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2206
标签:
教学论文
高考大现代文阅读要分三步做(网友来稿)
刘建朝
二00三年,笔者有幸参加了高考阅卷工作,更有幸被分到大现代文《乡土情结》阅卷组。时
隔将近一年,但对考生的答题情况仍记忆犹新:书写密密麻麻,答案写到了“字里行间”,甚
至有的线头一指,去了一个“新天地”,阅卷人“走村串巷”找答案;勾画涂改,东黑一片,
西黑一片,阅卷人在脏乱的字缝里找答案。在炎热紧张的阅卷氛围中,这样的答案无疑会影响
阅读题的得分,影响高考成绩。
要解决这个问题,单靠强化考生的书写意识是不够的,因为书写不简练、勾画涂改的根本原
因是学生没有能够抓住阅读材料的关键点,而不能抓住关键点的原因则是没有能够读懂文章。
那么,怎样才能读懂文章,进而抓住文章的关键点呢?笔者根据四年来指导现代文阅读的经验
认为大现代文阅读题的解答应分三步完成:
第一步、精读原文。目的有二:一搞清文章写的是什么,二梳理文章的结构脉络。为达此二
目的,在阅读过程中,要勾画出文章的重要语句:1表示时间、空间、行踪的语句,2段首、段
尾有照应的语句,3过度性语句,4有指代词“此、即”等的语句,5带“总之、由此看来”等
总结性的语句,6议论、抒情性语句,7深奥不理解的语句,8含有修辞格的语句。其中1、2、
3、4、5类语句可以借助来梳理文章中句间、段间甚至整篇的脉络关系;6、7、8类语句可借助
来分析、把握文中的观点、态度,乃至全文的主旨。如果能用“通过……,表达或表现……”
句式概括全文内容,那么第一个目的就是达到了;如果能就此分出文章的大致层次,那么第二
个目的就是达到了。否则,本文的初读还不能结束,还必须重新思考。在最初的这个精读过程
中,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细读慢品,所需时间大致在十分钟(是依据2003年《乡土情结》的篇
幅的)。
第二步、结合鉴赏题的选项,跳读原文。目的:检验初读对文章的理解、把握是否正确、深
入,进而对选项做出判断。近年来鉴赏题“五选二”的形式,不论让选择正确项还是让选择错
误项,都会从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命题者对文章的理解与把握,善于思考的学生可以借助这些来
匡正自己对文章的认识。题中五个选项一般涉及文章的四个方面:一文章的整体或局部的思想
内容或情感态度;二文章的结构,包括段内、段间或整篇文章的层次;三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
;四语言特色。结合以上鉴赏内容,跳读原文,逐项对照,既要把握整体又要深入局部,既要
分析适用不同文体的专业术语又要考虑与之相对应的原文词语,使处处有着落,处处能对应,
从而判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这个过程大致在三分钟左右。
第三步、细读局部段落,完成三个简答题。这三道题是整个大现代文的难点所在。为此,首
先明确题意要求,根据初读的理解划定题意涉及的相关语段;然后认真详细研读这些语段,勾
划出符合题旨的关键词语;打草稿,连缀这些关键词,组成简洁、明确的句子,并推敲所组语
句句意与题意、文意是否一致;最后确定答案,抄到试卷相应位置上。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
尽量使用原文的词语组句,也要坚信一定能从原文中找到符合题意的词语;但同时也要注意,
一定不用原文的句子回答,真正做到对信息“筛选整合”。三个简答题逐一按这个过程完成,
需时在十二分左右。
就象所有的过程和方法都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一样,以上强调的过程和方法也不能解决大
现代文阅读中的所有问题。因为大家都知道,阅读理解需要“悟性”,而“悟性”的产生需要
大量的阅读积累做后盾。面对“六月七日”的莘莘学子们不会也不可能靠增大阅读量提高“悟
性”了。随着高考的临近,也不断传来加大大现代文阅读难度的消息,这就更有必要从根本上
屏除“重做轻读”的急功近利做法。通过完整科学的阅读思考过程,来你的规范答题思路;在
整体把握全文的前提下,找准问题涉及的相关段落和关键词语,并将这些关键词语审慎地连缀
成句,真正把认真审题、认真阅读、认真做答落到实处。考生心里明晰了,盲目性就小了,书
写自然就简练、清楚了。 作者邮箱: ljch19640827@163.com
标签:
教学论文
高考大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一句话与一段对话——《荷花淀》教学侧记(网友来稿)
下一篇:
一处疑点(网友来稿)——《逍遥游》中“其”之理解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