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1027 2016-09-07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沁园春长沙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韦远脉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和相关的文学常识。
2.分析词的意象,把握词的主旨,体会词人的情感。
3.品味词作精妙传神的语言,鉴赏词作的表现手法,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重点:
1..理解词作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抓住关键词语,赏析语言的表现力。
3..品味词中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理解作品情感。
难点:
1. 体会作者在词中所富含的时代气息。
2.通过这首词,你能看到怎样的词人形象? 3.这首词与一般写秋的诗文相比,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课前预习部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橘子( ) ②寥廓( ) ③遒劲( ) ④百舸争流( )
2.为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3.辨析下面的几组近义词:
(1)寥廓•辽阔 (2)苍茫•苍莽 (3)意气•义气
4.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1)风华正茂;(2)峥嵘岁月;(3)指点江山;(4)中流砥柱;(5)意气风发;(6)中流击楫。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看万山红遍, ; 漫江碧透, 。
(2)恰同学少年, ; 书生意气, 。
合作
交流
探究 [课堂导入] 1、教师找几张毛泽东的画像或几个记念工艺品等给学生看看,激起学习兴趣。
2、请学生们分男生组、女生组比赛背诵毛泽东的词《沁园春 雪》。
[过渡] 先听相关的课文朗读录音,然后由一个学生试朗读新课文《沁园春 长沙》,再后由全体学生齐读。
[主题活动1] 感知新课
以前后两桌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相关内容:
1.这首词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2. 在本词中,词人是抓住哪些意象展开联想的?
3.你认为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环节1] 由各小组派代表完成上述相关问题的回答。
[环节2] 抽查学生对预习部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主题活动2] 合作探究:(结合以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1.反复诵读这首词,结合关键词语,理清全词行文思路。
2.作者在这首词中描绘了眼前的哪些景象?
3.“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全词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 通过这首词,你能看到怎样的词人形象?
[环节3](小组讨论后派代表汇报, 教师小结)[PPT展示与解读] [板书]
达标检测
1.上阕是从哪些角度着手写景的?景物描写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上阕最后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两句在词作结构方面有什么作用?
3.下阕内容与上阕结尾的问句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双基识记
1、古代诗词的“词”基本特点是:
2、《沁园春 长沙》中,作者描写的四个景是:
3、作者抓住了湘江秋景图进行描绘,这些景是:
4、作者在这首词中,塑造了一群有志青年人物形象,他们的特点是:
能力训练
阅读下列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一节)(作者: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
把纤绳深深 //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 思考:这一节诗歌里,作者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一节选取了“水车”“矿灯”“稻穗”“路基”“船”五个意象,通过分析这五个意象的修饰语和“纺着疲惫的歌”“蜗行摸索”等陈述语,可以看出这是一组破旧、落后的事物,它们分别象征了原始落后的农业,艰难迟缓的工业和祖国破败、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社会现状。透过这一系列意象,读者不难明白这一节表现的内容——经历了十年“文革”之后祖国贫穷落后的现实和作者寄寓的深挚感情——对祖国的深重忧患。
韦远脉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沁园春长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夜归鹿门歌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
《春江花月夜》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