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789
标签:
备课资料
说说《语文读本》(网友来稿)
洛阳市回民中学 孙忠厚 e-mail:szhhou@yahoo.com
新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加上了配套的《语文读本》,新的教材及教材的编写的指导思想,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欢迎,尤其是《语文读本》(以下简称《读本》)的出版,有效地解决了困扰基层语文教学多年的课外阅读无读物、阅读教学训练无对象、语文实践活动无依据的问题。
我在引导学生阅读《读本》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读本》的调查及检验,通过组织学生依据《读本》进行主题阅读实践活动,根据《读本》进行的语文实践活动,认为《读本》的选文及编排尚有不足之处。
一、《读本》第一册第73课至94课分别收录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及秦汉魏晋南北朝散文共计18课,其中有些篇目对于大多数普通高中高一学生来说,作为课外阅读篇目确实偏难,建议在《读本》第一册部分文言文篇目后面附上现代文译文,以突出《读本》的课外阅读性,帮助学生阅读理解。
二、《读本》有效的解决了普通高中课外阅读教材偏少,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无依据的问题。建议编者实行同类文章集中编选的原则。例如:《读本》第一册80课《先秦历史散文》、89课《先秦诸子散文》、94课《秦汉魏晋南北朝散文》和第二册62课《唐代散文》、71课《宋代散文》、80课《明清散文》互相连贯,已构成系统的中国古代散文史,但在《读本》第三册又编录了86课《中国古代散文》,似有重复之感;85课《怎样分析古代散文》似有编录不当之感,建议将《读本》第三册86课删去;85课移编至《读本》第一册,以完备第一、二册以古代散文部分为重点集中的编选原则。
同样:《读本》第三册11课《中国古诗》、第14课《唐诗》、第17课《唐宋词》、第5课《中国现代诗歌》、第6课《中国当代诗歌》分别构成了中国诗歌史的片断,建议将《读本》第四册51课《元曲》(《散曲》部分)编录到《读本》第三册,同时增选介绍“明清诗歌”的文章,这样,就可以在《读本》第三册中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的完整系列。
建议在《读本》第三册增编“格律诗知识”、“笠翁对韵”等有关篇目,方便教师组织学生系统整理中国诗歌史及有关诗词的基本知识。
另外,建议将《读本》第四册71课《我对诗的要求》、72课《诗论》、73课《诗歌》三篇文章编入《读本》第三册,方便使学生集中了解掌握有关诗歌的基本知识。建议将《读本》第五册24课《诗歌欣赏的准备》编入《读本》第三册,配合教材第三册的教学。建议将《读本》第五册21课《中国戏曲的虚实相生之美》编入《读本》第四册,配合教材第四册的教学。
三、中国古代笔记小说内容丰富,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建议在《读本》第四册增选介绍“古代笔记小说”的文章。
四、根据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读本》的选文也应符合“联系当代社会和科技文化发展”的要求,尽可能的多编选一些文化内涵较丰富的现代论文和科技说明文。从现有的《读本》来看,共计五百多篇文章中,只有一册编排了数篇科技类文章,这对于高中学生来说,确实有点太少,建议增加科技类文章。以每册8——10篇为宜。
五、通读《读本》,明显感到缺少科幻类文章,建议增加科幻类文章。
2003.07.22
作者邮箱: szhhou@yahoo.com
标签:
备课资料
说说《语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一句话新闻采、编、播(网友来稿)
下一篇:
倡自主学习,引过程辉煌(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