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527  2016-09-16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欣赏写景诗的方法,建立初步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课堂为阵地,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探究拓展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诵读体会诗人当时孤苦寂寞、漂泊无依的感情。

          重难点  初步掌握写景诗的欣赏方法

   教 学 内 容 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

教学设计

一、课前检测(3分钟)

二、讲析课文

1、情境导入

1961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主席团会议上,杜甫被推崇为世界文化名人。他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被后人所推崇,忧国爱民的思想内容为后人所敬仰。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细腻,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磅礴,杜甫展现给我们的是多样的精彩。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歌有(春夜喜雨、春望、望岳、前出塞、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蜀相、绝句、江南逢李龟年、戏为六绝句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杜甫的又一首律诗《旅夜书怀》。

2、写作背景:公元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不知这一生的飘泊何时是了。

在一个微风习习的月夜,一叶扁舟孤零零地停在长满小草的岸边,从船上向四周望去,原野是那样广阔;再看月光下的江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诗人想到自己一生的经历,不禁心潮澎湃。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得以施展,年过半百却还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想想自己究竟像个什么?不就像那天地之间到处飘飞的一只沙鸥嘛。

3、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边读边看诗歌注解,正音正义,初步感知内容。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写得沉郁孤伤,前两联写旅夜风景,情在景中,要读出此中情味。第一联渲染出孤寂的氛围,宜读得轻而稍缓;第二联描绘大自然苍茫壮阔的气势,宜读得更缓一些,顿挫更分明一些,声调提上来一些;第三联直抒胸臆,写诗人后半生飘泊四方,居无定所,读得时候要将感情色彩带进去,要读出压抑感;末联语调平和下来,语速减缓,“天地”之后稍顿,然后平平地送出“一沙鸥”三字,读出“余音绕梁”的效果,让听者展开联想,感受作者的孤独伤感乃至悲愤。前三联节拍为二二一式,末联则是二一二式。

4、小组讨论,学生鉴赏研究 (独立鉴赏)

读好诗,如品槟榔,初时味涩,反复咀嚼,方能品出其中妙处。下面,请同学们独立鉴赏这首诗歌,主动思考,找出问题并记录下来。

5、全班交流(提出疑问)

①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后四句抒发了怎样的情?

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宁静而又冷寂的江边夜景。后四句抒发了老诗人不得志的悲愤与失意痛苦之情。

②首联描写旅夜处境,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和意境?

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环境。一个孤舟夜泊的旅夜,岸上细草微风,江上一叶孤舟,诗人依岸而宿,就舟而居,融情于景,营造了一个凄凉孤寂的意境。这是作者孤独感伤之情的外化。

③这两句极为传神,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以乐景写哀情。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写出了景色雄浑阔大,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也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靠的凄怆心情。

④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立意至为含蓄,含蓄表现在哪里?

这是正话反说。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说“应”当,本是不应当,这就表现出诗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诗人是胸存块垒,不吐不快,却又不能直吐出来,只能采用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

⑤“天地一沙鸥”中的“一”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①反衬。②以地之大反衬出沙鸥之小,又是孤零零的一只。③表达了诗人漂泊孤寂的痛苦之情。

三、总结诗歌

1、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后一层直抒胸臆。抒发了老诗人不得志的悲愤与失意痛苦之情。

2、在艺术技巧上,突出的一点是情景相生——寓情于景、寓景于情。前面写景,写宜于表达诗人情感的景物;后者抒情,不是抽象地抒情,而是在抒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风格沉郁、感情激越,形象鲜明、境界宏阔,表现出诗人“老来渐于诗律细”的艺术成就。

四、补充练习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这首诗第一二句写景,写了色彩丰富的四种景象,运用的主要方法是,其中一个“欲”字,运用修辞方法,赋予花朵的特点。

映衬  拟人  摇曳多姿

2.这首诗的景和情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以乐景写哀情(以乐写哀),用艳丽灿烂的春光反衬羁旅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深厚,别有韵致。

总结与消化整理(2分钟)

 

李洪波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旅夜书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菩萨蛮忆江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蜀相》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