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1842  2016-08-31
标签:备课资料 七年级备课资料
体裁·环境·童心——解读莫言《卖白菜》的几个问题
《卖白菜》是莫言的回忆之作,教师备课时应注意研 究解决以下几点:

      一是体裁问题,它是散文还是小说。本文应是边缘文学体裁,属纪实小说。

      二是社会环境描写的 作用。让学生理解到那个时代的物质贫困对人的行为造成 的影响。

      三是抓住本文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即童心和诗心 的结合,因此,教师备课时应注意研究解决以下问题:

      一、散文还是小说 文章的体裁决定着老师的教法

      关于本篇的体裁,有 两种观点。 一种是散文。 中职语文(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 中收录本篇文章,此单元收录均为散文。若是散文,当属 记叙性散文。它不同于小说的叙事记人写景,“叙事往往 只叙述事件的某些片段,记人只记人物的某些侧面,写景 只写景物的某些方面;而且这些事、人、景大多只是作者 接触过的,作者也多以第一人称‘我’为线索将事件的某 些片段、人物的某些侧面和景物的某些方面连缀起来。” 散文与小说最大的区别存在真实性。莫言先生在瑞典文学院诺贝尔颁奖会上的演讲中提到:“他最后悔的一件事是 小时候跟着母亲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买白菜的老人 一毛钱,放学回家后看见母亲泪流满面,说‘儿子,今天 你让母亲丢脸了’”。这段话有力证明了文中几个最重要 细节的真实性。

      另一种是小说。 事实上,许多教学参考都将此篇看作小说,而且在教 师的实际教学中,也会按照小说的三要素来分析文本。 关于小说,韦勒克、沃沦认为,“想象性的文学就是 ‘小说’,也就是谎言”,“伟大的小说家都有一个自己 的世界,人们可以从中看出这一世界和经验世界的部分重 可见,“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掘的艺术内容。若将本篇 看作小说,要解释清楚两点:

      一是本文具有小说的三要素 特征:即有“我”、“母亲”、“老太太”三个人物;有 母亲决定卖白菜、我和母亲卖白菜、老太太买白菜后又因 我多算一毛钱而退菜的完整、曲折、生动的情节;同时交 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1967年,那是个物质极其匮乏 的年代。二是本文可能也具有一定的虚构性。如老太太的 肖像描写,她卖菜讨价还价、付账等诸多细节是否因写作 的需要存在一定的文学想象;还有毕竟作者当年才12岁, 而写作时是在几十年之后,记忆也可能会有误差。

      那么, 《卖白菜》究竟是散文还是小说?笔者认为:该文属于边 缘文学体裁中的纪实小说。边缘文学体裁“既含有某种文 学体裁的因素,也含有其他文学体裁的因素,” 白菜》既有散文特点,又有小说的要素,因此是边缘文学体裁。纪实小说与传统小说的本质区别在于它的纪实性, “它是纪实与小说相结合的产物。” 《卖白菜》同样具有一定的纪实性,因此是纪实小说。

      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现在的学生很难理解极度的物质贫困会给人的行为带来 怎样的影响,这就涉及到小说社会环境描写的巨大作用,同 时也是解读本篇的关键所在。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 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本篇中表现如下:

      一是有利于人物的塑造,能够揭示人物(事件)命 运的社会原因。文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1967年 冬,当中国物质极度匮乏,农村很多地方都是“糠菜半年 粮”。因为贫穷,母亲才不得不下决心卖掉仅剩下的三棵 白菜。文章运用了动作、心理、语言、细节等多种表现手 法,交代了母亲要卖掉白菜时的前后心理活动,也写了 “我”对母亲要卖掉那三棵白菜的心态。因为贫穷,买白 菜的孤寡老人才会一再挑剔,讨价还价,仔细称量,小心 付账,从而让“我”厌恶。文章也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 写孤寡老人,通过她的言行举止也再现了物质匮乏时代人 们的生存状态。因为贫穷,才会发生仅因多算一毛钱而退 货的事实,才会发生后来母亲流泪让我终生难忘的一幕。

