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758 2016-08-31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阿房宫赋》(第一课时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一、目标导学
【学习目标】
1理解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知道“赋”的大体特点。
2熟读全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3翻译第一段,理解内容。
4积累常见的文言现象
5背诵第一段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学法指导:
二、自主学习
1、 走进作者 :
杜牧,字_______,晚唐诗人,被称为“_______”,著有《___________》。他和同时代的李商隐并称“________”。
杜牧出身名门,祖父杜佑历任中唐三朝宰相,因此自幼受过很好的教育。26岁中进士,曾任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官至中书舍人。晚年居住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称他“__________ ”。杜牧为人刚直,不肯逢迎权贵,因此仕途上不是很得意,然而独特的家世和处境,使他在政治上显得极有见识,而且敢于议论,敢于直陈时弊。
文学创作成就首先表现在诗歌上;他的诗歌脍炙人口,善于用短小的篇幅,精炼的语言,清丽自然的画面,表达委婉含蓄,隽永深沉的情感。其中比较有名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赤壁》《泊秦淮》《江南春绝句》《山行》《清明》。
2、文题解读:
阿房宫简介:
“阿房”旧读“ēpáng”,根据历史记载,阿房宫东西宽三里,南北长五里,可容纳十五万人居住。里面道路纵横交错,宫殿屋宇林立。其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高达十数丈,可以容纳万人。而这,只是阿房宫的主体建筑。以此为中心与咸阳相连接,周围三百里内星罗棋布修建了二百七十余座离宫别馆祠堂庙宇。各个建筑之间有宽阔平整的道路或阁道相连接,直通到终南山下。整个宫殿规模宏大,富丽堂皇。
修阿房宫用的全是珍贵木料和质地优良的石料,参加修建的工役有七十万人之多。这些材料从千里之外的蜀地(四川)和荆地(湖北)远道运来。那时交通落后,全靠人拉马驮,其艰巨非同一般。当时有运石工人编的歌唱道:“千男呼哟万男喊, 巨石大如山。渭水河啊甘泉口, 石落水断流。”
工程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始建,至秦灭亡时也未全部完工,故未正式命名。据说当时人因宫的前殿所在地叫阿房,就称其为“阿房宫”。秦亡后,项羽进入咸阳,焚烧秦国宫殿,大火三月不灭,阿房宫变成一片焦土!
知识链接:
赋,原来是《诗经的》的六义之一。诗经六义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种文体,是介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的一种文体,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结尾部分往往___________________,以寄托__________________。在形式上,字数不限,以______言为主。赋的作用一般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治。
3、预习检测
(1)注音
蜀山兀 骊山 缦回 檐牙高啄 囷囷焉
矗不知 不霁何虹 妃嫔媵嫱 辇来于秦
梳晓鬟也 焚椒兰 辘辘 杳不知
剽掠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
取之尽锱铢 架梁之椽 在庾之粟粒 瓦缝参差
周身之帛缕 直栏横槛 管弦呕哑 戍卒叫
(2)熟读课文
要求: A.读出情感;
B.体会赋的特点。
(3)整体理解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自称“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这篇赋借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借古讽今,阐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段是作者的议论,阐明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提醒后人要爱惜民力,不要重蹈秦国灭亡的覆辙。
4.自己朗读并翻译第一段。 教师参与:
1.小组解决疑难问题。
2.老师解决遗留难题。
借助课下注释
三、合作探究
一.师生研读第一段
1、解释重点词语
六王毕,四海一( ) 骊山北构而西折( )直走咸阳( ){注意“走”在古时是指跑,如《石壕吏》“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廊腰缦回( ) 盘盘焉,囷囷焉( )( )
展开全文阅读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 ) 不霁何虹( )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 ) 而气候不齐( )
2、词类活用(指出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六王毕,四海一: 骊山北构而西折: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
3、古今异义词:
钩心斗角:古义:
今义:
气候: 古义:
今义:
3、翻译第一段。
4、文本分析。
文章的第一段写阿房宫的 建筑风貌 。首先对阿房宫的全貌进行总体性
地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句话用非常简练的语言写出了秦统一天下的气势和阿房宫的建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代了阿房宫的占地面积之广和建筑之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阿房宫在地理上依山傍水的宏阔景象。以上语句勾勒出阿房宫整个建筑____________(填写一个形容词)的气势。
接下来,作者又对阿房宫的局部进行细腻地描绘。写到了楼阁的密集程度,走廊和屋檐的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房屋设计依据地势,又精巧工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楼阁之间互相钩连、互相环绕的气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写到了像蛟龙一样的长桥,像彩虹一样的复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甚至写到人置身其中都会迷失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突出这个庞大的建筑群的错综复杂 。作者还展开了丰富的想像,写出阿房宫中的歌舞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段对阿房宫全局的描写笔法简练,对阿房宫局部的描写细腻周到,充分描绘出阿房宫这一宏伟建筑群的精致豪华、富丽堂皇。
二、背诵第一段
三、成语拓展:
钩心斗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濯濯童山:光秃秃无树木的山。濯濯:光秃的样子;童:山无草木。形容山无草木,光秃秃的
精讲点拨:
参考课下注释
四、展示提升 默写第一段。
教师测评:
五、达标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骊山(lí) 囷囷(qūn) 阿房宫赋(ē pánɡ)
B.剽掠(piāo) 逦迤(lǐ yǐ) 妃嫔媵嫱(bīn ténɡ)
C.锱铢(zī zhū) 椽笔(chuán) 直栏横槛(jiàn)
D.呕哑(ǒu) 鼎铛玉石(chēnɡ) 庾之粟粒(yǔ)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幸,古时候皇帝到某处叫“幸某处”,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B.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霁,雨后初晴)
C.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落,量词,座、所)
D.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抱,抱住,动词)
3、翻译句子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小玮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阿房宫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水调歌头》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下一篇:
三看二要,突破高考现代文阅读瓶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