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455  2016-03-06
标签:教学论文 高二教学论文
语文课程生态文本的价值重建——谈语文课的教学设计
 

      摘  要:语文课的教学设计本质就是“重建”,即打散原生态文本的顺序、结构,甚至是重新匡正作品的精神与审美层面的指向,运用原文材料要素,重组一个语言、知识、方法、能力、情感、价值学习的新载体。本文从教学立意、双边关系、内容取舍、方法选择四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本价值重建的指向。

      关键词:生态文本 价值重建 教学立意 以读定教 内容取舍 方法选择 

      语文教科书中的文章多包含着丰富的文本的、情感的、审美的原生态信息。这些文本中的语文知识和原理并不是赤裸裸呈现,而是隐藏在文本深处。因此,“原生态文本”进入教科书成为课程文本后,就产生了一个语文学科独特的现象:就教学目标确立来说,选择余地大,目标难以设计;从教学内容组织来说,创造空间大,内容难以精选;从知识构建来说,多读写经验的积累和语文智慧的开发,探索空间较大,也极易泛语文化。所以,语文教学设计是一个生态文本价值重建的过程。笔者以为,对“生态文本”的价值重建,应围绕以下环节展开。

      1.寻找“课核”,确立教学设计的原初创意。

      “课核”就是一节课教学设计的最初想法和创意。它有时就是一个关键步骤,有时是一个有效提问,有时是铺设化难为易的台阶,有时是有创意的活动设计……在我们的职业生活中,课堂教学设计往往就是这么朴素和简单,在吃透课文,研读相关参考资料后,我们心中就会浮现出这篇课文的最初的“片段”和“轮廓”,进一步研读,对最初的想法加以细化和丰富,或者修改与调整,就形成了教学设计的草案和蓝图。许多时候,设计会遇到困难,苦思冥想后,灵光一闪,找到了课核,其余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了。

      《师说》是篇经典课文,教学设计思路一般是先作者、后背景,逐段疏通讲解。如此,虽然省力,但教学缺少了陌生感和兴奋度,学生难以进入学习情境,教学变得单调死沉,效果大打折扣。我们在研读时发现,作品最后一段谈的是写作目的,是前面正反论述从师学习必要性部分的“重提”,如顺流而下,教学容易断了课堂“脉气”;而如果把最后一段调到前面教学,便会面目一新。具体就是先解析最后一段,抓住3个关键词,提3个问题,一是“好古文”的“古文”是指什么?二是“不拘于时”的“时”指什么?三是“余嘉其能行古道”的“古道”指什么?借助原文和注释,引导学生理解,“古文”是“六艺经传”的文字,是先秦两汉的文字;“时”指当时士大夫耻于学习的不良风气;而“古道”则是古人推崇的从师学习之道。这样,不仅理解了最后一段,而且“古文运动”的作家作品知识自然联系起来,让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本文写作的针对性以及文采的思想锋芒,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了基础。这里把最后一段提上来的“倒叙式”安排,就是本课设计中的课核。抓住了“课核”,整课设计就有了突破。

      “课核”并非一成不变,它不仅需要自我提炼,不断深化,更需要课堂的验证和同行的帮助。如在设计<物种起源>绪言》教学时,我们不仅收集学生预习中的困惑,还研究达尔文的生平事迹及思想发展轨迹,特别是重点研讨了生物进化论中“自然选择”这个核心思想,反思了一味竞争忽视合作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给今天带来的问题。研讨之后再看原文,顿然感觉文章好懂多了。我们还发现了文中有价值的教学素材,比如:第1-2段中对几个重要时间节点不厌其详的介绍,第7段中对“自然选择”原理的概述,文中大量选择性语言背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思维品质……于是,修改了原来的教学方案,调整了两个教学环节:一是梳理其理论形成的时间,辅以必要的介绍,体会科学探索的艰辛和曲折;二是全文学习后补充一则材料,突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问题所在,引发学生思考。这样,不仅让每个教师生成了新“课核”,更提高了大家的教学设计水平。

      “课核”其实并不神秘。它有的来自你阅读中的发现,有的来自你平时的教学积累,有的来自参考资料的启发,有的来自学生的质疑,有的来自同行的研讨……它有4个关键词,分别是“找”、“选”、“联”、“调”。“找一找”:反复研读,把握目标,摸清疑难,找出文本中可以辐射开来的中心设计点。“选一选”:选出最有价值的语言点、思考点、结构点、读写点、拓展点。“联一联”:看“点”能否连成思考“线”,能否组成教学“面”,把一个个“片段”拼接起来。“调一调”:依据教学需要,调整先后顺序,是“顺流而下”,是“卷帘而上”,还是“中间开花”?把教学设计展开来,让自己看清一节课的“长相”。

