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596 2016-10-07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比较两处生活的不同深入理解课文。
2、能根据自己的体验评析三味书屋里的人物。
3、能通过研读,探究课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模块一:课时目标
教学板块1:明确目标
教师出镜同学们,大家好。上节课我们深入感受了百草园的“乐园”之趣,如果说百草园的生活是自由快乐的;那么三味书屋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PPT1
学习目标
1、能通过两处不同生活的比较深入理解课文。
2、能根据自己的体验评析三味书屋里的人物。
3、能通过研读,探究课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感情。
模块二:比较不同
教学板块2:复习回顾
PPT2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写了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和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各自回忆了一些生活片段。那么这两处的生活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百草园
有趣景物
传奇故事
雪地捕鸟
VS
三味书屋
书屋陈设
先生印象
询问怪哉
后园寻趣
师生读书
做戏画画
教学板块3:比较生活的不同
PPT3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与课文第一部分作比较,思考下面的问题:
寻找不同
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并和第一部分内容相比较,说说
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与我在百草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
请大家在课文中圈点勾画做批注,比较两部分内容后做答。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圈点勾画。时间约5分钟)
PPT4经过大家的独立思考,我想每一位同学都会有自己的发现,然而,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下面请同学们展开小组合作活动,每四位同学结合成一个小组,每个人都必须在小组内发表你的观点和看法,由一位同学记录发言要点,准备向全班汇报你们组的发现。看看哪个组的发现最多最准确。
小组合作交流:
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与我在百草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组合作交流:
围绕问题,依次发言,求同存异,推选代表,准备发言。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时间约5分钟)
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和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好,下面就请
同学们一起来交流你们的发现。请各小组发言的同学先有感情的朗读你找到的课文片段或语句,再具体分析课文内容,告诉大家你的发现。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时间约5分钟)
经过大家的讨论,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它们的不同:
PPT5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里: “询问怪哉”才知道做学生的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就行。 而“后园寻趣”,园虽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花坛折腊梅、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却饶有趣味,更反衬了读书生活的单调枯燥。“师生读书”片段,四个“有念”和一个“疑心”表现了封建教育的内容陈腐、艰深、脱离儿童实际。先生读书入神时的“做戏画画”,更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所学内容引不起儿童的兴趣。
三味书屋和百草园生活的不同:
生活比较单调;
学习内容引不起兴趣;
老师不允许问课外的知识;
有趣的故事到听不懂的文章;
对长妈妈的依恋到对老师的尊敬
……
相信同学们的发现一定比老师的更多更全面。
教学板块4:比较我的不同
PPT6在这样的三味书屋生活里,我和百草园里的我有不同吗?为什么?
再寻不同
再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在三味书屋生活里的我和百草园里的我有不同吗?为什么?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圈点勾画并交流。时间约5分钟)
PPT7经过大家的交流,我们不难发现,三味书屋里的我除了比原来用心的学习之外,其他的几乎都没变。我仍然是:
三味书屋里的我:
对大自然充满热爱和向往;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有强烈的求知欲;
能细致观察生活;
天真活泼幼稚的孩子。
模块三:评析人物
教学板块5:评价寿老师
PPT9三味书屋里的“我”和百草园里的“我”没有多大的改变,可是三味书屋里不再有会讲好听故事让“我”依恋的长妈妈,却多了一个让我尊敬的老师,那么这位寿先生又是怎样的老师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出对寿先生的描写语句,根据自己的体验,评析这个人物。
评析人物
再读课文第二部分:
找出对寿先生的描写语句,
根据自己的体验,评析这个人物。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圈点勾画并交流。时间约3分钟)
PPT10这个问题肯定难不倒大家,三味书屋的寿老师他有戒尺但是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可见他是个比较开明,对学生严而不厉,甚至是严而可亲的老师。
三味书屋的寿先生:
是“极方正,质朴,博学”“渊博”的人,
他比较开明,对学生严而不厉,甚至是严而可亲。
