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562 2016-09-22
标签:
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2、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3、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4、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2、解读文本,品读语言。
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计,导入新课
一枚小小的咸鸭蛋,本是极普通、平凡的,可是在作家汪曾祺的眼中,却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新,谁能从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鸭蛋》,去品味这浓浓的家乡味道。(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了解作者
1、你掌握了吗?
(多媒体出示课后字词,请学生度,并解释“肃然起敬”的含义)
2、你知道多少/
(多媒体出示作家资料)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文本,想想:散文写了哪些内容?
(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回答后,师生明确:家乡的端午、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板书家乡、端午、鸭蛋这三个关键词)
2、各部分又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⑴、家乡的端午——习俗丰
①、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生答后,师明确: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②、对这些习俗的介绍,用笔是一样的吗?为什么这么介绍?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与外地风俗一样的略写,与别地风俗不同的详写;描写吃十二红,自然引出家乡的鸭蛋。
③、如果让你介绍我们家乡的风俗,你会介绍哪些?与作者家乡习俗比,谁更有趣味?
学生自由回答,体会现在风俗习惯逐渐淡漠的现状。
⑵、家乡的鸭蛋——真有名
作者家乡高邮盛产鸭蛋,而且非常出名,作者是如何表现家乡鸭蛋的有名呢?请用“高邮的鸭蛋真________”说话,并用文中的语句加以佐证。
预设学生会回答:
①、高邮的鸭蛋真是声名远播。因为每逢提到高邮,大家都会肃然起敬的说:“你们那里出鸭蛋。”而且卖鸭蛋的,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鸭蛋”;
②、高邮的鸭蛋真是与众不同。因为这里出双黄鸭蛋,可以成批输出,使人惊奇不以;
③、高邮的鸭蛋历史真悠久。因为在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中就介绍了高邮鸭蛋。
④、高邮的鸭蛋味道真好。因为它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入口细滑;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⑤、高邮的鸭蛋吃法真多样。因为它可以带壳切开吃、用筷子挖着吃、白口吃、还可以做成名菜;
⑥、高邮的鸭蛋颜色真美丽。因为有淡青色的壳、白的蛋白、红的蛋黄,颜色鲜艳美丽。
……
⑶、端午的鸭蛋——真好玩
①、在作者家乡的端午节,玩挂“鸭蛋络子”是最有趣的一件事了。请同学们读这部分内容,读出趣味来。
②、挂“鸭蛋络子” 怎么玩?为什么好玩呢?
请学生回答后,师小结:挑鸭蛋—装鸭蛋—挂鸭蛋—吃鸭蛋—玩蛋壳,在端午这天,可谓是幸福、快乐的一天,鸭蛋既可以吃,又可以玩,还玩出了趣味,多么富有童真和童趣!透露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四、深入探究,感悟品味
1、你觉得作者对家乡的鸭蛋怀有什么感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请学生在文中找一找相关语句,并用热爱、赞美、自豪的语气读一读。
2、文章津津乐道谈论“咸鸭蛋”,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本文写家乡端午的习俗,写家乡的鸭蛋,写端午的鸭蛋,想表达的就是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3、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请朗读课文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明确:
如:⑴、“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一句一断,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后再说的神态。
⑵、“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朴素的大白话,信口而出,自然而然,又有淡淡的幽默,使文章生活气息更浓厚,让人倍感亲切。
⑶、“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白嘴吃也可以”,用方言和造型式的语言生动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
⑷、“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的家乡的完全不能比!”“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倍添文章韵味。
小结:作家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五、拓展延伸,深刻反思
⑴、话佳节
请学生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⑵、深反思
(多媒体出示资料)看完以上资料,你对民俗有什么看法?从自身角度谈谈对传统节日的态度。
⑶、寄希望
民俗是我们和中国文化联系的血脉,没有继承和积淀的民族是没有根基的民族。从这些流传至今的民俗里,同学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愿每个同学都能从本节课中获得教益,从自身做起,珍视民俗传统。
六、布置作业,以我手写我情
用你的笔,对你家乡的风俗文化赞美一番,写出自豪,语言生动传神,有文化气
胡海霞
标签:
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下一篇:
提高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一点“磨”的精神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