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351  2016-09-07
标签:导学案设计 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文章精彩段落,揣摩本文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

      2、通过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生活 学习的对比,明白作者希望儿童健康成长的情怀。

      二.学习重点

      1、学习作者观察细致,抓住特点 进行形象、准确地描写的方法。

      2、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

      三、学习难点

      能够正确评价作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

      四、教学课时: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二、认识 作者

      本文作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 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

      本文选自散文集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意思是早晨的花,到傍晚才拾起来,比喻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往事,到了中年才写 成文章。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 ,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私塾。《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写的是鲁迅童年时代由家庭到私塾这段生活往事,是以空间和时间的变换来进行记叙的。

      三、注音或填字

      云xiāo( ) 确凿( ) 菜qí( ) zàojiá( ) 树 桑椹( ) 长yín( ) xi shuài( ) 蜈蚣( ) 缠络 ( )

      攒成球( ) 斑máo( ) 脑suǐ( ) 收liǎn( ) 竹shāi( )

      zhuó( )食 性子zào( ) jiàn( )赏 人迹hǎn( )至

      mì( )食 秕谷( ) 系绳( ) 书shú( ) 渊bó( )

      宿rú( ) 蝉蜕( ) 人声dǐng( )沸 tìtǎng( ) 金Pǒ( ) 罗

      拗( )过去 kuī( )甲 锡bó( ) shēn( )士

      四、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2.提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段是中间的过渡段。

      五、研读赏析

      1、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到底有什么乐趣?(用自己的话来总结)

      2、在这些乐趣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1)标出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2)按顺序说出作者描写春夏秋的百草园写了哪些景物?各是怎样描绘的?

      (3)指明哪些景物写的是状貌(包括动态),哪些写的是声音、色彩、味道?

      (4)作者用了怎样的句式把这么多景物有详有略、有序地描绘出来 的?

      (5)这段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3、学生朗读第2段,讨论并归纳: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

      4、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段,体会写景的妙处。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2段。
标签:导学案设计 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从百草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忆读书》教学设计
下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两个课时)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