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447 2016-09-28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以本文为例,了解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特点。
2.学习以逻辑顺序安排事理说明文的结构,并从多角度说明事理的方法。(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争奇斗妍。同学们,当你漫步花园,尽情享受着春之兰,夏之荷,秋之菊,冬之梅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像一把钥匙,为我们解开了这个奥秘。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贾祖璋(1901-1988),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 浙江海宁人。主要著作有《中国植物图案》《鸟类概论》《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物学碎锦》。本文最早发表于1979年《光明日报》副刊上,曾获新长征全国优秀科普创作一等奖。
2.事理说明文
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称作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3.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充沛(pèi) 蓬勃(péng) 赞叹 (zàn)
柑橘(jú) 萎谢(wě i) 花瓣(bàn)
分泌(mì) 褪色(tuì) 灼伤(zhuó)
花萼(è) 花卉(huì)
4.理解词义。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 丽。
充沛:充足而旺盛。
柑橘:果树的一类,指柑、橘、柚、橙等。
万紫千红:形容花的颜色丰富。
萎谢:(花、草)干枯凋谢。
灼伤:火烧伤。这里指被强烈的阳光晒伤。
分泌:从生物体的某些细胞、组织或器官里产生出某些物质。
杰作: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5.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你能说说本 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吗?
明确:本文以花朵呈现万紫千红为重点,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种花色的成因,科学地说明花朵的色彩是它自身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工等因素对它的作用而形成的结果。
三、合作探究
(一) 整体感知
读完本文,你能理清文章的结构吗?
明确:按设疑——解释——总结的方式安排材料,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赞叹红花的鲜艳美丽,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的问题。
第二部分(2-10自然段)说明花朵呈现红色的各种原因。
第三部分(11自然段)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作概括。
(二)说明顺序探究
1.2—6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从哪些方面说 明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明确:逻辑顺序。从“物理基础”“化学和物理学”“植物生物学”方面说明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作者从这六个方面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作了科学说明,我们追寻作者的思路,这六个方面的先后安排有没有他的用意?
明确:这六个方面是按由内到外、由主到次,由花儿的自身条件到外部因素的顺序排列的。
3.第2、3、4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这三段都是围绕花朵颜色的物质基础——花青素来展开说明的,第3、4自然段从侧面间接说明花朵呈现红色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是对第2自然段说明的补充。
4.第7—10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时间顺序。
四、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1)提出问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4)物质基础
(5)物理学原理
(6)生理需要
五、课外拓展
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果实的色泽与果皮中所含色素有关,里面主要有叶绿 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色素的含量与种类不同,果实所呈现的色泽也不相同。通常较强的光照与充足的氧气,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果实向阳的一面往往着色较好。此外乙烯、萘乙酸等物质也可促进果实的着色,而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能使果皮保持绿色,推迟上色。植物的颜色促进着动物视觉的发展。
(节选自《人与自然》2012年第12期,《果实,传播者的报酬》)
这段话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说明了什么?
明确:逻辑顺序。说明了果实的色泽与果皮中所含色素的关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重点)
2.品味文章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重点)
3.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部分原因,作者从花儿红这样司空见惯的现象挖掘出了深奥有趣的科学道理,并从不同的角度将抽象的科学知识阐释得具体而明晰,这一节课 我们继续学习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花儿的色彩。
二、自主预习
花红的原因有很多,课文7—10自然段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
明确:“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及“人工选择”三个方面对“花红”的成因作了科学、生动、有趣的说明。
三、合作探究
(一)说明方法探究
1.“蜂争粉蕊蝶分香”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引用。引用这句诗形象地写出了昆虫给花传粉授精的情景,点明了昆虫在被子植物的花的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既增添了说明文语言的文学性,也很自然地引起下文。
2.“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运用三种说明方法,说明了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花红的进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显 著成果。
(二)说明语言探究
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体会下面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有些白花,例如菊花,萎谢之前微呈红色,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
展开全文阅读
明确:“有些”限制“白花”,表示不是所有的白花都会变色,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变色的一个特殊例子是添色木芙蓉,早晨初开的时候是白色,中午变成淡红色,下午变成深红色,一日三变,愈来愈美丽。
明确:“特殊”修饰“例子”,表示添色木芙蓉是极个别的。
3.“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一句中的“仅”“已”能否去掉?为什么?
明确:不能。“仅”“已”突出了人工栽培时间之短、获得的成就之大。
四、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事理说明文)内容具体 多角度说明
顺序清楚 逻辑顺序
(内因——外因
主——次)
语言准确 修饰 限制
五、课外拓展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因为它的物质基础,因为它的物理学原理,因为它的生理上的需要,你知道暖瓶为什么能保温吗?你知道向日葵为什么总向着太阳吗?天空为什么会下雨 ?写一段话,跟大家说说 你的发现吧!
示例:暖瓶为什么能保温?因为它的特殊构造。暖瓶中间为双层玻璃瓶胆,两层之间抽成真空状态,并镀银或铝,真空状态可以避免热对流,玻璃本身是热的不良导体,镀银的玻璃则可以将容器内部向外辐射的热能反射回去。反过来,如果瓶内储存冷液体,这种瓶又可以防止外面的热能辐射到瓶内。
侯晓旭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花儿为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
《山米与白鹤》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