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961  2016-08-12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诗经》两首之《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2.能力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了解《氓》的情节和主题。

      3.情感目标

      通过理解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情感。

      二、教学要点

      通过诵读,理解诗歌的叙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

      掌握《诗经》的艺术特色、在课文基础上更广泛地了解《诗经》。

      四、教学流程

      教学流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听过这几句诗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原诗出自哪里的呢?好,让我来告诉大家吧,它们源自《诗经》“爱情三部曲”之 一的《蒹葭》。爱情是个千年不衰的话题,那么爱情是不是都是那么美好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从《氓》中感受爱情。

      初涉文本主题,感受情感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导入本课

      了解《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 总集,反映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近500 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诗歌创作多用现实主义手法。《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十五“国风”占160篇,多是各个诸侯国的抒情性的民间歌谣,后人把“国风”与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后多用来泛指文学;“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风、雅、颂、赋、比、兴,文学史上合称“六义”。

      了解《诗经》相关知识

      课下搜集有关《诗经》材料 培养学生搜集查找能力,走进作品

      感知、理解 诵读:

       1、全班同学朗读一遍,由于两首诗中生僻字、难读字比较多,学生诵读可能比较困难。朗读时力求咬准字音,做到基本流畅。教师作出评价并鼓励学生。

      2、教师正音(投影展示),并范读、介绍诵读方法。

      氓:méng 蚩:chí 愆:qiān 将:qiāng 垝垣:gu ǐ yuán 筮:shì

      咎:j iù 于:xū 说:tuō 陨:yǔn 徂:cú 汤:shāng

      渐:j iān 罔:wáng 靡:mǐ 夙:sù 咥:xì 隰:xī 泮:pàn

      四言古诗一句有两个节拍,范读时注意诵读节奏,节拍处应注意停顿。

      3、请学生咬准字音,把握好朗诵节奏,大声朗读。培养语感,熟悉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情节。 初次尝试自行朗读课文,并勾画生字词

      根据教师正音,加以记忆

      了解朗读技巧

      再次朗读,感知诗歌内容 初步感知文本大意、感受语言美

      培养语感 疏通文意:

      1、教师示范翻译《氓》第一、二自然段。

      ①翻译时注意灵活使用两种方法:直译—求逐字逐句求准确;意译—力求理清段意求流畅。

      ②注意分析场景、细节描写的效果,及强调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揣摩。

      2、请学生对照注解理清文意,进行翻译,最好能够进行翻译成现代汉语;

      诗歌短小,文字简单,注意字词的意义变化。翻译要注意“信、达、雅”的标准。

      方式:学生分组讨论,分段试译。( 各组派代表演示讨论结果;老师纠正并小结每一段大意)

      3、师生共同总结、请学生说一说故事情节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 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 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全诗共六章。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第三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 焉哉!”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

      掌握教师示范翻译技巧

      疏通文本大意、注意重点字词

      自主合作交流

      在理解内容基础上,说一说故事情节


展开全文阅读
      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结合注释探究交流,弄懂大意

      提高学 生语言概括能力.

      分析鉴赏: 1、通过诵读我们理清了诗歌的叙事思路,也对诗歌中的任务有了一 个大体的了解,那么我们来看看诗中有几个人物?

      明确:两个,氓、怨妇。

      2、用诗歌的原句归纳出他们的性格特征?明确:怨妇——勤劳 “靡室劳矣”,痴情“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坚强“亦已焉哉”

      氓——三心二意、始乱终弃、狡猾残暴、用情不专、贪恋美色

      3、对全诗的人物和情节有具体的了解之后 ,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自由恋爱竟以悲剧收场?

      明确:①这场悲剧应该由女主人公买单。她不识人,人家一求婚 ,她就答应了,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嫁出去。头脑发热,没有心计。②这与社会背景有关。奴隶社会里女子地位低,完全是男人的奴隶 。她们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流氓就随流氓了,没有严密的法律制度去维护她们的权利。所以说一个女人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③这故事中对立的双方就是两个人,女子固然轻信,但是,根源是在那男子身上。这家伙整天游手好闲,文中也没交代他的工作,估计是拈花惹草去了。诗句“二三其德”很能说明问题。应该让氓承担全部 责任。

      4、提问:女子这种哀伤、悔恨、决绝的情感怎么表现出来的?明确:回忆与对比。对当年热恋时情景的追忆与对结 婚后生活的反差的叙述。

      5、提 问:同学们又没有发现诗中 的一些修辞方法呢?

      明确:“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比喻。这是《诗经》的一大艺术特色,就是用“比”。“赋、比、兴”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 作的基本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 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 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赋运用得十分广泛普遍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赋中用比,或者起兴后再用赋,在《诗 经》中是很常见的。赋可以叙事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比兴都是为表达本事和抒发情感服务的,在赋、比、兴三者中,赋是基础。

      艺术手法的运用

      总结文本: 这是我们高中以来学习的第一首先秦诗歌,从中我们了解到来自中华文明源头的《诗经》的艺术魅力,了解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现实与诗歌表现手法的发展。最重要的,我们要从《氓》中读出一种做人的原则。有一首歌唱道: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当爱情已经桑田沧海,是否还有勇气去爱!当我们就要轻轻合上《氓》的诗章时,我 们要诊视自己的情感,做一个懂爱善爱的人。

      回顾内容

      总结文本

      布置作业: 1、背诵《氓》。

      2、将其改写为一篇小小说。

      3、查找关于《诗经》其他方面的资料( 如艺术特色)

