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2386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拿来主义》教案(网友来稿)
王建军  

  学习要点

一、总体理解文意:

1、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

2、理清文章的思路

二、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

三、比喻论证方法的运用

四、课文引申:学会如何运用好“拿来主义”

【二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及步摊:

一、检查课前预习:

1、学生自由诵读

2、检查朗读

3“拿来主义”的含义

它是鲁迅先生的创见,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即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与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完全一致。

二、分析课文思路

首先搞清楚两个问题:

1、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2、怎样实行“拿来主义”?

针对第一问,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表明观点的一句话是:

“所以……自己来拿!”此句表明结果,那么上文阐述了哪些原因呢?

1、2节“送去主义”的种种行径,有悖交往原则

3、4节“送去”的惨重后果,正视历史教训

5、6节听凭“送来”的危害,自己“拿来”的必要

针对第二问:“拿来”的错误态度有哪几种?总的原则是什么?如何区别对待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和糟粕?

8节:运用比喻的手法批判了“拿来”的三种错误态度:

“孱头”----害怕继承的逃跑主义者

“昏蛋”----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

“废物”----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总原则:占有,挑选。

应如何区分精华与糟粕。

鱼翅一吸取养料

鸦片一批判吸收

烟枪和烟灯一可作反面教材

一群姨太太一剔除糟粕

[小结]从五个方面总结全文:对待文化遗产的原则;如何区别对待;正确继承文化遗产的积极作用;“拿来主义”者应具有的品质;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意义。

第二教时

内容及步骤:

一、体味文中词语的讽刺、幽默的效果。

鲁迅的杂文“嘻笑怒骂皆成文章”,语言风格:犀利、幽默、讽刺。

学生找出文中有关例句,具体体味。

例:捧着“几张古画”“一路的挂过去”“捧”刻画恭敬的媚态,“几张”显得相当贫乏,却一路张扬,见得多么寒枪可怜,可鄙可笑。

例:“活人替代了古董”,“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反语。媚外求荣又出新的花招,愈演愈烈,讽刺强烈。

例:“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丰富”“大度”应加双引号,讽刺其不自量力。

二、学生质疑.

进一步品味先生用词的犀利、讽刺的效果。三、体味文中比喻论证的作用。

四、课文引申。

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如何运用好“拿来主义”

引:没有拿来的,就没有今天思想的解放、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学生举例印证。

国家、社会的发展是如此,个人的发展亦如是。

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科学的学习方法,优良的道德品质,见贤思齐。防止不良习气,不健康的思想、文化的侵染。

 作者邮箱: wjj1999@126.com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拿来主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药》教学设想 兼议现代小说的鉴赏(网友来稿)
下一篇:《守财奴》教案(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