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219  2016-10-17
标签: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新闻两则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课题:  新闻两则  (第  2课时)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2、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3、培养阅读能力 ,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目标达成:

      1、 通过分析课文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1、给下列加划线字注音。

      锐不可当(    )  歼灭(    ) 阻遏(   )  溃退(    )     

      高屋建瓴(    )  气势磅礴(   )(    )    回肠荡气

      2、新闻的结构

      【创境激趣】

      三路大军横渡长江视频

      【自学导航】 

      1、学生指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

      时间:1949年4 月20 日夜至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1000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事件起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  

      事件经过与结果:中路军30万人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35万人渡过三分之二,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35万人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2、新闻的结构的划分

      【合作探究】 

      1、分清主体部分的层次,概括各层层意。  

      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已渡过30万人” ):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  

      第二层(从“21日下午五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长我军士气,灭敌人威风。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2、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  

      首先,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其次,中、西两路所遇抵抗,都很微弱,东路所遇抵抗,较 为顽强,所以中、西合写在前,东路单写在后。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然后写东路军,这样的顺序反 映了三路大军开始渡江的时间先后,也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中先从中间突破、再以三路并进的战略部署。根据时间发展及事件特点安排顺序,清晰合理。  

      3、这三个层次是怎样紧密衔接在一起的?有哪些语句使三个层次连接成一个整体?  

      三个层次按 时间先后的顺序衔接起来,“20日夜起”和“21日下午五时起”和“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等表明日期、时间的词语 ,显示了三个层次所叙事实在时间上的先后相承、紧密衔接。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衔接一、二层;“与西路军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衔接二、三层,第二层的“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与第三层的“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衔接,这些语句使全文连接成一个整体,被统领于导语之下,结构的确十分严密。  

      4、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中路军写得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 道,此处简略交 待即可转入下文。  

      西 路大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 在 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待,如“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已渡过的“正向南扩展中”,预示了战役的前景。  

      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它所遇抵抗“较为顽强”,胜利来之为易,故作详细报道。一是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二是更详尽地写了战果。 

      5、分析导语的语言特点:  

      “百万大军”,写出了参加渡江战役人数之多,体现了一种排山倒海、无坚不摧的力量;  


展开全文阅读
      “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说明了战线之长;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表现了攻势之凌厉,我军所向披靡,渡江战役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九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  

      “均是”二字概括战线宽广,胜利巨大 

      【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 知识迁移

      三路大军为什么不以地点为序从东往西,或从西往东,而采用现在的顺序有什么考虑?

      【强化训练】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今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后,“神 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归纳总结 】

      读这一则新闻,可以感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的主动权,经过一年多英勇奋战,蒋介石全军崩溃之势已成,败局已 无可挽回。

      【板书设计】 

      新闻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起因  事件经过  与结果

      【教学反思】 

       

封志莉

标签: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新闻两则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新闻两则》(之二))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猫》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