      2.以读定教,重建教学双边的逻辑关系。

      “以学定教”是当下流行的课堂教学思路。这种思路突出了“学”,但也弱化了“教”的作用和价值,把机智的课堂教学降低为机械的操作套路,以练代学,以练代教,弊端不少,尤其忽视了教师的“学”在课程建构上的巨大的推动力。其实,我们不妨将“以学定教”改为“以读定教”,即先以“自读启己”,再以“互读教生”,也就是说,教师先认真阅读文本,读出自己的感受、体会、认识和困惑,在反复阅读中形成自己的经验、方法和策略。如此,作为学生阅读的引领者,教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需要解决的问题,容易忽略的地方,不易走出的迷宫和陷阱,有了职业的敏感,有了充分的预判、理解和教学准备。教师再根据学生需要,把自己读出的路子、方法、步骤、资料和习惯揉进教学设计之中,直接呈现为学生的学法,让学生在一次次的阅读过程、阅读方法、阅读情感、阅读习惯的亲历中不断提高,真正学会阅读。

      所以,一个教师没有自己的读书生活,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没有对文本的烂熟于胸和出神入化,就不可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思路,就无法面对学生的困惑和质疑,当然也就不可能教出激情,教出自我,教出语文的丰厚和深刻。所以,语文教师自己先得把文章读懂、读通、读透。生成课程开发的全新立场和宽广视域,把文本中缄默知识外化凸显出来。有了自己的“读法”,“教法”也就跟着来了。这样的过程,“读法”中有“教法”,“教法”中有“读法,重构了“教”与“学”的关系,教学相长,其乐融融。


展开全文阅读
      在教杜甫的《兵车行》时,一般老师的思路是:把诗歌分成三部分,抓开头,讲讲惨别的场面;析中间,找出“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内容转换的标志句,梳理行人遭受的灾难的具体内容;读结尾,分析行人的悲惨命运,归结诗歌的主题,最后点一下艺术手法。这种“教法”一看就知道是从教参上克隆来的。没有自己的“读法”,何来甘苦自知、合情合理的“教法”?我在备课的过程中,反思研读,不断深入,读出了新的体会。前6句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哭”字!这个动作和声音把一切都写尽了,不仅让人感受到生离死别的悲惨情景,更促使我们探寻“哭”的原因,如“超期服役”、“田园荒芜”、“官府逼租”等。结尾“君不见”几句又写到“哭”,辨析一下,与开头的“哭”不一样:一是“人哭”,一是“鬼哭”;一是“实写”,一是“虚写”。再细心体会结尾的作用,它渲染了悲剧气氛,揭示了役夫共同的悲惨命运,结构上也呼应开头,使全诗浑然一体,中间则通过亲历者叙述作者身闻的手法更客观、更真实,也更有张力。还有呢?我想起杜甫的《石壕吏》,其中“隐藏”着精彩的对话。比如小吏不断呵斥:“你有几个儿子?”“都到哪里去了?”“怎么有孩子哭,大人呢?”“谁跟我们走?”只是作品省去了问话而只留下答话,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兵车行》中也有这种隐形对话。能否让学生根据答话“推”出问话?能否探究一下这里隐性对话的独特效果?经过反复研读,我有了自己的“读法”:把全诗割成三个板块,抓住两个“哭”,一个“云”,有问答,重诵读,勤探究——这节课的“教法”便出来了。

      教学设计的过程是教师学习和研究,提高和创造的过程。形象一点就是把自己搅碎了,把生命投进去,才有课堂的生命表达。

      3.学会取舍,做好教与不教的科学选择。

      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需要学会取舍,也就是要弄清“教什么”与“不教什么”。“不教”是为了更好地“教”。

      那么,什么东西才“不教”呢?参考书上现成的结论不教,脱离文本、架空分析的内容不教,不能让学生动起来的东西不教,要求太高、超越学生能力的内容不教,学生自己能懂、能解决的知识不教,机械死板、重复简单的内容不教……知道“不教什么”,对“教什么”就会有新的认识和理解:疑难困惑之处必须要教,常常忽略的浅易之处必须得教,思考探索的过程与方法必须得教,解读文本的策略和技巧必须得教,学科习惯、学科素养必须得教。

      “不教什么”与“教什么”又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有“不教”的大刀阔斧,才有“教”的简洁流畅;有“不教”的反复斟酌,才有“教”的豁然开朗;有“不教”的忍痛割爱,才有“教”的轻盈妩媚;有“不教”的了然于胸,才有“教”的深刻透彻。每一个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一个“教什么”与“不教什么”的深刻命题。“不教什么”与“教什么”,体现了教师的学生观、教材观,体现了教者对教学的理解与掌握能力,体现了教师的教育哲学思维的高度。