PPT11(寿镜吾先生图片)老师再给大家补充一些关于寿先生的材料,让我们能更加全面的评析这个人物:
三味书屋的先生寿镜吾,学生都尊称他为寿老先生。这个“老”不但指年龄大,还包括知识渊博、受人尊敬的意思。
寿老先生年轻时,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极为不满,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深恶痛绝。所以他20岁考取秀才后就再没去参加乡试,一直在三味书屋坐馆教书长达60年之久。
寿老先生热爱学生,也严格要求学生。放学时,他必定亲自送学生到大门口,看到学生过了石桥,他才放心。有的学生三天不来读书,他就会拄着拐杖上门访问。他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早上教的课,当天傍晚必须背出来。写字强调注意姿势,翻书前还要检查手指是否干净。但寿老先生对学生关心爱护,很少体罚学生。
展开全文阅读
寿老先生于1929年7月30日以82岁高龄谢世。
正是这样一位老师深得鲁迅的尊敬,在后来每次回家都要去看望他,师生之间书信往来不断。寿先生逝世后,鲁迅还和他的家属保持联系。
模块四:探究主旨
教学板块6:回顾总结
好,刚才我们大家跟着鲁迅先生去感受了他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感受了
三味书屋里生活和人的变化,下面让我们再次回顾全文,
PPT12本文按空间顺序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童年生活。
由“我的乐园”引出百草园的生活,按时间顺序写了百草园春夏秋冬的趣事,中间还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又由对离开百草园原因的猜测引出“全城最严厉的书塾”三味书屋,写了三味书屋的一些读书生活片段。
你能分别用两个四字短语来形容两处的生活吗?
探究主旨
百草园 自由快乐
三味书屋 枯燥乏味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回忆课文回答问题。时间约3分钟)
相信大家一定能感受到百草园生活的自由快乐和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枯燥乏味。
教学板块5:探究主旨
PPT13想一想,作者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回忆,想要表达怎样的主旨呢?
探究主旨
想一想:
作者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回忆,想要表达怎样的主旨?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时间约3分钟)
PPT14历来对“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存在很大的分歧。下面老师把分歧意见罗列出来,请同学们与自己的观点做个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
探究主旨
主题一、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热爱大自然,追求自己快乐的儿童心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
PPT15
探究主旨
主题二、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活泼的天性和对儿时充满童真童趣生活的无限留恋,对成年后所处的现实生活的不满。(超链接到PPT17)
PPT16针对以上两种主旨,你更赞成哪一种呢?
探究主旨
请通过自己对本文的研读,探究本文表达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思考探究并交流问题。时间约5分钟)
同学们的讨论非常热烈,有赞成第一种的,认为文章更多的是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对比表达儿童对大自然和快乐自由生活的向往,批判了封建教育对儿童的束缚。也有的赞成第二种。(超链接到PPT15)
关于本文的主旨,老师也谈谈我的观点:我从课文内容的比较中得到一些启示。百草园的生活是何等的欢乐、天真,充满童真和童趣。那么,三味书屋的生活尽管是枯燥乏味的,然而在作者笔下同样也是快乐的:后园的乐趣自不必说,师生读书的场面也充满着乐趣。三味书屋的先生也令人可亲可敬,先生的读书情景更是令人回味无穷。直到文章结尾,作者还以自己在三味书屋画画的成绩而充满自许,为这些画儿的卖掉而充满怜惜,在这怜惜之中,我们不是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依依留恋之情吗?作者结合写作背景看,当时作者为了正义和生计,四处奔波,却到处受到排挤,打击和碰壁。甚至“被学者们挤出集团”,此时的作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往事,来排除心中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所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除了表达作者对儿时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无限留恋外,更主要的还是把童年生活与现实生活作出鲜明的对照,突出现实生活的阴暗,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模块四:回顾总结
教学板块6:回顾总结
PPT17 相信大家对本文的主旨一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下面我们对本文的写作特点做一个回顾总结。本文有以下几个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
1、运用准确的词语表现景物特点,描写动作。
2、叙事写景,井然有序。
3、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
教学板块7:再读感悟
让我们再次齐声朗读全文,去体会作者独到的匠心,感悟作者表达的深情。
PPT18
再读课文
体会匠心
感悟真情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朗读课文,读出感情。时间7分钟)
惜缘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从百草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下一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