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558 2016-09-01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短新闻两篇》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学习目标】
1.把握本篇新闻中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有机结合的独特风格。
2.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3.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反思历史、热爱和平的意识。
【重点难点】
1.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2.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
【学法指导】
赏析法、讨论法、朗读法
【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本篇新闻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2.背景 链接:(奥斯维辛集中营简介)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1940年修建的,一开始时,集中营只关押波兰政治犯,后来纳粹分子将整个德国在欧洲占领区的“犯人”集中在此,首当其冲的是来自各国的犹太人、俄国战俘以及吉普赛人,此外还关押有来自捷克、南斯拉夫、法国、奥地利、德国的犯人和他们的家属。整个二战期间,至少有110万犹太人在此被屠杀,其中波兰人30万,匈牙利犹太人至少40万。大部分犹太人被送到集中营后,他们不像其他囚犯一样要编号和被当成奴隶一样送去劳动,而是直接送往毒气室,然后焚烧……
【学习过程】
一、知识积累。
1.给下列生字注音。
噩梦 嬉笑 沼泽 撰写 步履 废墟 惊惧 窒息 祷告
毛骨悚然 不寒而栗 绿树成阴 踉跄 祈祷 呆滞 嬉戏
2.解题:
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人间惨剧,但这个严重事态已经过去,所以记者访问这里的目的自不在于报道事态,而在于激起人们对死难者的悼念,对暴行者的憎恨,以表达世界和平的主题。
二、阅读文本,合作探究。
1.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2)这 真像 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地狱。
(3)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4)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基础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 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停泊(bó) 易帜(zhì) 婆娑(suō) 冉冉升起(rǎn)
B.步履(lǚ) 撰写(zuàn) 窒息(zhì) 世人瞩目(zhǔ)
C.号角(hào) 水艇(tǐnɡ) 沼泽(zhǎo) 数以千计(shù)
D.噙泪(qín) 祷告(dǎo) 雏菊( chú) 阳光明媚(mè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展开全文阅读
A.凝重 隐秘 折磨 绿树成茵
B.嬉笑 凋谢 绞刑 终身难忘
C.残状 接载 颠倒 心智健全
D.废墟 噩梦 复原 蒙蒙细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 在南海的夜幕中。
②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 的。
③导游也 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④参观的人们一个个心情 ,他们一声不响地走出陈列室。
A.消逝 序幕 无需 凝重 B.消失 帷幕 无须 沉重
C.消失 序幕 无须 沉重 D.消逝 帷幕 无需 凝重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B.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
C.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D.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装修、扩建和改建。
B.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C.参观者被带 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D.布热金卡应当是个百花凋谢、永远没有阳光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第2——6自然段,完成6—8题。
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时间为序,并且精确到小时、分 钟,这充分展示了香港回归的严肃性、重要性。
B.文中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的结束。
C.对于英国来说,香港回归中国是一种失落,所以文中有关英国人行动场面的描写,带有讽刺意味。
D.作者在记录这一历史事件时,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的自豪感。
7.找出文中描写了雨情和港督神态的句子,思考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8.选文两次写到降旗仪式,各有什么意义?
【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后面的问题。
梦碎雅典
奥蒂又输了,这次依然输给了坏运气。
这位37岁的牙买加老将具备夺取世界百米冠军的实力已达17年之久,运气却从来没有降临到她的头上。当奥蒂闪着泪花走出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赛场时,她追求了一生的梦想化作一场噩梦。
奥蒂已经赢得过20多枚世界大赛银牌和铜牌,参加过5届世界锦标赛,但还从来没有赢得过一次百米冠军。没有任何一个田径选手的付出比奥蒂更多,没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短跑选手能在37岁的“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遭遇到比奥蒂更多的莫明其妙的不幸。
这次大赛前,她以10秒96的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三。奥运会冠军德弗斯和世界冠军托伦斯的缺席,给了奥蒂一次绝好,也是最后一次竞争世界短跑女皇的机会。
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发令员举起手臂。反常的两声枪响预示着有人抢跑。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了下来,只有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这对于比赛经验最丰富的奥蒂来说,似乎是不可思议。
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飞身领先,她像旋风般地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孤独的奥蒂一人奔跑在赛场上,转瞬之间,她已经跑过80米!