      教《祝福》时,一般教师的教学设计中都有一个必教的内容,就是思考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原因,但不少教者只会设计一些直奔主题,结论干巴巴的提问,脱离了小说的细节、氛围和质感,丢弃了小说的特点和魅力,缺少对情境推动力的营造,最终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小说解读能力。笔者在教该文时,重点抓住小说中两个经典片段作解读:一是“阿毛的故事”。带领学生体会重点细节,如男人们“敛起笑容”、“没趣”地走开,女人们“宽恕了她似的”,改换了“鄙薄”的神气,“陪出”眼泪,老女人“特意”寻来,“满足”地去了;二是“柳妈的玩笑”。重点品读文中“唉唉,我真傻……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大家就是大家,不用过多的分析,学生稍微用心品读,人物的心情毕现,人物真实的生存环境毕现,人物悲惨命运的深刻社会成因也毕现,撞击学生的心灵,推动他们去思考去研究。如此,就可以抛开“鲁四老爷的书房”、“鲁镇祝福的习俗”、“捐门槛”等容易说教的现成结论和教学套路,才真正有了小说阅读的细节、感动和形象。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出现了大量的表现命运感的语句,如“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候了四百多年”、“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等等。这些语句渲染了一种神秘、宿命的气氛,特别富有情味和艺术感染力,为后文作者的人生思考作铺垫。这个内容必须要好好教;而文章的第二部分文字浅白,学生自读便可悟得,完全可以不教。

      “不教什么”与“教什么”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刚做教师时认为要教的,现在认识到不要教了;以前不屑于教的,现在觉得要教了。不仅如此,你还能依据对象和时机,区别对待,选择“教”与“不教”。学生禀赋悬殊,悟性高的学生可以多教一点,要求高一点;天赋一般的,则可少教一点,甚或不教。同样,优秀的班级可以教,后进的班级可不教;有时,现在不需教或不能教的过段时间才能教……很多时候,教师的专业功力就体现在了“教”与“不教”的取舍之中了。

      4.架构有法,设计好用有效的教学流程。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千变万化,充满个性和创新,但皆有规可循。表现在形式上就是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呈现为一定的结构。常见的教学结构有“总分式”、“学用式”、“三问式”。

      4.1 总分式。“总分式”是先由整体的初步感知入手,了解文本的大概内容和基本框架,然后抓住局部的关键性的词、句、段,反复咀嚼、揣摩、体会、赏析,加深理解和认识,最后再回到整体,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总分式是教学设计中常见的一种形式,该式则重对文本的解读与意义构建。

      总分式结构的关键,是要把握住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设计时把整体切分成局部的环节和步骤,又要让每个局部都能投射、照应到整体上去,使整体和局部具有互相呼应而又层层深入的完整感和过程感。设计局部时,要能“看到”整体,“看到”这个局部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局部研讨越充分越深入,整体效果就越好。因此,设计中要不遗余力地寻找并用好可以重点学习的局部。

      4.2 学用式。所谓“学用式”,就是课堂设计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解决对文本的理解;第二部分适当拓展,联系相关的语言和思想材料,展开自然合理的训练、探究和创新。前者是“学课文”,后者是“用课文”,这样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形成一个“学以致用”的结构联系。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教学要“死去活来”。“死去”是学习的过程,“活来”是使用的过程,“死去”为“活来”作准备。“学用式”结构侧重于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设计中应用普遍。如在教《爱莲说》一文时,在学生理解了作品,把握了主旨后,教者适时追问:“社会在发展,人的价值观也多元化了,陶渊明、世人、作者三者,用我们今天的价值观来看,你赞同谁?”这一问让学生跳出了文本思考,增加了对文本的理解深度。果然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争辩热烈,各抒己见。最后教者总结:“现在不是谁穷谁光荣的时代了,大家尽可以去追求财富,但是绝不能唯钱至上,绝不能为了钱抛却良心,失去人格。”这样,在探究中自然形成了一个“学―用”结构,教学生从文章中读出见识、读出自我,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这种“学用式”结构要注意课堂的“时空配置”,因为这类结构中“用”的部分,多为高潮所在,往往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需要学生参与讨论,需要师生合作,故而要留有充足的时间。否则,时间太紧、内容太满、对话太急,就收不到好的效果。

      4.3 三问式。这种结构是指设计中对一个文本可以用三句话来发问,首先问“说什么”,加以入手初解;接着问“怎么说”,加以辨析探究;最后问“这样说好在哪里?”或“为什么要这样说?”加以追问深思。“三问”层层深入,形成递进式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原认知能力,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使思考学习主动而有条理,便于开发和生成新的知识,形成生动的课堂学习情境。如《兵车行》的设计由“人哭”到“鬼哭”,再到“云”的手法就是“三问式”的思路,使教学设计具有一种独特的思考张力和节奏。再如,设计《我与地坛》教学时,可抓住文中第三处景物描写“十五年中……而微苦的味道”来进行设计。这段文字用了6个“譬如”,用5个分号隔开。为什么选这些意象?有什么共同之处?前后的顺序怎样?有何表达效果?等等。通过“三问”式设计,师生共同探究出作品6个“譬如”所选的意象,表现了生活中种种不屈命运、充满生命活力、恒久坦然的生命存在,整段文字从“不屈”到“活力”,再到“恒久”,最后是“坦然”,把丰富的生活场景和细节组织起来,给人一种绵绵不绝的感情冲击,启发人去思考生命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这样的设计,不仅要回答“说什么?”更要让学生回答“怎么说?”“好在哪里?”极具创新性、激疑性、启发性,是个好方法。 

丁卫东

标签:教学论文 高二教学论文 语文课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在责任中成长 (初一习作)
下一篇:肖培东:孩子,在课堂上遇见你,是一种幸福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