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182  2016-05-29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教案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研习课文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 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明确: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明确: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 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 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明确: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明确: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士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6.教师小结:

      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读讲9、10自然段。

      2.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明确: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3.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4.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

      ① 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

      ② 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

      ③ 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④ 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

      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5.教师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三)研读课文第三、四部分:

      1.自读课文第三、四部分,思考:

      ①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2.讨论思考题。明确:

      (1)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为五层: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

      顾笑武阳(14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

      倚柱笑骂(18自然段)

      (2)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方法:

      ①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②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展开全文阅读
      ③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三、问题探究:

      (一)问题一: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1、荆轲:

      ①荆轲的“智”:

      a) 私见樊於期 b) 顾笑秦武阳 c) 为自己解围 d) 荆轲有所待 e) 厚遗秦蒙嘉

      ②荆轲的“勇”:

      a)顾笑武阳 年十二杀人——色变振恐(侧面衬托)

      b)勇逐秦王

      c)倚柱而笑 箕踞而骂——目眩良久(正面描写)

      不畏强秦,不怕牺牲——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结论: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面对强秦,镇定自若,从容不 迫,千载以下,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2、太子丹:

      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始速祸焉”。欲速则不达。

      讨论太子丹在人格上的缺陷。(要有具体事实)

      明确:施恩图报,急于求成,胡乱猜疑。

      (二)问题二、陶渊明《咏荆轲》:“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你是否赞同陶说?为什么?

      (看课后陶渊明诗歌后展开讨论,不预设答案,可各抒己见。)

      提供看法,仅供参考: 太子丹对荆轲的决心、品质、谋略和性情并无充分了解,双方谈不上“知己”。荆轲要待机而动,太子丹却“疑其有悔改”,予以责难,甚至以先遣秦武阳相逼,太子丹急躁的言行,反映了他的焦虑心情、狭隘心胸,表现出他完全不了解荆轲周密思虑力求全胜的大略。性情刚烈的荆轲无法忍受太子丹的不信任,“怒叱太子”,仓促上路。既然太子丹对荆轲的了解、尊重、信任都十分有限,那么,“君子死知己”这一说法自然难以成立。

      荆轲和太子丹的关系,显然不是一种君子之交。从主客关系看,双方各有所需,太子丹需要利用荆轲抑制秦国复仇雪恨,荆轲需要利用太子丹获取声名。历史记载:“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太子丹对荆轲的心性是十分了解的,从这一角度,说他们是同气相求的“知己”也未尝不可。杀手荆轲“提剑出燕京”是为了报达太子丹知遇之恩,荆轲确乎是为“知己”而非为理念而赴死的。

      (三)、你是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介绍古人对荆轲的评价——

      非议:苏轼:“始速祸焉”

      鲍彪:“轲不足道”

      朱熹:“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肯定:司马迁:“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为哉”

      左思:“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教师小结: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荆轲刺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下一篇: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