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631  
标签:教学论文
农村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的几点尝试(网友来稿)
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中学    付伟豪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个封闭圈,它以传授知识、应付考试为轴心,追求现成的、确定的知识,以终极的意义解读为目标,从阅读教学的内容、方法到评价,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体系。在教学中盛行从文章结构入手解析课文,从积累语文知识的角度入手,推敲课文所提供的内容要点和零碎的语文知识点。不少教师视《教学参考书》为宝典,照搬照抄,不越雷池一步,结果课堂万马齐喑,死水一潭。新颁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课的“阶段目标”中规定:要求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评价”,“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同时在阅读课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这些,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又有多少教师落实呢!作为农村高中,由于诸多原因,如何行之有效开展研究性阅读教学,以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毕竟农村中学是一个既需要大力支持和指导,又是一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本人从下面几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方法一:确立阅读目标

从写作目的上说,作者是要把人生经验通过自己的文章传达给读者,而读者则要准确具体把握作者传递的信息。阅读,不是要去专业化解剖文章结构,以及分析其中包涵有哪些语文知识点,而要根据阅读目的有效地理解作者表达在文章中的内容。以往的非研究性阅读教学注重识记和对语段的标准理解。而研究性阅读注重培养学生探求正确结论,准确获取文章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说研究性阅读是以准确、具体获取文章有用信息为目的的思维活动,教会学生如何确定阅读目的(提出问题),并据此准确筛选文章的相关信息(有用信息)。以《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为例,按常规教学一般为介绍写作背景——解题(理解“为了忘却”)——分析各部分(包括重点语句、语段)——归纳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但在研究性阅读中,我们确定课文的阅读目的为:1:撰写《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五位青年作家烈士》专题报告,则要从课文收集五人的生平事迹、性格特点等材料。2:准备作《鲁迅与青年作家》讲演,则要从课文收集有关五位作家与鲁迅交往的材料。3:写论文《论国民党反动派对左翼文化的围剿》,则要从课文收集五位作家受迫害的材料。通过比较,同一篇文章,阅读目标不同,筛选认知的信息也不同。

因此这种阅读教学法是把课文作为一个信息集,过滤次要信息,筛选主要信息,压缩主要信息。阅读中关注的是语言表达了什么信息,那些信息是重要信息,如何阐述、扩充关键信息等。

            方法二:精耕细作读文章

由于过去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把一篇美不胜收的文章拆卸成枯燥的字词句的组合。本应最受学生欢迎的阅读课成为最乏味的机械训练。针对这个,我们往往让学生把目光集中在对课文形式的考察,对作品的深入研读,以真正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解析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有时从具体语境切入课文,有时从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引入对课文分析。如在教读《祝福》中,祥林嫂捐了门槛后心安理得参加祭祖仪式,四婶突然喊出:“你放着吧”,祥林嫂刹那间“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连精神也更不济”。四婶这句看似简单平常的话,何以给祥林嫂如此影响。单从句子的结构和含义入手,无从解答,必须纳入上下文具体语境去领会。祥林嫂由于两次丧夫并失子而被视为不洁之人,不配祭祖,当她捐了门槛作替身后满以为有此资格时,四婶的话犹如晴天霹雳彻底击碎了她再生希望。教读时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课文内涵,会受到已乎寻常的效果。又如对《阿Q正传》的阅读教学,按常规的教学法,教师不厌其烦介绍时代背景,逐字逐段分析人物形象,可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利用一篇读《阿Q正传》的随笔,让学生在反复精读中,自己体会领悟人物的特色。随笔中说:读这篇民族的杰作,绝不是看一遍所能消化的。看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看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是笑的成分;看第三遍,鄙弃啊Q的为人;看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看第五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看第六遍,阿Q还是阿Q;看第七遍,阿Q向自己扑过来;看第八遍,合而为一;看第九遍,又化为你的亲戚故人;看第十遍,扩大到你的左邻右舍;看第十一遍,扩大到全国;看第十二遍,甚至到洋人国土;看第十三遍,你觉得它是一面镜子,甚或是警报器。其实何止是《阿Q正传》,大凡世界上的优秀文学作品,哪一部不需要反复阅读呢?

方法三:呵护学生质疑勇气

课文是学生与作者、教师心灵对话的媒介,阅读是对文章的阐释与反应,学生的情感体现、艺术熏陶、思想升华、价值观念的形成都离不开独立地或与教师一起倾听课文和言说课文。而这些都要求学生必须没有任何条件地一头扎进课文,然而由于多年语文课的“熏陶”,我们的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流于蜻蜓点水,不甚感兴趣。即使学生提出有些似乎刁钻古怪的问题,教师基本采取当头棒喝的方式,学生阅读时心灵的火花便在我们手下一点一点熄灭。因此,有时呵护学生的敢于质疑的心理比关注其问题与课文关系更为重要。只有精心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我们才有条件来提高学生质疑的水平,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任何约束地大胆质疑,营造一个相当宽松的氛围,让他们可以提出所想到的任何问题。如上《项链》这篇小说,学生提出不少对主人公形象分析的不同观点,认为玛蒂尔德是最具备我们国人所缺乏的“诚信”,认为她满怀英雄气概等。我们教师不要急于认为这些结论的合法性,但至少丰富了课文的内容,不乏创造性解释。有的学生在读完《鸿门宴》后说:双方剑拔弩张之际,沛公如厕,良、哙两人出去,许久未有一人问及,可能吗?有的学生在阅读《雷雨》时提出:30年前侍萍刚生下第二个孩子就被逐出周家,但剧本提出却说周萍28岁,这是怎么回事等等。在阅读教学中用心呵护这些看似不着边际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火花闪耀,阅读兴趣倍增,这或许比专制式的“一元观”来的民主,平等吧。

       方法四:倡导批判性阅读

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基本上没篇课文都有一个“阅读提示”,这把课文的主旨和各种问题的答案在阅读实施之前给先期解释了,而且定性定论,带着各种权威性说明,先入为主,扼杀和剥夺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权利。而《教学参考》则束缚了教师的手脚,加之统一命题、考试、阅卷和评分,哪位教师敢天下之大不韪?

标签:教学论文 农村高中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原来这么简单(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话题实战演练·德与才(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