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反思
阅读:606 2016-07-26
标签:
教学反思
八年级教学反思
莫衷一是,终一是——《喂---出来》教学反思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第二中学 范成田
周三上午第一节课,我们语文组四个人都没有课,坐在各自座位上,准备八年级下册的第15课《喂---出来》。
忽然,关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莫衷一是’的含义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那么 ‘衷’字单解是什么意思呢?”
“应该是‘心,内心’吧,‘无动于衷、衷心’不都是这个意思吗?”易老师说。
对面的王老师望望我,未表态。
我的第一感觉也是“内心”,因为“衷”字见得最多的含义就是这个意思,像“无动于衷、由衷、苦衷……”可是,再细细分析,“莫”当“不”讲,“是”当“对、正确”讲,那么“衷”字作“内心”讲,似乎讲不通顺。
那么,就查一查吧。
《现代汉语词典》对“衷”的注释有两个:①内心,②同“中”,见〔折中〕。折中?对,“衷”当“折中”讲,似乎更好些。
“不行,当‘折中’讲太别扭。”易老师看了下,反对我的意见。
“不好吧,这里就是说众人的心里意见不一致呀,还是当‘内心’好。”关老师和易老师意见一致。
王老师倾向于我的观点。由此,四个人形成两个观点,一时谁也说服不了谁。看来,今天不辨出个子午卯酉来是不行了。也是个不错的小教研嘛。我决定寻找更权威确切的解释。
先看网络!拿出手机,上百度,输入“莫衷一是”四个字,出现了众多的词条。为了专业,我先点开“百度词典”。啊!“莫衷一是”的“衷”解为“折衷,断定”,成语解释为“指不知哪个正确。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词语出自清代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诸将或言固守待援,或言决一死战,或言到临安求救,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为保险起见,我又点开“成语词典”,出现的解释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未有“衷”的单解。
再点“成语大全”,上面的解释同“百度词典”完全相同。
我拿着这些证据给关、易老师看,没料到易老师不买账,她认为网络上的内容鱼龙混杂,彼此抄袭,可信度不高,不足采信。她搬出《古代汉语词典》,检出来让我看,上面对“衷”的注释有:①贴身内衣②内心③善④通“中”等,并没有“折衷”的注释。最后,易老师说,她只相信许慎的《说文解字》的解释。
我没想到结果如此,可还是心有不甘,那就查《说文解字》吧。“衷”在【卷八】【衣部】,注解为“裏衣,从衣中声。《春秋传》曰‘皆衷其袒服。’”
还是不明确。东汉许慎离得年代太远了,那时可能还没有“莫衷一是”这个词吧。怎么办呢?忽然灵光一闪,不是还有《中国成语大辞典》吗?那可是王力先生参编的辞书,有权威性,有说服力!
简短节说,当我把《中国成语大辞典》摆开在易老师面前时,她看了一遍注释,上面明确地注释“莫衷一是”的“衷”含义为“折衷”,又看了看词典扉页上印着“王力”先生的大名,终于倒戈了,叫着关老师,说:“‘衷’字真是有‘折衷’的意思啊!王力先生也这么认为。”对面的王老师哈哈笑起来。
一块石头落地了。我心里很高兴:既为解决了一个小问题,体悟了中国语言的丰富与美丽,辛苦没白费;也为我们这个小团体充满了活力和进取心而快乐!
范成田
标签:
教学反思
八年级教学反思
莫衷一是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游记(教师随笔)
下一篇:
初二高效学习方法 (教师随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