      二是更好的揭示“人穷不能志短,再穷也要真诚”的 主题。文中结尾,母亲因“我”多算了人家一毛钱而“坐 在灶前发呆”,“眼睛红红地看着我”,“两行眼泪就挂 在腮上”。这与前文中母亲坚强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因儿子的不诚实母亲才留下了伤心的泪水,这一对比凸显 了母亲为人处事的态度,这也正是母亲的高尚之处:贫穷 不可耻,可耻的是不诚实。

      三、童心和诗心结构的对应 文中的叙事人“我”12岁,这就形成了本文最重要的 体裁环境童心 ——解读莫言《卖白菜》的几个问题72 教导航艺术特色是童心和诗心结构的对应关系。表现为: 首先 “我”的感情是本真的。“儿童由于身心未发展成熟或未 完全发展成熟,他们还未被世俗的灰尘所污染,他们以自 己的赤裸裸的心灵去面对世界,因此世界在他们眼中心中 是一种本真的存在。” “我”在文中的情感态度是自然的,毫不掩饰的。而且“我”对母亲决定要卖白菜的心理 反映是儿童式的。当感觉母亲要卖白菜时,“我”先是悲 伤地试问;当清楚真的要卖白菜时,“我”的眼泪就涌了 出来;当确认要卖白菜时,“我”哽咽,“我”大哭。因 为“我”毕竟是个孩子,不知在母亲面前虚假掩饰自己的 情感。“我”对母亲的感情是本真的。“我”敬重母亲, 知道她做的事是对的,对她要卖白菜“我”不敢反抗,只有悲伤、流泪。虽然不情愿帮她送白菜,但还是去了,怕 她生气。“我”也依恋母亲,能感觉到母亲的温暖,“我 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我”更爱母 亲,怕她伤心,当看到她因我流泪时,“我”吓哭了,连 话都说不完整,心中沉痛,终身难忘。

      而“我”对老太太 的态度则相反,“我”极其厌恶老太太,“我”本来心情 就不好,她还拽我家小白菜的根,戳坏其他白菜,并对白 菜指指点点,因此“我”对她说话很冲,像火药桶。更让 人生气的是,她竟“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而这本 该是我们吃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 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于是,“我” 利用老太太不会算账的机会故意多算一毛钱,以发泄心中 的不满和愤懑。 其次“我”呈现出“我向思维”的特点。 “我向思维”的特点是“以‘我’为中心,一切等 同于有生命的‘我’不能区分有生命的现象和无生命的现 象,而把整个世界(无论是物还是人)都作为有生命的和 有情感的对象加以对待。” 文中主要表现在“我”与白菜的亲密关系上。在缺吃的年代,白菜既是美食,也是 “我”的伙伴。“我”甚至清楚白菜的精确数量一百零四 棵(只有儿童才会有兴趣数数),因为它们是“我”和母 亲种的,与我们朝夕相伴。文中两处运用插叙对白菜进行 了温馨的回忆,又用拟人手法将白菜人格化,如“挤进了 篓子里”;特别是写那颗最小的白菜,仿佛进入了童话的 世界:“我”看它的小和可怜,“在浇水施肥时就对它格 外照顾”,还差点好心办坏事害死它。连母亲也把它当成 孩子,小白菜终于历经磨难长大成人了。 白菜在“我”眼 中流动着生命的活力,颤抖着生命的音符,呈现出一幅生 机盎然的诗意的画面。


展开全文阅读
      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现行的初中语 文教材中编排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既给了学 生美的语言范本,还有力的撞击学生思想。如何在散文教学 中实现有效教学,让散文更具散文味一直是语文教师探索的 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妨可以通过“品味与咀嚼”现 实,来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提高对散文作品的鉴 赏与品味能力。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一、品味散文的情感,体验作者的真切感受 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曾说,“缀文者情动而辞 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每一篇散文都蕴含着作者丰富 的情感经历,我们可以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来理解作者的思 想情感。学生在受到感染之后,就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 趣。教师在对新授内容进行导入时要拟定情感的基调,用 情感来塑造人,让学生在阅读中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 品味与咀嚼,让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更有味。
标签:备课资料 七年级备课资料 体裁·环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卖白菜》教学设计
下一篇:莫言《卖白菜》情境教学设计(创新型教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