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600  2016-03-22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木兰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一、目标定位

l.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3.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二、课前预习

字词疏通

1.读准下列加点字音:可汗(hán ) 鞯(jiān )胡骑(jì ) 戎机(róng ) 

朔气(shuò ) 金柝(tuò ) 

2.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帖:tiē 贴,贴上。

火伴皆惊忙    火:huǒ 伙,伙伴

1.积累词语:

旦辞爷娘去   旦:早晨           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市场           木兰当户织   当:对着

关山度若飞   度:过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大意疏通

1.《木兰诗》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作品时代怎样?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 

2.《木兰诗》按什么顺序安排故事情节的?全诗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都写了什么内容?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为序。诗的正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的缘由,以及写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受。第二部分(第4段),写木兰万里长征,十年转战凯旋的生活。第三部分(第5-6段)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功成不受赏,请求还故乡,以及爷娘姐弟迎接木兰、木兰和亲人团聚的情形。最后一段是附文,以兔为喻,赞美木兰。

三、课中探究

重点讲解

本诗写木兰从军的全过程,全诗共写了几件事?哪些详?哪些略?这样的详略安排突出了木兰哪些方面的思想品格?

写了木兰决定代父从军,准备行装奔赴战场,12年征战生活,辞官还乡与家人团聚。其中代父从军、辞官与家人团聚是详写。详写这些内容突出了木兰深明大义,勇于献身,不慕功名,热爱祖国和家乡的中国女英雄的高尚品格。

难点突破

全诗结尾以兔作喻的原因是什么?

结尾一段用兔比喻,说明在“十年征战”的生活中,识别不出木兰是女郎的原因。可以看出,木兰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不但巧妙地隐瞒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而且能同男子一样英勇无畏,为国立功,一个聪明勇敢的女英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四、课后巩固

五步点击:

认识一个字:  杼zhù

①筘②古代也指织布的梭:机梭。木部左右结构。注意与“抒情”的“抒”字区别。

掌握一个词:  但

①仅;只是: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之水鸣溅溅②只是;不过。欧阳修《卖油翁》;无他,但手熟尔。③徒然;白白。班固的《汉书食代志下:民欲祭祀丧纪而无用者,钱府以所人工商之贡但赊之。④只管;尽管。《孔雀东南飞》: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品味一句话: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这两句诗渲染了军中悲壮,严酷的气氛,用环境描写烘托了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揣摩一个点:  情节曲折动人

这首叙事诗充满传奇色彩,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富有戏剧性。比如,那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奇思、那十年征战浴血疆场的建功、那拒拒赏辞官还乡团聚的淳朴、那伙伴见木兰是女郎的惊忙,等等。这些情节结构扣人心弦,让人时而担扰,时而紧张,时而感叹不已,时而忍俊不禁,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背诵一联诗:自恨罗衣格诗句,举头空劳榜中名——晚唐诗人鱼玄机《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她并非无能之为“使一男子,必有用之才”(《唐才子传》可是,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只是给男子提供了发挥才智的机缘,而罗衣女子无论有何等才学,也不能够攀贵折枝,有所作为,无奈落得望洋兴叹。此诗表面上是怨恨自己不能身为男子而参加科举,内里却蕴含着对那个埋没女子聪明才智的社会现实的怨怒,其深刻的含义,一般围怨之作无可比拟。

中考链接

1.考题示例  根据下面各句的内容或提示,概括出相应的成语( )

A.“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  

B.《扁鹊见蔡桓公》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蔡桓公的悲剧是由于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C.《桃花源记》结尾写刘子骥打算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为____________________。  

D.《木兰诗》结尾:“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后人概括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选自《200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试题》

2.考题分析:此题既考查了对词义的理解,又考查了成语积累,同时考查学生对学过的文言诗文的理解。

3.考题答案  A项的成语是:三顾茅庐。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B项的成语是:讳疾忌医。C项的成语是:无人问津。D项的成语是:扑朔迷离(或迷离扑朔)。 

 

扬基东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木兰诗 教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咏怀八十二首》《越中览古》《一剪梅》自主探究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下一篇:《旅夜书怀》《扬州慢》课时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