷纷的指责声,段兴同学在台上竭力辩解。教室里闹哄哄的,我招呼了两句,可是一点效果也没有,于是干脆在一旁静观他们争论。

      待教室里稍微安静下来,我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说道:“我知道你们有很多想法,这样吧,现在欢迎同学们一个一个的向段兴同学提问。”教室里重又热闹起来。

      “你认为是不是有了钱就能有一切?”

      “我并没有这样认为,我认为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我说过,我有了钱才能干我想干的事。”

      “那么,你有了钱以后想干一些什么事呢?”

      “有了钱,我要让那些没钱上学的孩子能上学,那些贫困的家庭不再贫困。”

      “你将怎样去挣钱?你不会不择手段吧?”

      “我绝不会不择手段,我要凭我的能力,凭我的劳动,凭我学到的知识挣钱。我挣钱的目的不是为了我一个人。”

      ……

      等他们的答辩结束,我抛出了我的问题:“现在,让我们来讨论一下怎样看待金钱?”

      “不能做金钱的守财奴。”

      “不能为了金钱而失去人格。”

      “要让钱成为社会的财富,把钱用在有价值的地方,比如:资助贫困儿童,支援贫困山区,兴办社会福利事业……”

      “有的人辛苦一辈子,挣下了一大笔钱,结果除了钱什么都没有,我认为这样挣钱不值得。”

      “我认为金钱充满了罪恶,你看,有的人为了钱去犯罪,去坐牢;有的人为了钱六亲不认。我觉得钱不在多,只要够用就行了。”

      ……

      最后,我总结到:“同学们,金钱本身并没有罪恶,罪恶在于追求金钱的人。钱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追求,如何去利用。如果我们追求金钱的手段是正当,我们追求金钱的目的是有益于社会,我们对待金钱的态度就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我们追求金钱的一生就是有意义的一生!同学们,如果你们还有什么看法和见解,请通过写信的方式或在你们的日记中和老师交流。”

      事后,我在学生的日记中发现了不少关于对金钱的看法和议论,摘录部分如下:

      “人人都喜欢钱,我也不例外,我爱钱,但我不贪钱。”

      “我的爸爸老羡慕别人有好多好多钱,有时甚至还老骂那些有钱的人家,可他一天到晚只知道打麻将,什么都不想做。我长大后一定不像他那样。”

      “前几天隔壁阿姨的女儿生病住院,到我家借钱,可妈妈推说没得,前不久爸爸才从广州寄了伍仟块钱回来,妈妈怎么能够这样呢?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做?”

      ……

      我想,这一案例正恰好给我们的教师提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我之认为:

      一、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学生的价值观的取向问题。教师要从生活中的小事中去发现,教育重在一言一行,一点一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作为教育者,就不能脱离开学生,更不能脱离学生所在的生活进行空洞的说教。因此,要求教师多和学生接触,把生活作为教育学生最好的教材,从生活中,从小事上去树立起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要充分利用学生中不同价值观的矛盾冲突。通过不同价值观的冲突过程,来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识别问题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在与人的互相交往中,往往存在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方面面的矛盾冲突,正是这种矛盾冲突构成了学生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动力。教育者要紧紧抓住这种矛盾冲突,将他们的人生态度、价值观等诱导上正途。反之,如忽视这方面的矛盾冲突,则容易使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观等发生偏离,甚至误入歧途。

      三、要建立起勾通的渠道。让学生话有地方说,问题有地方解决,于迷茫中能找到出路。当学生对事物存在不同的看法,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取向时,他们就有表达出来的愿望,寻找得到正确评价的欲望,一旦这种愿望不能实现,自己的观点、看法不能得到正确评价,就可能导致价值取向迷茫,无所适从。反之,他们的观点、看法得到了正确的评价,他们就能及时调整价值取向,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此,师生间建立起通畅的勾通渠道,在培养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上显得尤为重要。

      2003年12月8日

      
标签:教学论文 从一堂语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育观——语文教育个性化(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致橡树(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