      《诗经》两首之《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2.能力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了解《氓》的情节和主题。

      3.情感目标

      通过理解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情感。

      二、教学要点

      通过诵读,理解诗歌的叙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

      掌握《诗经》的艺术特色、在课文基础上更广泛地了解《诗经》。

      四、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听过这几句诗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原诗出自哪里的呢?好,让我来告诉大家吧,它们源自《诗经》“爱情三部曲”之 一的《蒹葭》。爱情是个千年不衰的话题,那么爱情是不是都是那么美好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从《氓》中感受爱情。

      初涉文本主题,感受情感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导入本课

      了解《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 总集,反映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近500 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诗歌创作多用现实主义手法。《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十五“国风”占160篇,多是各个诸侯国的抒情性的民间歌谣,后人把“国风”与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后多用来泛指文学;“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风、雅、颂、赋、比、兴,文学史上合称“六义”。

      了解《诗经》相关知识

      课下搜集有关《诗经》材料 培养学生搜集查找能力,走进作品

      感知、理解 诵读:

       1、全班同学朗读一遍,由于两首诗中生僻字、难读字比较多,学生诵读可能比较困难。朗读时力求咬准字音,做到基本流畅。教师作出评价并鼓励学生。

      2、教师正音(投影展示),并范读、介绍诵读方法。

      氓:méng 蚩:chí 愆:qiān 将:qiāng 垝垣:gu ǐ yuán 筮:shì

      咎:j iù 于:xū 说:tuō 陨:yǔn 徂:cú 汤:shāng

      渐:j iān 罔:wáng 靡:mǐ 夙:sù 咥:xì 隰:xī 泮:pàn

      四言古诗一句有两个节拍,范读时注意诵读节奏,节拍处应注意停顿。

      3、请学生咬准字音,把握好朗诵节奏,大声朗读。培养语感,熟悉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情节。 初次尝试自行朗读课文,并勾画生字词

      根据教师正音,加以记忆

      了解朗读技巧

      再次朗读,感知诗歌内容 初步感知文本大意、感受语言美


展开余文
      培养语感

      疏通文意: 1、教师示范翻译《氓》第一、二自然段。

      ①翻译时注意灵活使用两种方法:直译—求逐字逐句求准确;意译—力求理清段意求流畅。

      ②注意分析场景、细节描写的效果,及强调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揣摩。

      2、请学生对照注解理清文意,进行翻译,最好能够进行翻译成现代汉语;

      诗歌短小,文字简单,注意字词的意义变化。翻译要注意“信、达、雅”的标准。

      方式:学生分组讨论,分段试译。( 各组派代表演示讨论结果;老师纠正并小结每一段大意)

      3、师生共同总结、请学生说一说故事情节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 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 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全诗共六章。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第三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 焉哉!”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

      掌握教师示范翻译技巧

      疏通文本大意、注意重点字词

      在理解内容基础上,说一说故事情节

      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结合注释探究交流,弄懂大意

      提高学 生语言概括能力.

      分析鉴赏: 1、通过诵读我们理清了诗歌的叙事思路,也对诗歌中的任务有了一 个大体的了解,那么我们来看看诗中有几个人物?

      明确:两个,氓、怨妇。

      2、用诗歌的原句归纳出他们的性格特征?明确:怨妇——勤劳 “靡室劳矣”,痴情“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坚强“亦已焉哉”

      氓——三心二意、始乱终弃、狡猾残暴、用情不专、贪恋美色

      3、对全诗的人物和情节有具体的了解之后 ,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自由恋爱竟以悲剧收场?

      明确:①这场悲剧应该由女主人公买单。她不识人,人家一求婚 ,她就答应了,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嫁出去。头脑发热,没有心计。②这与社会背景有关。奴隶社会里女子地位低,完全是男人的奴隶 。她们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流氓就随流氓了,没有严密的法律制度去维护她们的权利。所以说一个女人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③这故事中对立的双方就是两个人,女子固然轻信,但是,根源是在那男子身上。这家伙整天游手好闲,文中也没交代他的工作,估计是拈花惹草去了。诗句“二三其德”很能说明问题。应该让氓承担全部 责任。

      4、提问:女子这种哀伤、悔恨、决绝的情感怎么表现出来的?明确:回忆与对比。对当年热恋时情景的追忆与对结 婚后生活的反差的叙述。

      5、提 问:同学们又没有发现诗中 的一些修辞方法呢?

      明确:“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比喻。这是《诗经》的一大艺术特色,就是用“比”。“赋、比、兴”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 作的基本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 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 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赋运用得十分广泛普遍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赋中用比,或者起兴后再用赋,在《诗 经》中是很常见的。赋可以叙事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比兴都是为表达本事和抒发情感服务的,在赋、比、兴三者中,赋是基础。

      艺术手法的运用

      总结文本: 这是我们高中以来学习的第一首先秦诗歌,从中我们了解到来自中华文明源头的《诗经》的艺术魅力,了解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现实与诗歌表现手法的发展。最重要的,我们要从《氓》中读出一种做人的原则。有一首歌唱道: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当爱情已经桑田沧海,是否还有勇气去爱!当我们就要轻轻合上《氓》的诗章时,我 们要诊视自己的情感,做一个懂爱善爱的人。

      回顾内容

      总结文本

      布置作业: 1、背诵《氓》。

      2、将其改写为一篇小小说。

      3、查找关于《诗经》其他方面的资料( 如艺术特色)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诗经》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散文阅读》之《散文手法》教学设计
下一篇:《女娲造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