在全场观众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了下来。她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此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在这片静默中,面无表情的奥蒂转身在跑道上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着……
人们想起在1993年的世界锦标赛百米决赛中,奥蒂和美国的德弗斯同时撞线,成绩虽然都是10秒82,但金牌却被莫明其妙地判给了对方。站在银牌领奖台上的奥蒂的那双泪眼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在1996年奥运会的百米决赛上,历史居然惊人地类似,奥蒂又是在同样的情况下输给了德弗斯。
奥蒂沉重地走着,一步一个坎,一步一个艰辛。那条百米跑道浓缩了她20多年的运动生涯,全场观众以静默表示着他们深深的同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奥蒂没有发脾气,没有沮丧,她的脸上现出坚毅的表情。
她再一次蹲下,再一次使出毕生力量去拼搏,但结局是大家可以预料的(仅获第七名)。
奥蒂以永不服输的精神感动着观众。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
9.本文与《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10.本文与《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中都有一些细节描写,试举例说明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后面的问题。
美国东部时间6月15日下午4时左右,微软公司正式对外宣布,从2008年7月开始,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将不再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而将精力放在比尔及美琳达•盖茨基金会的慈善事业上。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微软全球员工都收到了一封盖茨发来的电子邮件。他在信中说:“在过去31年里,我的身心一直投入在世界上最棒的工作中。我和世界上最顶尖带热情的同仁们一起创造了这个公司,让全世界无数人拥有了强大的力量。我们仅仅处于软件时代的开端,我很期待看到微软的影响究竟能有多大……在今后的两年中,我还将和你们并肩战斗,实现这些梦想。”
展开余文
盖茨要引退的消息立即引起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美联社、法新社、英国广播公司等西方主流媒体纷纷对此事进行了突出报道。几乎所有的美国媒体都不约而同地认为,盖茨的引退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不过,对世界慈善事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盖茨曾许诺,将把自己大部分的个人财富捐给他的基金会,用于资助贫困国家的卫生与教育事业。而他的3个孩子只能从父亲500亿美元的家产中,得到几百万美元的遗产。拥有291亿美元资金的比尔及美琳达•盖茨基金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慈善机构,截至2005年,这家机构已向第三世界国家捐助了105亿美元,挽救了至少67万人的生命,捐款数额甚至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洛杉矶时报》在社论中称,盖茨要当全职慈善家的决定,将是慈善世界的一个福音。也许几十年后,当提起比尔•盖茨的名字时,人们想到的不再是微软和视窗,而是一个慈善家的博爱。一种在个人理想成功实现之后的神追求。《华盛顿邮报》财称:盖茨为数字时代造就的成功企业家们树立了社会责任的新标尺。
对盖茨的崇拜者来说,盖茨从企业家到慈善家的转型无疑强化了他作为资本英雄的个人魅力。而盖茨此次的举动“会让那些一夜暴富后忘乎所以,醉心于购买飞机、游艇、豪宅供个人享乐的精英们汗颜”。即便是那些一直憎恨微软垄断者形象的批评人士,这一次也似乎找不到指责的理由了。在硅谷一家软件公司上班的程序员马克自称是微软公司的一贯反对者。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赚钱已经不是盖茨考虑的事情。他的财富可以让他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很显然,他的兴趣已经发生了转移。”
11.怎样理解“盖茨的引退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不过,对世界慈善事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12.“对其他需要你帮助的人有贡献,这就是内心的财富,是真财富。”结合文中盖茨的举动,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延伸阅读】
1.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一百多年了,我们在寻找家乡;一百多年了,我们试图平静地生活,种下一棵树、铺好一条路……我们一边梦想一边作战。一百年的战争和恐怖使我们伤痕累累,但不曾毁掉我们的梦想——我们百年来对和平的梦想……”。
“……我向来 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2.“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普利策
【学习反思】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 什么?还有哪些不足?
【参考答案】
【学习过程】
1.è xī zhǎo zhuàn lǚ xū j ù zhì dǎo sǒnɡ lì yīn liànɡ qiānɡ qí dǎo zhì xī
二、1.(1)运用描写手法造成巨大的感情落差,寓含着强烈而深沉的愤慨之情:虽然它已经告别了灾难的过去,重新展现美丽的景貌,它在人们的记忆中却永远和最可怕的灾难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点。这样写,突出文章主题。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写出了布热金卡的现状。结尾也有一句类似的话,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运用排比手法,增强语势,突出了对法西 斯不可遏制的憎恨之情。
(3)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人们已经了解很多,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即使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4)用雏菊花在怒放反衬在集中营人们所受的苦难和法西斯的残暴。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任凭纳粹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2.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比如: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3.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基础达标】
1.B(撰zh uàn)
2.D(A绿树成荫,B终生难忘,C惨状)
3.C(消失:指事物形象渐渐减少以至没有;事物不复存在。消逝: “往、过去”,去而不复返(多用来指时间、声音等)。序幕:比喻某件事情的开始阶段。帷幕:悬挂起来用于遮挡的大块布、绸、丝绒等。无须:没有必要,语气坚定;无需:不需要,用在不肯定的句子中,语气委婉不坚定。凝重是表情,沉重是心情;凝重多用来形容气氛,而沉重多用来形容心情和负担。)
4.B(引文属于独立引用,句末句号应放在后引号的的里面。)
5.C(A语序不当,应为“改建、扩建和装修”;B成分残缺,应为“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D语序不当,应为“永远没有阳光、百花凋谢”)
6.C(“带有讽刺意味”表述不准确。)
7.描写雨情是为了烘托气氛,雨情烘托这一庄严神圣的时刻;港督彭定康的神态,表现了他对大英帝国失去香港的失落感,侧面描写出中国人民收回香港是的自豪。
8.第一次降旗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这标志着今后的香港再也不会由港督来统治;第二次降旗是香港岛上的每天一次的降旗,平时,这一降旗是很平常的,但这一次降旗,意义重大,因为这面旗的降下,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拓展提升】
9.这两篇新闻 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本文中记者是采用客观叙述的写法来报道奥蒂梦碎雅典这一事实的;而《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的报道。
10.在这两篇文章中,细节的运用使得所描写额事件更加深刻,发人深省。比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再如本文“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一句,则写出了观众以静默的方式表示他们深深的同情,奥蒂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她回到的不只是决赛跑道的起点,也是梦想的起点。
11.盖茨的引退意味着他将不再负责“微软”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这将给“微软”乃至世界带来深远影响,盖茨与“微软”密不可分的时代将宣告结束。 而盖茨作为世界首富积极投身慈善工作,成为一个全球慈善家,可谓慈善业的一个“福音”。
12.盖茨要把自己大部分的个人财富捐给他的基金会,用于资助贫困国家的卫生与教育事业。这是一个慈善家的博爱,这将是慈善世界的一个福音,这是一种在个人理想成功实现之后的神追求。盖茨为数字时代造就的成功企业家们树立了社会责任的新标尺。对其他需要你帮助的人有贡献,这才是内心的财富,是真正的财富。
杨树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短新闻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安恩和奶牛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下一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及反思(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