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860
标签:
教学论文
至于园可无憾矣何解?(网友来稿)
江苏金坛指前中学 213234 施小民
教学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于园》时,学生围绕着文中的一句话“至于园可无憾矣”发生了争执。一部分学生认为应该这样读:“至/于园/可无憾矣”。并力陈其理:本文介绍的是于园,所以这一句话可理解为到于园就没有什么不满意了。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应该如是读:“至于/园/可无憾矣”。其据是:这一部分从于园介绍到瓜洲诸园亭,进而说明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闻名。假山“胎于石,娠于磊石人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所以“园可无憾矣。”他们认为文句应该译作: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两种观点左右着我,看似都正确,一时我也无从判断,可我知道矛盾的症结在“至于”的理解上。
第一种观点认为“至于园”“于园”是对象,“至”是动词,可译作“到”。我查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修订版)[商务印书馆]有词条目为“到,到达。”从语法的结构分析,“至”为及物动词,后可带宾语。所以从语法层面理解,第一种观点完全正确。再从全文内容上看,我们也可以得出同样的观点。《于园》作者由介绍于园的特点,进而介绍于园所在地瓜洲诸园亭的特点“俱以假山显”,我们有理由认为作者会管窥见豹,发出如是的赞叹:“至/于园/可无憾矣”。
第二种观点辨考,我认为也是正确的。我从下面两个方面分析:
⒈如果“至于”作为单纯词看待,从内容上文句可译为“至于说园林便无不满意的了。”“至于”在这表示由说假山进而至说由假山装饰的园林,其作用在这表示另提一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我得到了验证。郭锡良说:“古代汉语的一些常用程度副词如‘最、太、至、尤、愈、略’等字从古到今变化不大。”(《古代汉语》 商务印书馆)在古代文献中我也找到了相关的证明,如:至于王莽篡位,汉世大祸,八十篇何为不戒?《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列传.第四十九》
⒉“至于”还可作为一短语结构看待,它是“至()于()”的省略形式。在文中就是“至之于园”。于,“作介词。表处所。”之,表示指代,具体内容为前面的假山,文句就可译为:“把假山安置园林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例证:“主者奏以妖言犯上,至之于法,殿下慈弘苞纳,恕其大辟,犹削黜禁锢,不齿于朝。”《晋书·载记第九·慕容皝》 [唐]房玄龄等
作者邮箱: shi_shen@hotmail.com
标签:
教学论文
至于园可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素琴≠丝竹——兼析刘禹锡《陋室铭》(网友来稿)
下一篇:
时代,呼唤创新型的教师(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