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662 2016-03-15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写作思路。
(2)过程与方法:布置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课文,课内合作探究梳理文章思路,了解文章内容,并适当进行课外拓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咬文嚼字”。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思路:这篇文章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随笔,同时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议论文。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在教学过程中,应一方面抓住议论文的特点,了解作者观点,理清论证思路;一方面引导学生培养咬文嚼字的精神,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教学设计在分析论证思路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习惯,并适当补充课外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PPT课件演示]
名句导入。
(二)解题
提问:“咬文嚼字”这个成语在本文中应该怎么理解?
明确: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三)重难点突破
[PPT课件演示]
小组合作探究:这篇文章中作者举了哪几个例子?这些例子分别从什么角度阐释论证观点的?
明确:①郭沫若改字 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② 王若虚改句 繁简不同,意味不同
③贾岛“推敲”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④苏轼《惠》诗 善用联想,意蕴丰富
⑤“套板反应” 滥用联想,多生流弊
小结议论文写作方法。
(四)拓展练习
苏小妹练字
(五)小结
[PPT课件演示]
很好的思想内容,像一盏画得很美的纱灯,表达思想的文字就像灯里的烛光。若是里面的烛光很亮,这盏灯上的美丽图画就会映射得纤毫毕现;若是烛光昏暗,无论是多美的纱灯,也会减色。(冰心《漫谈语文的教学与学习》)
(六)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册
(七)板书设计
郭沫若改字 —— 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王若虚改句 —— 繁简不同,意味不同
咬文嚼字 贾岛“推敲”——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苏轼《惠》诗——善用联想,意蕴丰富 正面
“套板反应”——滥用联想,多生流弊 反面
王正芳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新闻两则》导学案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
下一篇:
爸爸的花儿落了 说课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课程名称:
高中议论文快速构思(40分钟写满800字)
课程形式:12节课,14个word文档打包下载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13958889955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