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800  2016-06-10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曹刿论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理解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体会曹刿指挥作战的策略思想。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鲜明的人物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曹刿肩挑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重点:

分析体会曹刿指挥作战的策略思想,人物形象。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共同翻译了字、词、句,熟练朗读了全文,明确了文章的结构,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曹刿论战》,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课件展示目标:

1、理解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体会曹刿指挥作战的策略思想。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过程

(一)、初步理解课文

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曹刿)

2、曹刿和谁论战 ?(鲁庄公)

3、论的是哪一场战役?(长勺之战)

 学生抢答。

师:长勺之战谁胜?(鲁国胜),弱国战神强国,关键在谁?(统帅),那么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

(二)、再读课文,探究文本

活动一:把握曹刿战略战术思想

1、把握曹刿战略战术思想

①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进行评价的?

(同桌讨论,指名作答,老师点拨)

②为什么“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③为什么“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

④从战争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曹刿的战术思想是什么?

抓住反击的时机——“彼竭我盈” 之时;

    抓住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学生活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交流,回答时小组成员共同站起,一人回答,其他组员补充。)

小结:政治上——取信于民; 军事上——掌握战机。

师:文中两个人物是战争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人物形象各有特色,下面我们就来结合文本来品味这两个人物。

活动二:分析人物形象

2、品评曹刿、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你能从文中分别找出一个词语来概括鲁庄公和曹刿吗?完成表格

(1)学生小组交流。

(2)学生发言。

(3)教师评价、总结。

              鲁庄公      曹刿

战 前    

战 中    



后    

曹刿:思想上爱国,国难当头之际挺身而出为国效力;   

    政治上深谋远虑,懂得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前提条件;            

军事上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善于详察敌情,把握有利战机。

鲁庄公:目光短浅,鲁莽草率,昏庸无能,急躁冒进。

(三)、又读课文,畅谈所得

师:是的,在长勺之战中,鲁庄公确实表现无能,鲁庄公作为一国之君,他真得是是一个昏君吗?为什么?

(鼓励大胆地思维,大胆地发言,而且能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即可)

1、放下尊严,虚心纳谏:

2、尽职尽责,知人善用:

3、不耻下问,取长补短:

三、知识抢答:

  1、说出两个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2、请你说出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两条。

  3、《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的人? 

  4、“千里走单骑”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它出自哪一部描写战争的著名小说?

四、小结全文

课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这次战役,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成为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长勺之战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杰出才能,说明必须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五、达标测评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

2、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3、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4、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5、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张申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曹刿论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16年高考全国丙卷(四川)作文试水 (教师版)
下一篇:《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