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712 2016-05-09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盘县鸡场坪镇中学 洪波
课题名称 《云南的歌会》——沈从文¬
科 目 中学语文 年级 八年级
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是由少年向青年初期发展过渡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情感易
激动暴躁并向两极波动,爱凭感情行事;自尊心、自信心、争强好胜心急剧增强;具有独立意向,自主、自立意识急剧增强;认识能力显著落后于独立意向和行动能力、相互爱慕心理增强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落后。表面什么都不在乎,实际上从众心理很重,既想标新立异又担心脱离集体。八年级孩子开始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是,这种自我意识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别人的评价,所以对孩子的欣赏和鼓励仍然是孩子进步的关键。在对本课的学习中,让学生了解民歌很有必要,民歌是中国非常古老的传统文化,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简洁描绘和反映,上到《诗经》,下至云南的歌会皆如此。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二、过程与方法
1、感受作者笔下的美好生活,赏析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有所侧重的描写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难点:感受美好生活和少数民族同胞的特色风情。
教学流程及预设时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多媒体播放歌曲《梦回云南》(白玛多吉演唱)引入云南的民歌并板书课题。
课题: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一、PPT展示作者简介(学生介绍在前)(3分钟)
1.学生介绍。
2.PPT展示。
二、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5—7分钟)
1.自读课文,勾划生字词。
2.结合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来学习。
三、问题导读,整体感知(20分钟)
(PPT展示问题后播放录音范读),思考下列问题:
(1)云南的歌会跟你听过的演唱相比,有什么特点?
(2)本文写了哪三个不同场面的云南歌会?
(3)三个唱歌的场面作者在描写时各自侧重是什么?
——(学生读课文,自主探究)
PPT展示结果:
(1)环境优美,形式自由,内容丰富,气势壮观。
(2)山野对歌;山路漫歌;金满斗会。
(3)山野对歌侧重写对歌的人。
山路漫歌侧重写优美的环境。
四、疏通层次,把握创作思路。(5分钟)
﹏﹏ 请同学们根据文中所描写的三个不同场面,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山野对歌。
第二部分:山路漫歌。
第三部分:金满斗会。
五、自由读课文,划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句子和大家分享。(5分钟)
(学生自主完成后并展示成果)
蒋继鹏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云南的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初中现代文阅读解题步骤 (中考复习指导)(九年级)
下一篇:
班级制度 (七年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