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478 2016-09-28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纪念白求恩》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掌握议论文的文体知识;理清文章思路,归纳各段要点。
2、学习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理解文中对比论证的方法及作用。
3、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自修阶段)
(一)扫清字词障碍。
1注音:派遣( ) 以身殉职( ) 狭隘( )
热忱( ) 拈轻怕重( ) 纯粹( )
鄙薄( ) 晋察冀( )
2.根据下列意思写现相应的词语。
①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
②课 文 里指不关心别人,缺乏热情。( )
③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课文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
④好了还追求更好。( )
⑤为公务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
⑥微小的不值得一提。( )
⑦国际主义: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同敌人斗争的 思想。
⑧共产主义: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
(二)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议论和议论文 的常识,整理到作业本上。
议论文:以 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分析事理,阐明 的文体。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 是作者对所论述文体的见解和主张,必须正确、鲜 明。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 点。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
论据的类型:
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常用的论证方法:
二、课上导学(自助、自问、自新)
1、简介毛泽东 和白求恩。
2、解题入手,分析目的。
讨论:本文标题为“纪念白求恩”,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仅仅是“纪念”吗?
答:
3、快速朗读课文,把握内容,理清结构。请同学们找出 各段重点句,用一句最 简洁的话概括内容要点。
㈠、
㈡、
㈢、
㈣、
这其中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是: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组自选文中一部分,围绕一个分论点进行分析。
要求:①说说哪些句子是议论,哪些句子属于叙述,体会议论文的“叙 ”与记叙文的“叙”有何不同以及叙议结合的好处。
②议一议论述分论点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4、学习对比论证方法及其作用。阅读第二、三自然段,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第二题。
•
5、反馈练习:①“纪念白求恩”题目中纪念二字揭示文章的( )
A写作目的和主旨 B文章内容和论述重点
C写作动机和论述缘由 D表达方式和论证方式
②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A学习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的精神 B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C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的共产主义精神
D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三、课外拓展:请写出两则关于“勤奋”和“诚信 ”的道理论据及一个事实论据。
侯晓旭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纪念白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
《最苦与最乐》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