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501 2016-03-07
标签:
教师随笔
我的蜕变——从应试灌输到人文熏陶
每一位老师不是初登讲台就可以登堂入室,直抵教育的真谛的。由懵懵懂懂到模模糊糊,由闪闪烁烁到心明眼亮往往需要一个过程。
就像所有拥有一定教龄的老师一样,我也走过一段灰色的应试教育之路。刚毕业那会,哪懂什么教育,只知向身边的老教师学习,他们教什么,怎么教,我就教什么,怎么教,人云亦云,亦步亦趋。那个时候的大环境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我便将此视为教育教学行为的准则和方向,起早贪黑地陪读,口若悬河地灌输,苦口婆心地劝诫,只为学生考个好分数。结果——在全乡小学毕业统考中,我班取得了全乡第三名的佳绩。这对一个村小的班级而言,在当时是了不得的成绩。可当领导和同事的鲜花掌声一齐涌来时,却没有几个学生感恩我的付出。学生的“冷血”让我不得不深刻地反省自己:一年来的付出,我就为赢得这一“佳绩”么?学生从我这里除了得到好分数,还学到了什么?如果给学生的只是分数,只有成绩,那叫教育吗?所以,后来,到了初中、高中,我反而能冷静地看待为了成绩而“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抢时间的老师,能较清醒地知道我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和怎样教学生。
当许多老师追求教育的“速成”之际,我更着眼于“养成”;当许多老师追求“外铄”形象之时,我更着眼于“内化”品格;当许多老师追求看得见的“有用”时,我更着眼于看不见的“无用”。我会对学生的卫生习惯常抓不懈,以至于学生跟家长说,我们陈老师抓教室卫生比抓学习成绩还坚持,还用心;我宁可不布置语文作业,也要让学生腾出时间来阅读,让阅读成为伴随学生一生的好习惯;学生再忙,也得每天抽出时间,与自我对话,听听内心的声音,等等落在身后的灵魂,在“内求于心”的过程中生长力量和信仰;我会和学生一起观看一棵豆苗生长,欣赏一朵小花绽放,一起见证大自然的美好与奇迹,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孩子的心田生根萌芽……
我始终牢记:“教育首先要做的事情,任何时候要做的事情,就是凝视。凝视教育之真,教育之原型,从而给现实的教育行动赋予高贵的和谐形式,而不是简单地受制于当下的现实。”
我始终坚信: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还要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还要追求每一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不仅仅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还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还有,像和蜗牛散步一般共享的生命成长的喜悦。
标签:
教师随笔
我的蜕变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我的阅读——从功利阅读到快乐阅读
下一篇:
从麻木受罚到悦纳自我——以学生迟到为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